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安塞腰鼓》教案1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192148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安塞腰鼓》教案1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安塞腰鼓》教案1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安塞腰鼓》教案1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安塞腰鼓》教案1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安塞腰鼓》教案1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安塞腰鼓》教案1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安塞腰鼓》教案1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 安塞腰鼓 一、教材分析 教材体系:初中语文教材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即第一、第二学期,要求是联系生活,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安塞腰鼓收入九义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中。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整体领悟,发表见解。 文章内容:本单元是反映精神文化生活的,共有两篇讲读课文,三篇阅读课文。安塞腰鼓是第二篇讲读课文,文章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鼓荡澎湃的活力。文章的

2、作用和地位: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港台流行歌曲充斥校园,学生们追星火热的时候,本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目标制定:上课前,我先请学生预习文章,提出本文他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并拟定出来,综合学生意见,依据大纲及本单元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研究课文的表达方式,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2、

3、情感目标(人文目标):通过对文章的综合性学习,开放课堂,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3、能力目标:巩固运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把握文章的方法。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本文的学习重难点是通过对文章的揣摩朗读,感悟其中的深意与情感。二、教法设计由于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体,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根据本文内容,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课堂上提倡小组自主研讨,畅所欲言。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生

4、活实践相结合,以深化对文章的感悟,提高学生审美、写作能力,深化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三、学法设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自主探究学习理论也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可见,学习的基础是自主,而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根据创新学习的思想,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四、教学准备为了拓宽课堂,实现生活、语文、课堂的对接,体现大语文观,实现综合

5、学,在上课之前首先完成以下任务: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录相、音乐、文本等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击鼓场面。2、塞腰鼓的大型演出视频文件;3、音频朗读文件。)五、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由导入新课、研习新课、创造性作业设计三个环节组成。我准备用大约二课时时间完成本文教学,具体课时划分大致如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诵读全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内容赏析,品位语言,体会修辞,拓展训练。(一):导入新课我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安塞腰鼓演出视频,然后交流感受。导课。学生便被置于了主导地位,打破了传统导课的局限,创设了一种民主、开放、自由

6、的学习空间。与本文的教学、学相符合。学生欣赏了安塞腰鼓表演以后,急于想了解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艺术,想知道作家刘成章在文章中表达了些什么。这种求知的渴望与需求,产生了学习的强大动力,使学生主动、自觉的进入下一环节新课的学习。(二):学习新课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转变师生角色,真正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在课堂上,我将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予者,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讨论,相机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根据本文的教学思想及模式,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板块,在这些板块的学习中,我将大部分学习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探

7、究、勇于创新及小组、班级合作的精神,通过自己反复读书、讨论而领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第一板块:识记与积累。播放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安塞腰鼓及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疏通生字词。第二板块:朗读与感悟。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反复揣摩文章的朗读技巧,力求能最大限度的展现文章内容。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练习朗读(如:齐读、分角色读等),力求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加深对课文的感知、理解。第三板块:探究与赏析。 这个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深化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教师可以点拨学生拟定一些探究小课题。(允许学生有别的小课题)如: 1、对安塞腰鼓的探究 2、对本

8、文语言的探究 3、对本文主题思想的探究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研究题目,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合作探究。探究时,要求学生一定要深入思考,结合全文,参照课后练习,集小组的智慧于一起,才可能得到一个较为完美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当肯定。同时,将小组内好的研究成果在班内交流,师生共同讨论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钻研的热情,培养合作与深入钻研的精神。同时,通过探究,学生能深入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对安塞腰鼓也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对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也能有刻骨铭心的感受。而且学生能够结合文章体味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将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发现教育法认为:“当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就可以提出

9、有一定深度、较为典型的问题,而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总是有更大的兴趣,又将主动回到文章中去探究答案”。古人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是思维的火花,是进步的阶梯,更是成功的关键!在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钻研后,请学生自由提问,相互质疑问难。打破思维束缚,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性、创造性、多角度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与批判等环节,拓展了思维空间,受到了情感熏陶,享受到了审美乐趣。我将无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并将给以高度的评价与鼓励。 第四板块:拓展与练习 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将课内课外结合,将学生作文与课文结合,

10、升华情感,渗透人文精神,实现能力的拔高与迁移。 拓展与练习1、请仿照给出的例句格式,完成句子。例句: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仿句:示例:这棵草,使炎热的沙漠立即变得多姿了,使枯黄的残叶立即变得逊色了,使绿色的世界立即变得美好了。拓展与练习2、A背诵你认为写好的句子、段落。B请以“我读安塞腰鼓”为题写一篇短文(提示:内容上要由安塞腰鼓联想开去)。(三):创造性作业设计文中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在你看来,江南有没有可爱之处,请抓住江南可爱的地方,写一篇抒情散文,不少于500字。这个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以课堂所学指导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又能巩固和深化理解课内所学。从而,锻炼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现在我说说本文教学的构想:我摒弃了教师的详细分析、讲解,侧重于展现本文的人文文化精髓,侧重学生自读感悟与探究。以学生的思想为课堂主线,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因而,本文的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不可预见性。要求教师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促进者与主体。另,利用多媒体手段代替了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活动更灵活,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