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6207882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 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D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C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C )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B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7.“罢极之本”是指( A )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

2、切的是( )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14.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15.下列属于阴的属

3、性是(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1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1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18.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19.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20.“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21.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

4、 )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泻南补北法 D.金水相生法 E.滋水涵木法22.“水火既济”是指( ) A.心肾关系 B.心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系23.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24.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 ) A.十五别络 B.胃之大络 C.浮络 D.皮部 E.孙络25.唾与何脏关系密切( ) A.心 B.肝 C.肺 D.肾

5、 E.脾26.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 ) A.脑为髓之海 B.肺为气之海 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D.冲脉为血海 E.胃为水谷之海27.“以升为健”的脏是( ) A.肺 B.肾 C.脾 D.小肠 E.肝28.肺在血液循行中的作用是下列哪一项( ) A.基本动力 B.助心行血 C.推动作用 D.调节作用 E.贮存血液29.胆属于( ) A.脏附 B.腑 C.奇恒之腑 D.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 E.既是脏,又是奇恒之腑 30.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阳经和足阳经交接于( ) A.手指末端 B.胸中 C.足趾 D.头面部 E.背部 31.“阳胜则阴病”,用下列哪种理论解释为宜( )A.阴阳相互消长 B

6、.阴阳相互转化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相互制约 E.阴阳相互交感3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 )A.滋水涵木 B.益火补土 C.培土生金 D.佐金平木 E.金水相生33.下列哪一项属肺的生理特性( )A.生成宗气 B.调理气机 C.肺为娇脏 D.主一身之气 E.朝百脉34.心在液为( )A.汗 B.泪 C.涕 D.唾 E.涎35.脾主升清的内涵是( )A.脾之阳气上升心肺 B.脾气以升为健 C.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D.脾气输布水液于全身 E.脾气上升防止下出血36.称肝为“罢极之本”,主要是由于肝有下列哪种功能( )A.促进血行 B.调畅气机 C.贮藏血液 D.疏通水道 E.疏

7、泄肾精37.心藏神,其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 A.精 B.血 C.津液 D.营气 E.心气38.下列不属于七冲门的是( )A.气门 B.吸门 C.贲门 D.飞门 E.户门39.具有推动呼吸和行血气等作用的气( )A.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40.下列属于液的功能的是( )A.濡润肌肤 B.濡润孔窍 C.滑利血脉 D.滑利关节 E.入脉化血41.与防止出血密切相关的两脏是( )A.心与肝 B.肝与脾 D.心与脾 D.肝与肾 E.肺与肝42.治疗血瘀时配用补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43.下列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

8、( )A.手太阴与手太阳经 B.足厥阴与足少阳经 C.督脉与任脉D.阴跷脉与阳跷脉 E.阴维脉与阳维脉44.致病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 ) A.暑邪 B.燥邪 C.风邪 D.寒邪 E.火邪45.导致气机郁结的情志剌激因素是( )A.喜 B.怒 C.思 D.忧 E.悲46.阴阳偏衰以下列哪脏为根本( )A.脾 B.肾 C.肝 D.心 E.肺4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 A.曲直 B.炎上 C.从革 D.稼穑 E.润下48.五行中的所胜是指( ) A.生我者 B.我生者 C.我克者 D.克我者 E.我侮者49.肾在志为( ) A.喜 B.悲 C.思 D.恐 E.惊50.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要是因

9、为( ) A.心主血 B.心主脉 C.心藏神 D.心为生之本 E.心为君主之官51.既为六腑,又为奇恒之腑的是( ) A.胃 C.胆 B.脑 D.三焦 E.命门52.以下经脉中,循行至足根部的有( ) A.足厥阴 B.足少阴 C.足太阴 D.冲脉 E.任脉53.同名手足阳经交接的部位是( ) A.头面部 B.胸腹部 C.手指端 D.足趾端 E.以上都不是54.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可出现( ) A.气滞 B.气逆 C.气陷 D.气闭 E.气脱55.十二经脉中,起于目外眦的是( ) A.足阳明 B.足少阳 C.手太阳 D.手少阳 E.足太阳56.人的视觉主要取决于( ) A.脾的运化 B.心主

10、血脉 C.肝藏血 D.肾藏精 E.肺主气57.“中焦如沤”主要是描述( ) A.胃的受纳 B.脾的散精 C.小肠泌别清浊 D.胃的腐熟水谷 E.大肠传化糟柏58.魄门位于( ) A.大小肠连接处 B.胃与小肠连接处 C.胃上口 D.大肠末端 E.以上皆不是59.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是( ) A.血液 B.天癸 C.肾精 D.脑髓 E.肾气60.心火亢盛累及肝而形成肝火,属于( )A.母病及子 B.子令母实 C.子盗母气 D.乘其所胜 E.侮所不胜61.气机升降的枢纽是指( )A.肝肺 B.肺肾 C.肝肾 D.心肺 E.脾胃62.补气与活血并用治疗瘀血证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血能

11、生气 C.气能行血 D.血能载气 E.气能摄血63.下列哪项不符“液”的特性( ) A.质较稠厚 B.流动性较小 C.灌注骨节、脏腑、脑髓 D.渗注血脉 E.起濡养作用 64.脾主升清的确切内涵是( )A.脾气主升 B.脾宜升则健 C.脾主转输水谷精微 D.脾气散精于心肺 E.与胃的降浊相对而言65.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 )A.心中 B.胸中 D.肺中 D.中焦 E.心包66.十五别络的主要作用是( )A.统帅、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 B.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C.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的联系 D.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及渗灌气血 E.联络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67.素问宣明五气篇谓

12、“久立”则伤( ) A.筋 B.骨 C.肉 D.气 E.血68.导致内脏下垂的病机是( )A.气滞 B.气逆 C.气陷 D.气脱 E.气闭69.下列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 )A.热极生寒 B.阴中求阳 C.阳虚阴盛 D.重阳必阴 70.因心火亢盛而致目赤易怒者,此属( )A.相乘为病 B.相侮为病 C.母病及子 D.子病犯母71.下列哪一种传变属五行理论中的“相侮” ( )A.肺病及心 B.心病及脾 C.肾病及心 D.肾病及肝72.与气的生成密切有关的脏是( )A.心肝肾 B.心肺肾 C.肺脾肝 D.脾肺肾73.被称为“阳脉之海”的是( )A.足阳明经 B.督脉 C.阳维脉 D.阳跷脉74.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作用的是( )A.十二经别 B.十二经筋 C.十五别络 D.奇经八脉75.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阴经上接( )A.足少阴经下来 B.足太阴经 C.足厥阴经 D.手太阳经76.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 )A.呼吸运动 B.调节气机 C.生成宗气 D.宣发肃降77.被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 )A.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