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解析.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191821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解析.pdf(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解析 1 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比较介质中的三个质点a b c 则 A 此刻a的加速度最小B 此刻b的速度最小 C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此刻b向y轴正方向运动 D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a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答案 C 解析 由机械振动特点确定质点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 由 上下坡法 确定振动方向 由波动图象可知 此时质点a位于波峰处 根据质点振动特点可知 质点a的加速度最大 故 A 错误 此时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 所以速度为最大 故B 错误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 播 由 上下坡法 可知 质点b向y轴正方向运动 故C 正确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由 上下坡法 可知

2、 a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c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所以质点c比 质点a先回到平衡位置 故D 错误 2 利用图 1 所示的装置 示意图 观察光的干涉 衍射现象 在光屏上得到如图2 中甲和 乙两种图样 下列关于P处放置的光学元件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应单缝 乙对应双缝 B 甲对应双缝 乙对应单缝 C 都是单缝 甲对应的缝宽较大 D 都是双缝 甲对应的双缝间距较大 答案 A 解析 根据单缝衍射图样和双缝干涉图样特点判断 单缝衍射图样为中央亮条纹最宽最亮 往两边变窄 双缝干涉图样是明暗相间的条纹 条纹 间距相等 条纹宽度相等 结合图甲 乙可知 甲对应单缝 乙对应双缝 故A 正确 BCD 错误 3 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B 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 C 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D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 分子 的 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答案 A 解析 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确定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程度和分子平均动能变化 内能是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总和 由气体压强宏观表现确定压强 A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标志 所以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故A 正确 B 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故B 错误 C 由压强公式PVnRT可知 气体压强除与分子平均动能 温度 有关 还与体积有关 故

4、C 错误 D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所以温度降低 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变小 故D 错误 4 如图所示 正方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 一带电粒子垂直磁场边界从a点射入 从b点射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带正电 B 粒子在b点速率大于在a点速率 C 若仅减小磁感应强度 则粒子可能从b点右侧射出 D 若仅减小入射速率 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变短 答案 C 解析 由左手定则确粒子的电性 由洛伦兹力的特点确定粒子在b a两点的速率 根据 2 v qvBm r 确定粒子运动半径和运动时间 由题可知 粒子向下偏转 根据左手定则 所以粒子应带负电 故A 错误 由于洛伦兹力 不做功 所以粒子动能不变

5、即粒子在b点速率与a点速率相等 故B 错误 若仅减小磁 感应强度 由公式 2 v qvBm r 得 mv r qB 所以磁感应强度减小 半径增大 所以粒子有 可能从b点右侧射出 故C 正确 若仅减小入射速率 粒子运动半径减小 在磁场中运动 的偏转角增大 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一定变长 故D 错误 5 如图所示 a b两点位于以负点电荷 Q Q 0 为球心的球面上 c点在球面外 则 A a点场强的大小比b点大 B b点场强 的 大小比c点小 C a点电势比b点高 D b点电势比c点低 答案 D 解析 由点电荷场强公式 2 Q Ek r 确定各点的场强大小 由点电荷的等势线是以点电荷 为球心的球面

6、和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确定各点的电势的高低 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2 Q Ek r 可知 a b两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相等 所以a b两点的 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故A 错误 由于c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比b点的大 所以b点的场强 大小比c点的大 故 B 错误 由于点电荷的等势线是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 所以a点与b 点电势相等 负电荷的电场线是从无穷远处指向负点电荷 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所以b点电势比c点低 故D 正确 6 2019年 5 月 17 日 我国成功发射第45 颗北斗导航卫星 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同步卫星 该卫星 A 入轨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 B 入轨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

7、速度 C 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D 若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少 答案 D 解析 由同步卫星的特点和卫星发射到越高的轨道所需的能量越大解答 由于卫星为同步卫星 所以入轨后一定只能与赤道在同一平面内 故A 错误 由于第一宇宙速度为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所以卫星入轨后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 速度 故B 错误 由于第二宇宙速度为卫星脱离地球引力的最小发射速度 所以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小于第二 宇宙速度 故C 错误 将卫星发射到越高的轨道克服引力所作的功越大 所以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小 故 D 正确 7 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 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 可能形成光电 流

8、表中给出了6 次实验的结果 组次入射光子的能量 eV 相对光强光电流大小 mA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 能 eV 第 一 组 1 2 3 4 0 4 0 4 0 弱 中 强 29 43 60 0 9 0 9 0 9 第 二 组 4 5 6 6 0 6 0 6 0 弱 中 强 27 40 55 2 9 2 9 2 9 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A 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 B 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 C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 0 eV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 9 eV D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 0 eV 相对光强越强 光电流越大 答案 B 解析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0kEhW比较

9、两次实验时的逸出功和光电流与光强的关系 解题 由题表格中数据可知 两组实验所用的入射光的能量不同 由公式Eh可知 两组实验 中所用的入射光的频率不同 故A 正确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0kEhW可得 第一组实验 1 0 0 94 0W 第二组实验 02 2 96 0W 解得 0102 3 1eVWW 即两种材料的逸出功相同也即材料相同 故 B 错误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0k EhW可得 k 5 03 1 eV 1 9eVE 故 C 正确 由题表格中数据可知 入射光能量相同时 相对光越强 光电流越大 故D 正确 8 国际单位制 缩写SI 定义了米 m 秒 s 等 7 个基本单位 其他单位均可由物理关

