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 《论语》十则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13864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 《论语》十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 《论语》十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 《论语》十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 《论语》十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 《论语》十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 《论语》十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 《论语》十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基础考查 1 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回虽不敏 敏 聪敏 聪明 B 愿无伐善 伐 夸耀 炫耀 C 君子坦荡荡 坦 开朗 直率 D 请问其目 目 眼睛 解析 选 D 目 纲目 具体要点 2 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 诲女知之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C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 曲肱而枕之 吾尝跂而望矣 解析 选 D 均为连词 表修饰 A 项 代词 代学问 结构助词 的 B 项 表疑问 吗 相当于 于 C 项 代词 他 代词 我 自己 3 下列各句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 知

2、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B 敏于事而慎于言 C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D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解析 选 A A 项为判断句 B C D 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 就有道而正焉 B 乐亦在其中矣 C 敝之而无憾 D 一日克己复礼 解析 选 B A 项 古义 有道德的人 今义 有办法 C 项 古义 不觉得可惜 今 义 没有遗憾 D 项 古义 一旦 表示假设 今义 一天 5 名篇名句填空 1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踰矩 3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4 及其壮也 答案 1 敏于事而慎于言 2 五

3、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3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4 血 气方刚 戒之在斗 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2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 3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译文 答案 1 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 这样 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2 我 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享用 用坏了 穿破旧了也不抱怨 3 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 小人经常忧愁哀伤 二 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 完成 7 9 题 颜渊 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 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

4、 之 少者怀之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 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颜渊 曰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 斗 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7 下列各组句子中 全能表现孔子 仁 的思想的一项是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A B C D 解析 选 C 不是孔子的话 是颜渊准备实践 克己复礼 是对年轻人的告诫 8 下

5、列各项中 对上面 论语 选段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引导弟子颜渊 子路各自表达他们的志向 而孔子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显现 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宽宏的胸怀 B 在师生对话中 三人志愿不同 境界也有高下 子路性情豪爽 讲话鲁莽 只讲朋 友义气 境界最为低下 C 师生之间在和谐的气氛下相互学习和砥砺 有切磋 有请教 循循善诱 很自然地 呈现出了孔门教与学的情景 D 相比之下 孔子的志向是希望老年人得到安养 朋友间以诚相待 少年得到关爱 其关注的层面更为广阔 志向更加高尚 解析 选 B 子路性情豪爽 重朋友情谊 也是一种高尚的人格 9 如何评价子路 颜渊 孔子的 言志 答 答案 在三人 言志 的语

6、言中 显出了他们不同的个性 子路抢先回答 急躁而不谦 让 神情 个性跃然纸上 颜渊则表现出温文 舒缓的儒雅风度 内容上显示其极其重视德 行修养 语势上显出他是一个谦谦君子 孔子态度庄重 语调舒缓 完全是长者风范 言 志 的三句话简明 精确 含蓄而内蕴丰富 极具启发性 三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 完成 10 13 题 一 子贡问 师 与商 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 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適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二

7、子贡曰 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 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恶勇 而以无礼者 恶果敢而窒者 曰 赐也 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 恶不孙以为勇者 恶讦以为直者 注 师 颛孙师 即子张 商 卜商 即子夏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师也过 商也不及 过 过错 B 不得中行而与之 与 交往 结交 C 君子亦有恶乎 恶 厌恶 D 恶不孙以为勇者 孙 通 逊 谦逊 解析 选 A 过 过分 推断文言实词 四法 1 语境分析法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 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义又是确定的 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所说的事和理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2 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 对偶句

8、并列词句等对举的现象很多 这样通过对 已知词语的词义 词性分析 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 词义 3 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 组合是有规律的 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 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4 成语对应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 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 便 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 用法 推断出文言词义 11 下列各句中 之 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A 不得中行而与之 B 恶称人之恶者 C 吾属今为之虏矣 D 不如因而厚遇之 解析 选 B B 项中的 之 为结构助词 的 其他三项中的 之 均为代词 12 用 为选文 一 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有 子 曰 礼 之 用 和 为

