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四单元 14 唐诗五首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13851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四单元 14 唐诗五首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四单元 14 唐诗五首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四单元 14 唐诗五首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四单元 14 唐诗五首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四单元 14 唐诗五首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四单元 14 唐诗五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四单元 14 唐诗五首(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4 唐诗五首 诗海拾贝 南 征 杜 甫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赏析 诗篇反映了诗人死前不久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春岸 二句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 春水方生 桃花夹岸 锦浪浮天 云帆一片 征 途千里 极目四望 枫树成林 偷生 两句表达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的羁旅悲愁之苦 老病 两句表现了诗人已是年老多病之身 按理应当北归长安 然而命运却迫使他遭受南 往衡湘之苦 最后两句 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 却不被人理解 赏识之苦 虽然如此 但 君恩北望心 一句仍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朝廷的情怀 整首诗悲凉凄楚 反映了诗人衰病时愁苦悲哀 无以自遣的

2、心境 语林撷英 唐诗名句集锦 1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王维 终南别业 2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 竹里馆 3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王维 鸟鸣涧 4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维 杂诗三首 其二 5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 采莲曲 6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 闺怨 7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其二 8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9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杜甫 水槛遣心二首 10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 赠花卿 11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 酬乐天咏老见示 12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

3、节动京城 刘禹锡 赏牡丹 13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 其一 作者卡片 姓 名王 维 朝代 生卒年唐代 701 761 字号称谓字摩诘 世称 王右丞 籍 贯山西祁县 相关资料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 主要作品有 王右丞集 姓 名王昌龄 朝代 生卒年唐代 698 756 字号称谓字少伯 籍 贯河东晋阳 今属山西太原 相关资料 著名的边塞诗人 擅长七言绝句 后人誉为 七绝圣手 主 要作品有 出塞 从军行 芙蓉楼送辛渐 长信宫词 等 姓 名杜 甫 朝代 生卒年唐代 712 770 字号称谓 字子美 自称 少陵野老 世 称 杜工部 籍 贯襄阳 今湖北襄樊 相

4、关资料 现实主义诗人 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 被后人称为 诗圣 他 的诗也被称为 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 李杜 作品集为 杜 工部集 代表作为 三吏 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等 姓 名刘禹锡 朝代 生卒年唐代 772 842 字号称谓字梦得 籍 贯河南洛阳 相关资料 存诗 800 余首 主要是反映下层社会民众生活 风土人情的诗 和政治讽刺诗 主要作品有 陋室铭 乌衣巷 石头城 登长安风云楼遥赠乐天 等 姓 名李商隐 朝代 生卒年唐代 813 约 858 字号称谓字义山 号玉溪生 籍 贯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 相关资料 擅长诗歌写作 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 主要作品有 李义山

5、 诗集 等 背景呈现 山居秋暝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主要写他隐居终南 辋川时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 山居秋暝 便 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首 本诗描写诗人归隐在辋川别墅时所见到的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 表现了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 诗人笔下的秋景 清新而富有生气 一洗前人诗文中常见 的悲凉感伤的情调和低沉灰暗的色彩 从军行 之四 唐高宗调露 永隆年间 679 681 吐蕃 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 唐礼部尚书裴行 俭奉命出师征讨 王昌龄的 从军行 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 诗歌是采用乐府旧题 写的边塞诗 共有七首 全诗写士子从戎 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 从而表达了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

6、迈情怀 登 高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 767 年 秋天 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 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年 开始挈妇将雏 流浪漂泊 备尝生活的艰辛 公元 767 年的时候 虽然安史之乱已经 结束四年了 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 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又乘机而起 社会仍然是 一片混乱 这时 杜甫已经是一位饱经沧桑 年近花甲的老人了 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 带来的沉重打击 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 家道的衰败 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 晚年的孤独 和生活的艰辛 心中百感交集 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 动人心弦 被称为 杜集七言律诗第 一 的 登高 一诗 石 头 城 唐顺宗永贞元年 805 年 刘禹锡参加王叔文

7、革新集团 谋夺宦官兵权 失败后被贬为朗 州 现今湖南常德 司马 元和十年 815 年 被召至京 游玄都观 写诗讽刺新权贵 复出为 连州 现在广东连县一带 刺史 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 三年后再调为和州 现今安徽和县 刺 史 在任两年复罢去 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 路经金陵时 写下组诗 金陵五题 石头城 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 唐朝已日趋衰败 朝廷里面 大臣相互排挤 出现了 牛李党争 宦官专权依然如故 地方上 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 他写这首诗是讽喻现实 即借六朝 的灭亡 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 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锦 瑟 本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 公元 858 年 这年李商隐

8、 45 岁 李商隐的政治生涯也处在 牛李党争 时期 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排挤打击 最后在边远的梓州柳仲郢幕府做事 后随柳仲郢回长安 仅做了个盐铁推官 不久回郑州闲居 诗人在行将知天命之年 政治上 看不到一丝曙光 生活极度窘迫 最终忧患成疾 奄奄一息 回看自己的一生 才华横溢而 无处施展 抱负远大而付之渺茫 在极度悲伤忧愤之中 写下 锦瑟 一诗 诗中有诗人对 自身命运多舛的哀怨 对唐室大厦将倾的悲鸣 对黑暗政治的控诉 对人生苦短的嗟叹 知识链接 唐 诗 唐诗在继承和完善了五言 七言古体诗的基础上 创造了律诗与绝句这两种格律诗体 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佳作纷呈 名家辈出 把中国古典诗歌推向了极致 唐