10、 系导出 例如 由m 和 s 可以导出速度单位m s 1 历史上 曾用 米原器 定义米 用平 均太阳日定义秒 但是 以实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 响 而采用物理常量来定义则可避免这种困扰 1967 年用铯 133 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 能级间跃迁辐射的频率 9 192 631 770 Hz定义 s 1983 年用真空中的光速c 299 792 458 m s 1定义 m 2018 年第 26 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 7 个基本单位全部用基本物理常量 来定义 对应关系如图 例如 s 对应 m 对应c 新 SI 自 2019 年 5 月 20 日 国际 计量日 正式实施

11、这将对科学和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7 个基本单位全部用物理常量定义 保证了基本单位的稳定性 B 用真空中的光速c m s 1 定义 m 因为长度l与速度v存在l vt 而 s 已定义 C 用基本电荷e C 定义安培 A 因为电荷量与电流I存在I q t 而 s 已定义 D 因为普朗克常量h J s 的单位中没有kg 所以无法用它来定义质量单位 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信息题 由题所给信息结合lvt和 q I t 的物理意义解答 由题意可知 如果以实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所 以 7 个基本单位全部用物理常量定义 保证了基本单位的稳定性

12、故A 正确 用真空中的光速定义m 即光在真空中传播299792458分之一秒的距离 且s 早已定义 故 B 正确 由公式 q I t 可知 安培即为1s 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 故C 正确 由题意可知 h 对应的单位为J s 而能量的单位单位中包含质量 故可以对Kg 进行定义 故 D 错误 9 用如图 1 所示装置研究平地运动 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 钢球 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飞出 落在水平挡板MN上 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 钢球落在挡板上时 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 移动挡板 重新释放钢球 如 此重复 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 1 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

13、A 斜槽轨道光滑 B 斜槽轨道末段水平 C 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 D 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 2 为定量研究 建立以水平方向为x轴 竖直方向为y轴的坐标系 a 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 将钢球静置于Q点 钢球的 选填 最上端 最下端 或者 球心 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 在确定y轴时 选填 需要 或者 不需要 y轴与重锤线平行 b 若遗漏记录平抛轨迹的起始点 也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 如图 2 所示 在轨迹上取A B C三点 AB和BC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x 测得AB和BC的竖直间距分别是y1和y2 则 1 2 y y 1 3 选填 大于 等于 或者 小于 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

14、度大小为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 3 为了得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同学们还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 其中可行的是 A 从细管水平喷出稳定的细水柱 拍摄照片 即可得到平抛运动轨迹 B 用频闪照相在同一底片上记录平抛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平滑连接各位置 即可得到 平抛运动轨迹 C 将铅笔垂直于竖直的白纸板放置 笔尖紧靠白纸板 铅笔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 将会 在白纸上留下笔尖的平抛运动轨迹 4 伽利略曾研究过平抛运动 他推断 从同一炮台水平发射 的 炮弹 如果不受空气阻力 不论它们能射多远 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都一样 这实际上揭示了平抛物体 A 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竖直方向上

15、做自由落体运动 C 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5 牛顿设想 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 速度一次比一次大 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 如果速度足够大 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 它将绕地球运动 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同样是受地球引力 随着抛出速度增大 物体会从做平抛运动逐渐变为做圆周运动 请分析 原因 答案 1 BD 2 球心 3 需要 4 大于 5 0 21 g vx yy 6 B 7 B 8 利用平抛运动的轨迹的抛物线和圆周运动知识证明即可 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解答 1 本实验中要保证小球飞出斜槽末端时的速度为水平 即小球做平抛运动 且每次飞出时 的速度应相同 所以

16、只要每次将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即可 故BD 正确 2 a 平抛运动的起始点应为钢球静置于Q点时 钢球的球心对应纸上的位置 由于平抛运 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所以在确定y轴时需要y轴与重锤线平行 b 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即在相等时间间隔内所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1 3 5 7 可知 由于A 点不是抛出点 所以 1 2 1 3 y y 设AB BC间所用的时间为T 竖直方向有 2 21 yygT 水平方向有 0 xv T 联立解得 0 21 g vx yy 3 A 项 从细管水平喷出稳定的细水柱 由于细水柱射出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且水的 液面高的时候速度大 液面低的时候速度小 故不可行 B 项 用频闪照相在同一底片上记录小球不同时刻的位置即平抛运动的轨迹上的点 平滑连 接在一起即为平抛运动轨迹 所以此方案可行 C 项 将铅笔垂直于竖直的白板放轩 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 笔尖与白纸间有摩擦阻力的 作用 所以铅笔作的不是平抛运动 故此方案不可行 4 由平抛运动竖直方向运动可知 2 1 2 hgt 时间 2h t g 所以只要高度相同 时间相 同 故 B 正确 5 由平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