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练习:第四单元第17课 汉魏晋诗三首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13679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练习:第四单元第17课 汉魏晋诗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练习:第四单元第17课 汉魏晋诗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练习:第四单元第17课 汉魏晋诗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练习:第四单元第17课 汉魏晋诗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练习:第四单元第17课 汉魏晋诗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练习:第四单元第17课 汉魏晋诗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练习:第四单元第17课 汉魏晋诗三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基础考查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皎洁 ji o 拔擢 zhu 机杼 zh 譬如 b B 契阔 q 慷慨 k i 子衿 q n 鼓瑟 s C 荫庇 y n 三匝 z 阡陌 m 哺育 p D 暧暧 i 羁鸟 j 守拙 zhu 樊笼 f n 解析 选 D A 项 譬 读 p B 项 衿 读 j n C 项 哺 读 b 2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盈盈一水间 间 间隔 B 羁鸟恋旧林 羁鸟 束缚在笼里的鸟 C 榆柳荫后檐 荫 树的影子 D 但为君故 但 只是 解析 选 C 荫 是 遮蔽 的意思 3 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B 青

2、青子衿 悠悠我心 C 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 D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解析 选 B B 项 不是对偶 虽然两句分别有双音词 青青 和 悠悠 但词性明显不同 4 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古诗十九首 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 描写生动真切 具 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B 归园田居 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我国诗歌史上 山水田园 诗风的开创者 C 短歌行 是曹操的作品 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 但富有创造性 气魄雄伟 情调苍凉悲壮 D 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 感情充沛 被后人尊为典范 称 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重要 的作家有 三曹 七子 和女诗人蔡琰 解析

3、选 B B 项 山水田园 应改为 田园 山水 诗的开创者是谢灵运 二 阅读理解 一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 完成 5 7 题 饮酒 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 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 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 何事绁尘羁 5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 诗歌的前两句写青松生长在东园之中 伟岸苍翠 然而却 被众草湮没了它的姿色 B 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 当寒冬降临大地的时候 众草凋零 渐至灭绝 这时才看 出青松卓然不群的高枝 C 连林人不觉 独树众乃奇 进一步突出了孤松的特点 连树成林 可能不被人注意 但孤松独立

4、 则让人惊奇 D 最后两句 是诗人举酒抚松发出的感慨 表达了诗人要像青松那样 寒不减华 傲然不 群 坚守高洁品行的精神 解析 选 D D 项 理解错误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 人生短暂 恍如一梦 何必把自己约束 在尘网之中 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心 6 请结合有关诗句 简要分析 青松 的特点 答 解析 诗歌的前六句都是描写 青松 的 抓住 众草没其姿 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 独树众乃奇 等句分析即可 答案 青松不屈服于逆境 生命力顽强 生在 东园 且被众草淹没 但后来 卓然见 高枝 在凝霜之中 青松卓然独立 不畏严寒 青松外形伟岸挺拔 与众不同 比成 片的树林更能引起人们关注 7 从整体上看 诗人运用了

5、哪些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这首诗绝大部分内容写青松 最后才写自己的情感 可见是托物言志 表达了诗人对 坚贞不屈的青松的赞美之情 答案 前六句诗人托物言志 将感情寄寓在青松之中 表达出自己坚贞不屈 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的品性 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 抒发了人生苦短 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 二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 8 10 题 苦 寒 行 曹 操 北上太行山 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 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 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 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 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 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 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 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 人马同

6、时饥 担囊行取薪 斧冰持作糜 悲彼 东山 诗 悠悠使我哀 注 苦寒行 属汉乐府 相和歌 清调曲 曹操借旧题写时事 反映严寒时 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 诘 j 屈 盘旋曲折 怫 f 郁 忧虑不安 东山 诗经 豳风 中的一篇 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 8 诗歌开头两句 北上太行山 艰哉何巍巍 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 解析 诗歌的首句一般具有破题 引出下文 奠定情感基调等作用 这首诗的前两句也有这 个作用 答案 交代了行军的地点 用 艰 巍巍 写山的高大难行 为下文抒发行军的艰辛 做铺垫 照应诗歌的题目 9 诗歌描写了行军途中哪些景物或景象来表现行军之难 答 解析 诗歌从 羊肠坂诘屈 至 雪落何霏霏 共八