9、 贵 先 王 之 道 斯 为 美 小 大 由 之 有 所 不 行 知 和 而 和 不 以 礼 节 之 亦 不 可 行 也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文言断句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 形成语感 有了 一定的语感 读到该停顿之处 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 不必苦思 断句讲求一定的技巧 主 要方法有 名词断句法 修辞断句法 句式断句法 对话断句法 本题中有 有子曰 一句 可知第一处断句在 曰 之后 其余可用其他方法推出 答案 有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13 选文 一 中孔子是如何评价 狂 与 狷 的 答 答案 狂 与 狷 是两种对立的

10、品质 一种是流于进取 敢作敢为 另一种是流于 退缩 不敢作为 孔子认为 中行就是不偏于 狂 也不偏于 狷 人的气质 作风 德 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 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 互相补充 这样才符合中庸思想 一 子贡问 孔子 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 孔子说 子张 说话做事 过分 不中和 子夏则 保守迟缓 不到位 子贡说 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 孔子说 过分 不中和 与 不到位是一样的 孔子说 君子对于天下 之事 无可 无不可 无一定之规 一切按照义去做 孔子说 我 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 只能与狂者 狷者相交往了 狂者 敢作敢为 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有子说 礼仪制度的应用 以 遇事做到 和谐

11、为可贵 古代贤王治理国家 可贵之处 就在于此 小事大事 都依着这个 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 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 不用礼仪 制度来调节和约束 那也是不可以的 二 子贡说 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 孔子说 有厌恶的事 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 厌恶勇敢而不讲礼义的人 厌恶固执而不通事理的人 孔子又说 子贡啊 你也有厌恶的事吗 子贡说 厌恶偷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 的知识的人 厌恶把不谦虚当作勇敢的人 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四 语言表达 14 请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并将序号填入所给的横线处 在儒家传统中 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既有 论语 则有 孟子 孔曰 成仁 孟

12、曰 取义 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今人冯友兰 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 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既有大乘至圣 则有亚圣 史记 说 孟子序诗书 述仲尼之意 解析 紧承上句的孔孟一句 故列在第一处 都含有 既有 则有 排列在一 起有整句效果 所以 紧承其后 句中有 也 字 应该放在 后才合适 承接 说明 孔孟的紧密关系 今人冯友兰 的说法宜区别其他四项另述 故应该考虑放在最后一处 答案 15 高一年级将举办 读 论语 谈交友 读书交流会 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 请写一则赠言 用以印制书签 要求 紧扣活动主题 必须原创 语言表达简明 得体 不超过 30 字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 得体 准确 鲜

13、明 生动的能力 解答此题 首 先要了解 论语 的主要内容 写作时紧扣 读 论语 谈交友 这一活动主题 其次 要明白写的是赠言 注意要写得得体并富有文采 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最后 要注意所 写语句不能超过 30 字 答案 读 论语 辨损益悟先贤睿智 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 16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 孔子的幸福观里 个体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 道德人格 加强道德修养 具备道德才能获得幸福 许多统治者认为用道德原则治理 国家的政事 能稳定自己的统治 亚里士多德受苏格拉底的影响 肯定德性的 重要性 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才能够做到公正 节制 常人 没有通过行德来追求生 活的幸福 很难获得长久的幸福 A因而只有还所以因为所以 B所以 才还假如就 C因此只有就也如果就 D因为只要也而且不仅而且 解析 选 C 解答此题 可以根据语境 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处 根据 才能获得 幸福 中的 才 可以推知 此处应选填 只有 或不填 据此排除 D 项 处 根据 受 苏格拉底的影响 可知此处是在表述二人思想上的一致性 据此排除 B 项 处 说的 是常人没有通过行德来追求生活的幸福的结果 二者是假设关系 据此排除 A 项 综上 选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