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6188613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安达市高级中学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已知:H+(aq) + OH(aq) H2O(aq) H= 57.3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稀溶液分别与稀盐酸和稀醋酸反应生成1 mol H2O ,放出热量相同B稀盐酸分别与NaOH稀溶液和稀氨水反应生成1 mol H2O ,放出热量相同CBa(OH)2稀溶液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1 mol H2O ,放出热量不同D该反应说明有水生成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关于平衡常数,下列说法

2、不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的改变而改变B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平衡常数不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D使用催化剂能使平衡常数增大325、1.01105 Pa时,下列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能表示乙炔的燃烧热 ()A2C2H2(g)5O2(g)=4CO2(g)2H2O(g)BC2H2(g)O2(g)=2CO2(g)H2O(l)CC2H2(g)O2(g)=2CO(g)H2O(g)DC2H2(g)O2(g)=2CO(g)H2O(l)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B反应物的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C活化分子具有比普通分子更高的能量D如图所示正反应的

3、活化能为EE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0、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NH4HCO3(s)= =NH3(g)H2O(g)CO2(g) 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6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和少量的甲烷。相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H571.6 kJ/mol2CO(g)O2(g)=2CO2(g) H566 kJ/molCH4(g)2O2(g)=CO2(g)2H2O(l) H890.

4、3 kJ/mol当使用管道煤气的用户改用天然气后,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等体积的天然气,理论上所获得的热值,前者大约是后者的多少倍()A0.8 B1.3 C3.1 D0.32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 CH3OH(g)+1/2O2(g)=CO2(g)+2H2(g) H=192.9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推知:CH3OH(l)+1/

5、2O2(g)=CO2(g)+2H2(g) H 192.9kJ/mol8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5 s内从3.0 mol/L变成1.5 mol/L,在这15 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1.5 mol/(Ls) B1.5 mol/LC0.1 mol/(Ls) D0.1 mol/L9可逆反应2A(g)3B(g) 2C(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A)0.5 mol/(Lmin) v(B)0.6 mol/(Lmin)v(C)0.35 mol/(Lmin) v(D)0.4 mol/(Lmin)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10某温度下,有反应

6、H2(g)I2(g) 2HI(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不变,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B温度、压强均不变,充入HI气体,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增大C温度不变,压缩气体的体积,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D体积、温度不变,充入氮气后,正反应速率将增大11如图,是恒压密闭容器,是恒容密闭容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中分别加入2mol X和2mol Y,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状态未知):2X(?)Y(?)aZ(g)。此时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若X、Y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

7、量:B若X、Y不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CD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小于V L12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A图I:反应H2+I22HI 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图:反应2SO2O22SO3 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时各成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C图III:反应N2+3H 22NH3 在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D图IV:反应CO2(g)+H2(g) CO(g)H2O(g)H0,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13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8、X、Y、Z均为气态C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14. 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 + O2 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 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A0.4mol B0.6mol C0.8mol D1.2mol15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 L,如图所示R%是R的体积分数,t是时间,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A正反应吸热,L为气体 B正反应吸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C正反应放热,L为气体 D正反应放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16

9、在恒容密闭容器中A(g)3B(g) 2C(g)Hc(OH-)C水的电离度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20相同体积、相同氢离子浓度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无法比较 两者产生氢气的量2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X2(气) + Y2(气) 2Z(气), 已知 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 0.3 mol/L, 0.2 mol/L, 在一定的条件下,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Y2为0. mol/L BY2 为0.35 mol/L CX2 为0.

10、2 mol/L D Z为 0.4 mol/L 22在相同的温度下,已知反应:N2(g)O2(g) 2NO(g)的平衡常数K3.841031;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K3.101026 Lmol1。则在该温度下,两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为()A B C D不能确定23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 H0。恒温下发生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24在1 000 K时,已知反应Ni(s)H2O(g) Ni

11、O(s)H2(g)的平衡常数K0.005 9。当水蒸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此反应( )A已达平衡状态B未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C未达平衡状态,反应逆向进行D无法确定25在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加热到800 时,有下列平衡CO(g)H2O(g) CO2(g)H2(g),且K1,若用2 mol CO和10 mol H2O(g)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 ,则CO的转化率为()A16.7% B50% C66.7% D83.3%二、非选择题(共50分)6(分)根据反应4FeS211O2 2Fe2O38SO2,试回答下列问题:(1)常选用哪些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

12、率;(2)当生成SO2的速率为0.64 mol/(Ls)时,则氧气减少的速率为;(3)如测得4 s后O2的浓度为2.8 mol/L,此时间内SO2的速率为0.4 mol/(Ls),则开始时氧气的浓度为。(8分)钾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 KCl(l)NaCl(l)+ K(g) H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 CK) 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下表。压强(kPa)13.3353.32101.3K的沸点( )590710770Na的沸点( )700830890KCl的沸点( )1437NaCl的沸点( )1465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