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解析.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192072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4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解析.pdf(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1 据青铜器铭文 西周中后期 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 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 13 块耕地 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 A 井田制度松动B 世袭制度解体 C 抑商政策弱化D 礼乐制度崩坏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 用13 块耕地 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可知土地成 为可以交换的物品 说明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 故选A 项 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 之间的商业交易 没有涉及到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 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 的 故排除BC 项 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 故排除D 项 2 史记 载 汉定

2、百年之间 亲属益疏 诸侯或骄奢 大者叛逆 小者不轨于法 出 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 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 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 诸侯或骄奢 大者叛逆 小者不轨于法 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 央的状况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 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 故选C 项 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 不会造成此类现象 故A 项排除 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 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 不符合题意主旨 故排除B 项 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 际情况 故排除D 项 3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 其兄弟为达官显贵 而他 出入举场三十年 竟无所成 唐宗室子弟李

3、洞屡考不中 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内容可知 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 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 试中占据优势 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 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 故 选 D 项 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故排除A 项 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 举考试 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 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 排除B 材料未涉及贵族 特权 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 仍然享有一定特权 排除C 项 4 宋时 太平州当涂县黄

4、池镇 商贾所聚 市井贸易 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 皆取办 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 A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 稍稍繁盛 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官 府需求 由此证明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故选D 项 材料没有谈及当时政府的收入 来源情况 不能证明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故排除A 项 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商业 活动打破坊市限制和时间限制 故排除B 项 官府因为有所需求才取办于市镇 无法判定 政府扶持市镇 排除C 项 5 有学者认为 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

5、德中立的认知 但明朝晚期 人们越来越怀疑 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答案 B 解析 明代时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发 生了变化 故选B 项 明代还没有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 故排除A 项 材料主要反映了人 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 没有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的问题 故排除C 项 反正统 思想在有明一代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 故排除D 项 6 清末 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 经义治事 安定 北宋

6、教育家胡安定 遗风 体用 贵兼通 旧学沉沦 新知潮涌 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A 全面复兴旧学 B 排斥西方新学 C 新学消解旧学 D 崇尚中体西用 答案 D 解析 根据 体用贵兼通 两端执乎中 可知该学校的校歌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 外来文化并重 既不丢弃中国传统文化 又要学习使用西方外来文化 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故选 D 项 全面复兴旧学的说法过于绝对 且复兴旧学只反映了题意的部分内容 故排除 A 项 校歌主张学习西方新学 而不是排斥西方新学 故排除B 项 校歌主张中西并重 而不是用新学消解旧学 故排除C 项 7 清末 卖宁波脚带 宁波小脚啥好看 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出名 四

7、乡八镇销 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 脚带虽好用勿着 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 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 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 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 D 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 四乡八镇销场远 可知当时宁波脚带销售良好 由此证明女子缠足当时 仍然普遍存在 故选 C 项 无人问津 的说法明显与 四乡八镇销场远 的材料内容相悖 故排除 A 项 卖宁波脚带 是劝诫歌谣 而不是政府诏令 故排除B 项 成为共识 的 说法过于绝对 不符合实际 故排除D 项 8 近代上海报纸刊登 纪苏州一车夫 昨日经过观前街 见一日本人 正在叫车 大

8、呼 至盘门 租界 大日本领事馆去 车夫操吴侬软语道 只拉我国的大国民 倭奴是不拉 的 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 1840 1894 年 B 1895 1911 年 C 1912 1945 年 D 1946 1949 年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 当时上海出现了日本驻中国大使馆 有日本人的活动 再根据 我国的大国民 可知该车夫的民主 民族意识增强 所以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辛亥革命以 后 故选 C 项 根据 大国民 可判断应该是清政府被推翻以后 AB 项都是清政府被推翻 以前 故排除 1946 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 日本战败 上海不再有材料中类似日本人的活 动 故排除D 项 9 观察时事漫画 不

9、许戎衣有泪痕 见下图 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A 夫唱妇随赴战场 B 抗战流血不流泪 C 国共北伐齐协力 D 解甲归田喜而泣 答案 B 解析 根据 1940 年 可判断当时应该是抗日战争期间 根据 不许戎衣有泪痕 可知 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抗日战场的情形 即抗战流血不流泪 所以 不许戎衣有泪痕 故选 B 项 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上战场 而不是夫唱妇随上战场 故排除A 项 国共 北伐和漫画时间不符 故排除C 项 不许戎衣有泪痕 是指奔赴战场 而不是解甲归田喜 极而泣 故排除D 项 10 民国时期 有学者认为 在发展过程中 为着帝国主义间 彼此有矛盾 所以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 但

10、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他看来 A 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C 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 D 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答案 D 解析 根据 有某限度的蓬勃 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的地位 可知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 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可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有限度的发展 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发展 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故选D 项 没有发展空间 的说法与 有某限度的蓬勃 不符 故排除A 项 依赖于帝国主义 间矛盾 的说法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不符 故排除B

11、 项 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而不是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为前提 故排除C 项 11 1949年 10 月 3 日 解放日报 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 大旗招展全球 见下图 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 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 C 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D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 世纪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 世界处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 主义两大阵营对峙时期 而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方 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新中国的 说法是错误的 D 选项符合题意 ABC 选项说法是符合史实的 排除 12

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 从而使我国的 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此 变化 表述正确的是 A 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 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 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 选项符合题意 一五计划只是为了工业化奠定基础 初步完成 这一表述错误 A 选项排除 1952 年底 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 C 选项排除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并不会导致轻重比 例协调发展 D 选项排除 13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 中国和

13、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 这是世界环 境所决定的 当时的 世界环境 是 A 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 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因此中美 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 C 选项符合题意 中国重返联合国在一定 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 不能说改变 A 选项排除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 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 B 选项排除 70 年代中国遭受文革危害 没有强大到成为决定 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D 选项排

14、除 14 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 贵族 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了 另外 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 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 因此 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 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 这意在说明雅典 A 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 B 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 C 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 D 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公民承担国家公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 B 选项符合题意 国家官 员不履行管理职责的说法明显错误 A 选项排除 梭伦改革时期通过财产等级制度就打破了 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国家事务最终由公民大会决定 C 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公

15、民教育与处 理公务之间的关系 D 选项排除 15 美国学者约翰 梅里曼认为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 埃涅阿斯纪 的主人公埃涅阿 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 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 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 由此可见 人文主义者 A 推崇罗马神权统治 B 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 否定天主教会教义 D 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答案 B 解析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意大利人文主义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 之旅 主要目的是通过宗教来表述对人性解放和人性尊严的肯定 B 选项符合题意 推崇罗 马神权统治的说法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实 A 选项排除 否定天主教会教义是宗教

16、改革 的内容 C 选项排除 马丁 路德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D 选项排除 16 1787年 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 通过了联邦宪法 各州批准宪法情 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 当时的美国 A 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 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C 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 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 1787 年 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 通过了联邦宪法 可知体现的是在宪法确立过程中矛盾和分歧较大 这也说明联邦体制经历艰难历程 A 选项 符合题意 1787 年宪法并未解决自由州和蓄奴州之间的矛盾 最后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的重要原因 B 选项排除 1787 年宪法的制定初步解决了南方与北方对立的局面 C 选项 排除 1787 年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 D 选项排除 17 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 扫呀 扫呀 在那里哭哭啼啼 因为我原先在 野地里欢欢喜喜 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英国诗人威廉 布莱克在 经验之歌 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 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 这首诗歌 A 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 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