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安全生产工作述评.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209731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央企安全生产工作述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央企安全生产工作述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央企安全生产工作述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央企安全生产工作述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央企安全生产工作述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央企安全生产工作述评.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央企本应发挥资金、装备、管理和人才优势,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典范,做行业排头兵。但现实是,人们期望的少数典范屡屡为事故所困,有的行业排头兵在治愈“顽疾”时表现乏力。总摔跟头怎当“排头兵”央企安全生产工作述评(上)本报记者 闫 静“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再一次将央企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涉事企业中石化,不仅有“三老四严”的传统,还因持续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推行安全生产“十大禁令”和“七想七不干”工作要求,成为重视并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央企代表。即便是这样一个“正面典型”,依然在事故面前摔了跟头,不能不让人深思和警醒。中石化不是个案。近年来,央企

2、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据国资委统计,除造成62人遇难的“1122”事故外,2012年初到今年11月20日,央企共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54起,死亡293人。这些事故的涉事企业中,不乏管理先进者。“十二五”时期,央企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一流的企业既要有一流的经济效益,还要有一流的安全业绩。但现在,在创造安全业绩上,一些央企走得步履沉重。央企多为“顽疾”所困 目前,我国有113家央企,它们集中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央企本应发挥资金、装备、管理和人才优势,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典范,做行业排头兵。但现实是,人们期望的少数典范屡

3、屡为事故所困,有的行业排头兵在治愈“顽疾”时表现乏力。国资委的统计显示,2012年初至今年11月20日,央企发生的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具有几个鲜明特点。建筑施工企业事故突出,分包商事故多发(见图表)。坍塌、爆炸和中毒窒息三类事故占较大比重(见图表)。少数企业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中石油所属大连石化公司4年内连续发生5起火灾爆炸事故。今年,中国中材在1个多月时间里,在甘肃连续发生2起较大中毒窒息事故。被兼并重组企业事故多发。今年5月20日,保利集团兼并的保利民爆济南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33人死亡。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五矿兼并重组的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连续发生2起较大事故。“这

4、些多数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已经成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的顽疾。”在11月29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如此总结道。长期工作在执法监察一线的河北省灵寿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大队长齐玉清一语中的:“央企也同其他企业一样,有短板,有致命的薄弱环节,只要违背安全生产规律行事,出事故是必然的。” 祛除“病痛”关键在落实责任近年来,无论是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还是国资委出台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都对央企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责任提出明确要求。但时至今日,责任悬空仍深深影响着央企的安全生产工作,一些企业出了事故痛心疾首,风头一过

5、又我行我素。同类事故多发,同一企业事故多发,就是最好例证,说明一些央企根本没有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也并非其宣称的“把安全生产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在11月29日的会议上,黄淑和毫不客气地指出:有的企业表面上重视安全生产,实际上安全理念“入口不入心”,制度规范“上墙不上脑”;个别企业一味追求产值和效益,忽视职工生命安全;有些企业主要领导未能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5月31日,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7.9万元。经调查认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管理原因。今年7月下旬,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工暗查组在对

6、江苏安邦电化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暗查时发现,这个中国化工集团的直属国有企业,本该一天至少记三次的企业负责人巡检记录本上,已有两天无任何记录。有媒体报道,近些年,石油工程板块的专业化重组被中石化视作新一轮的重要改革,管理层全力以赴推动重组,对石油企业来说更至关重要的安全生产问题,尤其是隐患重重的管道安全问题却被搁置。“企业高层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可能导致企业无法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安全、管理安全,并会阻碍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进而从总公司到地方公司再到子公司,层层只看重经济效益。”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吴军红如此分析。再先进的理念和意识,再完善的措施和手段,如果不能落到实处,都是纸上谈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习

7、近平总书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1122”事故抢险工作时强调,“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对此,有专家认为,这对促进央企履责到位同样适用。“必须实施更为严格的安全业绩考核,在薪酬分配、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涉及管理者和员工切身利益的领域,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绩效的权重,对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8、的企业,加大扣分处罚力度。”吴军红说。转型发展中管理不能掉了队央企事故多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管理跟不上是主因。近年来,央企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安全生产的资源保障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的矛盾逐步暴露。为拓展经营范围,电力企业大举参与煤炭开采,煤炭企业开始进军化工行业,化工企业相继试水其他新兴领域产业链在延伸,经营规模在扩大,管理层级在增多,生产战线在拉长,安全管理却不幸掉了队。前不久,浙江省安监局在开展石油化工企业、石油库安全专项检查时发现,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隐患整改需层层审批,人为地拉长了整改周期,部分储备库甚至未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和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手续。从前几日国资委向央企下

9、达的“尚未设立独立安全监管机构的一类企业,要尽快设立,并配足专职人员”的指令来看,央企安全管理部门缺兵少将、无法有效履行监管职能的问题仍未解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有关负责人曾与记者谈及中石油大连石化事故多发的原因时表示,“其整体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尤其是对安全管理人员的任用不够重视”。此外,一些央企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量实施兼并重组,有些被兼并企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老化,给安全生产带来新的风险。一些央企没有建立规范的分包商资质评估审核制度,对分包商把关不严,其自身又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甚至对违法转包、违规分包的行为默许纵容。齐玉清透露,央企在收购、并购私人或地方企业时,不能不考虑这些企

10、业职工的出路。小企业职工摇身一变成了央企职工,身份虽然变了,但素质在短期内很难有较大提升。“外包工程的管理就更混乱了。包工头出钱找正规施工队假借资质,承揽工程,其使用的施工人员,很多都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他说。一组来自国资委的数据显示:去年前7个月,央企发生的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中,67%发生在规模快速扩大、实施兼并重组和进入新业务领域的企业,28%发生在周末加班、夜间作业、交接班等监管较为薄弱的特殊时段,50%发生在分包商单位。通过今年的数据也可看出,疏于管理的被兼并重组企业和分包商单位是事故重灾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相叠加的关键阶段,必

11、须依靠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作为行业排头兵的央企,也必须带头迈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个槛。在11月29日的会议上,黄淑和表示,随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成为一种常态,安全文化的融合、管理体系的统一,对不少企业来讲是不小的考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用工制度的调整,增大了对员工队伍、分包单位、外协力量开展安全监管的难度,企业需重新审视、调整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如何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档、管理不削弱,也是每个企业必须提前思考的问题。新形势下,安全生产任务日益繁重,挑战更加严峻。对央企而言,如果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没有坚毅果断的措施,没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一切都只能停留在老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