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化石吟》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197831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化石吟》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化石吟》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化石吟》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化石吟》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化石吟 知识目标 1 理解 积累诗中的常用词语 2 了解化石的一般常识 丰富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1 反复诵读 感受诗歌的感情美 节奏美 韵律美 2 感知诗歌大意 把握作者情感 理清诗歌结构 3 激活创新思维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 激发求知欲 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忱 教学重点 1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2 发挥联想和想象 认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 激活联想想像思维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情引趣 导入新课 出示化石图片 同学们 看到这些化石 你们有什么联想呢 你们知道这些化石中动物的名称吗 你们能想象到它们所什

2、么生活的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吗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动 物已经不存在了 变成化石了呢 有一位诗人也和我们一样看到了化石 他感慨万千 于是 诗兴大发 吟诗一首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张峰写的 化石吟 板书课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 也是一首科学诗 吟 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在这里是 赞颂 2 赞美 的意思 所谓的科学诗就是把诗与科学结合起来 用优美的诗语言和意象去描 绘科学世界 去传播科学知识 去表现科学精神 去启迪科学思维的诗 我国虽然是诗的国度 但在科普园地里 科学诗这朵小花还开得不太绚丽 这大概 是写科学诗 既要懂科学又要懂诗歌 可在现实生活中 科学和诗歌兼通的人却不多的 原因吧 因此 张锋的

3、这首科学诗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去品味 下面 我们就来学习这 首诗 二 初读课文 扫清字词 1 注音 奇幻 hu n 骸 h i 骨潜 qi n 行葱茏 l ng 裹 gu 藏猛犸 m 引颈 j ng 2 释词 幽雅 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悄然 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叹服 称赞而且佩服 葱茏 草木 青翠茂盛 海枯石烂 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 表示意志坚定 永不改变 日转星移 指太阳星星的位置发生变化 比喻时间流逝 三 练读课文 1 朗读指导 既然是诗 就一定会有节奏和韵律 节拍是诗歌的生命力的表现之一 而韵脚是诗 歌具有音乐美的关键所在 所以 我们在朗读这首诗歌时要做到节拍鲜明 韵脚要突出 这样才能读出诗

4、的味道 下面老师以第一节为例 划分一下节奏 这一小节是5 拍 5 拍 6 拍 5 拍 押韵的字是 巴 牙 花 我们读时要把韵脚读出来 要突出韵 脚 这样才能使诗歌有韵律美和音乐美 下面 请同学们用序号标明小节 并把诗行的 节拍和韵脚划出来 注意 韵脚用空心的圈画 然后 先听老师读 同学们再学读 最早的 鱼儿 怎么 没 下巴 最早的 鸟儿 怎么 嘴 长牙 最早 登陆的 鱼儿 怎么 没有 腿 最早的 树儿 怎么 不开 花 3 2 学生朗读训练 第二节仍然是以五节拍为主 押韵的字也就是韵脚是 话 第三小节 五节拍 四 节拍 压 话 韵 第四小节 节拍多的诗行和节拍少的诗行 在表达情感是否一样呢 第五

5、小节 4 节拍 6 节拍和 8 节拍 第六小节 韵脚是 雅 家 此节节拍逐渐减少 同学们在朗读中品味一下 逐渐减少的节拍 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样的效果 第七小节 又恢复 5 节拍结尾用了一个7 节拍的长句 3 小结 这首科学诗在形式上整切严谨 全诗的偶句都押 a 韵 读起来琅琅上口 音调和 谐 因此 我们在读这首诗歌时有一种回环往复 又富有变化的感觉 这是我们在读这 首诗时从形式上要注意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自由练读 四 整体感知 1 此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 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2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

6、什么话 诗歌的第3 4 5 6 节都是化石说的话 3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化石呢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 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 但它们 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 了解到了生物的进化全 过程 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因此作者要赞美化石 如 你 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啊 你 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 卓越的 雕刻家 这几句最能突出诗人对化石的赞美 4 全诗可分为几层 请概括各层大意 从诗的结构看 第一二节是诗人遐思 中间四节是诗人遐思的内容 最后

7、一节照应 开头的两节 回应发问 说化石讲的故事令人神往 惊讶 全诗的结构完整而紧凑 五 精读品味 合作探究 在反复朗读基础上 让学生找出理解课文思路的关键性语句 体会前后照应的结构 特点 总领下文 4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前后照应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长眠地下刚苏 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 惊讶 六 作业布置 划分诗歌结构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内容 二 理解诗歌的结构 总一分一总 分为三层 1 2 节通过发问 引发联想 3 6 节具体抒写 无限遐思 7

8、 节回应发问 照应开头 三 集体诵读1 2节诗歌 1 诗的第一节连用了四个反问句 有什么作用 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的思考 2 理解苏醒 化石从亿万年前的岩石中被人类发掘出来 化石打开了人类认知地球生物进化史的 大门 四 自主合作探究 1 研讨 3 至 6 节 找出不理解的句子 A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 既引起了下文 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B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一句 告诉我们什么 5 道理 要点 否定造物主思想的愚昧 西方 上帝造人 东方 中国 女娲造人 提倡科 学 平凡的真理 人是进化来的 类人猿 类猿人 猿人 古人 今人

9、 C 怎样理解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一句 因为在化石中 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 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 的条件 D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是写人吗 你是怎 样理解的 刻下道道皱纹 写的是化石 这是一种比喻 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 而把 化石比作人脸皱纹 说明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 这样设喻 生动形象 将抽象的事理 具体化 2 小结 综合 3 至 6 节的内容可知 化石的确可以帮助我们认知逝去的世界 其实 化石还 有很多的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化石已经苏醒 化石也刚刚苏醒 这个苏醒与第2 节的 苏醒 前后照应 更加突

10、出了化石的巨大研究价值 正如第7 小节所总结的 它 还有很多令人神往 惊讶的故事等着我们去领略 五 发挥想象 拓展迁移 逝去万载的世界 是怎样的世界 同学们心目中远古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假如你们通过时光机器 漫游到了那个世界 你看到的应该会是一幅怎样奇丽的画面 能 不能像诗人一样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呢 示例 1 远古世界是个美丽的世界 海水是蔚蓝的 陆地上到处生长着绿色的植被 高大 挺拔 直入苍天的树木随处可见 林间是如茵的绿草 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儿 2 我心目中远古世界的情景与他们不一样 从课外书上我了解到远古的自然气候有 时候也非常恶劣 地震 海啸 火山爆发很频繁 晴朗的天空突然暗

11、了下来 天色越来 越黑 像蒙上了一层黑色的幕布一样 火山又开始喷发了 一条火龙从山顶窜出 森林 燃烧起熊熊大火 林中的各种动物们惊恐地四处逃散 有的来不及逃的 就和树木一起 被火龙吞噬了 6 六 课堂小结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成语 沧海桑田 比喻时间久 大海变为桑田 桑田变为大海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 随着自然界的变迁 还有许多亿万年前的生命信息没有被发 现 这就要求我们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将来做一名科学家 去探寻 为人类谱写出 一首新的科学的赞歌 最后 我们再以饱满的激情朗读这首诗 再一次感受这首诗歌的 情感美 节奏美 韵律美 七 作业布置 观察恐龙图片 发挥想象 以 恐龙吟 为题 写一首小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