9、代是我国诗歌发 展的黄金时期 经历了初 盛 中 晚四个阶段 唐诗是古代诗歌艺术高度成熟的硕果 今 天可考证的唐诗作者有 3 700 多人 可见到的唐诗有 54 000 多首 1 字音 浣女 hu n 繁霜鬓 b n 潦倒 li o 淮水 hu i 锦瑟 s 沧海 c n 惘然 w n 渚清沙白 zh 2 一词多义 1 流 清泉石上流 动词 流动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名词 溪流 安能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名词 辈 虽放流 眷顾楚国 系心怀王 动词 流放 而用流俗人之言 形容词 流传 传布的 Error 3 穿 黄沙百战穿金甲 动词 磨穿 穿泰山西北谷 越长城之限 动词 穿过 越过 赍钱三百万

10、 皆用青丝穿 动词 串联 4 自 王孙自可留 副词 本来 耕植不足以自给 代词 自己 3 词类活用 莲动下渔舟 名词活用为动词 顺流而下 艰难苦恨繁霜鬓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增多 4 古今异义 天气晚来秋 古义 天色和空气 今义 一定区域 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 无边落木萧萧下 古义 树叶 今义 树木 渚清沙白鸟飞回 古义 盘旋 今义 归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古义 一生 今义 一百年 山围故国周遭在 古义 都城 国都 今义 国家 5 名句默写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 山居秋暝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 之四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万

11、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登高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 石头城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 锦瑟 1 标出每首诗中的意象 我的理解 山居秋暝 空山 新雨 明月 松 清泉 石 竹 莲 渔舟 从军 行 之四 青海 长云 雪山 孤城玉门关 黄沙 金甲 楼兰 登高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落木 长江 石头城 山 故国 潮 空城 淮水 月 女墙 锦瑟 弦 柱 蝴蝶 杜鹃 沧海 月 珠 泪 日 玉 烟 2 本课中这几首诗所写内容各分属于下面的哪一类 登临览胜类 边塞征战类 山水田园类 借物抒怀类 咏史怀古类 我的理解 登高 从军行 之四 山居秋暝 锦瑟 石 头城 3

12、文脉梳理 山居秋暝自可留 山居秋景 明月松林 清泉岩石 山中之人 浣衣之女 夜出渔人 从军行 之四 环境描写 青海湖 雪山 孤城玉门关 境界阔大 直接抒情 艰苦 誓言 坚定深沉 登高Error 石头城Error 借景抒情 映射现实 锦瑟 庄生梦蝶 沉迷于美好的情境 望帝春心 托春心于锦瑟 明月珠泪 月夜听瑟泣泪成珠 蓝田日暖 昔日年华依稀可见 王维诗句被苏轼称为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请简要描绘 山居秋暝 中的五幅画面 1 并简要分析诗人这样写的作用 名师指津 五幅画分别为 空山秋雨图 月明松林图 月明清泉图 浣女晚归图 月夜采莲图 分析作用要点明乡村生活图画的特点和其中寄寓的作者的情感 我的理

13、解 1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空山秋雨图 初秋的傍晚 山雨初霁 万物一新 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 高山寂静 宛若世外桃源 2 明月松间照 月明松林图 暮色苍茫 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 银色的月光透 过松林的虬枝翠叶 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3 清泉石上流 月明清泉图 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 在月光辉映之 下 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 随风飘荡 4 竹喧归浣女 浣女晚归图 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那是一群勤劳纯朴 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衫 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 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5 莲动下渔舟 月夜采莲图 密密麻麻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 莲花摇动 水波荡 漾 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

14、弄乱了荷塘月色 划破了大山的寂静 这五幅画面将空山雨后的清凉 松间明月的清光 石上清泉的声音 浣衣村女的笑声 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 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有声有色 有景有人 有静有动 构成了清 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表现了自己热爱自然和希望归隐的思想情感 从军行 之四 前两句和后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诗人在诗歌中描绘出一种怎 2 样的意境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名师指津 扣住 青 暗 等词分析前两句写景的效果 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后两句戍 边将士的爱国情怀 我的理解 1 诗歌前两句主要写景 诗人从守边将士的角度 用 青 暗 等色彩鲜 明的词句 描绘出边塞千里防线 辽阔苍茫 阴云密布 烽烟滚滚的景象

15、 渲染了战争将至 的紧张气氛 奠定了苍凉悲壮的基调 2 诗歌三 四两句直接抒情 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抱负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 抒写 表现了战士们不畏艰苦 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 前两句写景境界阔大 感情悲壮 含蕴丰富 三 四两句 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 艰苦 长期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 深沉的誓言 使整首诗歌意境悲壮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两句诗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它可能引发诗人怎 3 样的情思 名师指津 结合 萧萧 滚滚 等词分析描绘的图景的壮阔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 光 人生等方面的联想或思考 我的理解 这两句诗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 落叶的 萧萧 之声 长江的 滚

16、滚 之势 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其状物之工 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写景的 同时 诗人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叶落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或许 这又加重了他的漂 泊思乡之苦 而长江 不尽 亘古如斯 可能会使诗人联想到历代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 遇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 显示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 刘禹锡 石头城 的着笔点是 石头城 为什么要从山 水 月光写起 4 名师指津 围绕 荒凉 萧条 分析其景对表现故国情思的作用 我的理解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 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 放到朦胧的 月夜中写 这样尤其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 山水明月都还在 而六代繁荣富贵 俱归乌 有 诗中句句是景 然而无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 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石头城 中景与情是怎样的关系 请简要分析 5 名师指津 概括诗句描绘的荒凉景象 指出借此抒发的感慨和讽喻作用 我的理解 景情 第一 二两句写山川依旧 可故都已荒废的 景象 第三 四两句写秦淮河边的明月照着空城 更加寂寞的景象 感慨故国萧条 繁华不再 感伤人生凄凉 期望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 锦瑟 一诗运用了四个典故 有何用意 有何表达效果 请试作分析 6 名师指津 围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