7、句诗 描写了沿途的景象 从 水深桥 梁绝 至 斧冰持作糜 描写了行军之难 摘取其中的关键词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 劲烈的寒风摇撼着山间的高树 饥饿的猛兽夹路阻碍行军的将士 绵延千里的太行山 已被纷纷扬扬的大雪覆盖 看不到人烟 行军野外 桥梁断绝 迷失道路 没有宿处 人马 同饥 凿冰做饭 10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 解析 曹操在这首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与 短歌行 中的不尽相同 可以结合 延颈长叹 息 我心何怫郁 悠悠使我哀 等诗句分析 答案 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强作英豪之态 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的内心情怀 登攀险坂的 慨叹 瞻念故乡的怀思 担薪作炊的悯伤 同时诗人

8、也 延颈长叹息 思欲一东归 流 露了诗人渴望战争结束 实现统一 及对长期征战的战士的同情之情 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 11 12 题 水龙吟 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国 无边落木 又作萧萧下 澄江过雨 凉飙吹面 黄花初把 苍鬓羁孤 粗营 鸡黍 浊醪催贳 对斜斜露脚 寒香正好 幽人去 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 要欹眠 水云萦舍 牵衣儿女 归来欢笑 仍邀同社 月底蓬门 一 株江树 悲虫鸣夜 把茱萸细看 牛山 底事 强成沾洒 注 贳 sh 赊欠 社 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牛山 晏子春秋 载 齐景公登牛山 流涕曰 美哉国乎 郁郁芊芊 若何滂滂去此国而死乎 11 本词结尾句 牛山底事 强成沾洒 借用齐景

9、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 来抒发时光易 逝的人生悲叹 下面句子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 诗经 卫风 氓 B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 李煜 虞美人 C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 刘禹锡 乌衣巷 D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 沁园春 长沙 解析 选 C 例句借用了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 属于借用典故 而 C 项也运用了 栖 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 的典故 12 下阕写词人酒醉 欹眠 后 有 牵衣儿女 归来欢笑 仍邀同社 三句 请结合全词 简要赏析这三句 答 答案 这三句描写了词人醉酒时的梦境 或

10、想象 词人回到家中 儿女牵衣 一家人高高兴 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 与下文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或衬托 虚实结合 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意思对即可 三 语言表达 13 东汉末年人物鉴赏家许劭这样评价曹操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对此评价可以有 两种不同的理解 请写出来 答 解析 这句话没有前后语境 因而有歧义 治世 可以理解为太平盛世 也可以理解为治 理国家 乱世 可以理解为混乱的世道 也可以理解为扰乱国家社会 结合这种理解分 析即可 答案 第一种 曹操如果处在太平盛世 就是能臣 如果处在混乱之世 就是奸雄 第二种 曹操如果治理国家 就是能臣 如果扰乱国家 就是奸雄 14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 按要求用鲜明的语言写出对人生的启发 一双鞋 在地摊上不过几十元 到了商场 专卖店 会涨到一百 甚至几百 一双鞋 材料很重要 好的材料才有好的质量 一双鞋 样式老的大多很便宜 一双鞋 只有让顾客满意才能卖出去 1 从肯定的角度写 20 字左右 2 从否定的角度写 20 字左右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 要把这些具体的内容上升到哲理的角度 找出隐含在这些 语句后面的人生道理 答案 1 从肯定的角度写 一个人在不同的位置 不同的平台 实现的价值有所不同 2 从否定的角度写 决定价值的并非是位置 而是自己内在的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