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题库参考答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6188046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题库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政治学题库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政治学题库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政治学题库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政治学题库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学题库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题库参考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学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把人定义政治动物,把政治规定为公民(自由人)追求公共利益“至善”活动的学者是( C ) A.黑格尔 B.马克思 C.亚里士多德 D.孟德斯鸠2.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是( C) A一种法律现象 B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 C管理众人之事的活动 D争夺权力,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3.提出政治是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的政治学家是( A ) A戴维伊斯顿 B哈罗德拉斯维尔 C斯宾诺莎 D孔德 4.按照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的分析,中国秦汉以后政治权力不受制约、社会结构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不应称为封建制,而应称为( A ) A.家产制 B.家族制 C.宗族制

2、D.宗法制5.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历史进入了中世纪。在这段长达千年的时期里,其典型的政治统治形式是( D ) A.教皇制 B.政教合一制 C.家产制 D.封建制6.总体说来,现代政治始终在两种倾向之间摆动,一种认为国家是一种工具性存在,是必要的恶;另一种则强调政府应该也能够为社会普遍福利担当重任。前者是自由主义政治观,后者是( B ) A.现实主义 B.国家主义 C.极权主义 D.保守主义7.下列西方政治学家中,属于近代著名思想家的是( C ) A.韦伯 B.柏拉图 C.马基雅维利 D.达尔8.政治权威和政治权力的最大不同在于( B ) A.权威的背后是合法暴力在支撑 B.权威依赖于人们

3、的自愿服从 C.权威是一种强制命令 D.占据职位就拥有了权威9.在政治学中,有一个特定的词汇用以指称社会秩序和政治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这个词是( A ) A.合法性 B.权利 C.权力 D.权威10.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大大加快向人类的政治生活提出了挑战。下列相关说法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D ) A.德国学者贝克认为,全球化导致了经济力量的强大和政治塑造力量的削弱 B.英国学者鲍曼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把社会问题重新锻造为有效的集体运行越来越难 C.主权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新的压力,也获得了扩张权力的机遇 D.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取代主权国家成为基本政治单位11.从

4、学术团体、专业杂志、教育培训尤其是大学相关专业的教育发展来看,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晚是在( C ) A.19世纪80年代 B.20世纪初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12.传统政治理论的核心是( B ) A.行为研究 B.国家理论 C.政治系统的研究 D.政府研究13.下列选项中属于当代政治学研究重点之一的是( D ) A.政治制度 B.国家 C.主权 D.政治人格14.战后政治学发展中的最重要事件是( A ) A.行为主义革命的发生 B.政治学的新视野 C.政治学的新方法 D.政治学的新形态15.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方法论可归结为八个设想目标,即:规则性、验证、技术、数量确

5、定、价值观念、系统化、纯粹科学和一体化。做出这种归纳的代表人物是( A ) A.戴维伊斯顿 B.阿尔蒙德 C.达尔 D.亨廷顿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的是( D ) A.观察 B. 统计分析 C.模型 D.制度分析17.传统的政治研究和当代的政治研究相比,在方法论上的重大区别是前者主要采用( A ) A.经验研究 B.哲学方法 C.实证研究 D.实验模拟18.在20世纪最后25年,政治学的发展除了继承行为主义革命和后行为主义革命的遗产外,还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其中特别重要的是( D ) A.力求建立可检验的经验理论 B.狂热追求科学主义 C.提倡研究紧迫的社会问题 D.国家理论的

6、复兴19.20世纪末,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第三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活动出现和成长,改变了传统政治学以国家为唯一预设主体的状况。一种新兴的理论把这些不同层次的主体和不同的领域联系在一起,这种理论是( B ) A.世界体系理论 B.治理理论 C.承认的政治 D.世界主义政治20.行为主义政治学家在实证主义方法和价值中立性的基础上理解科学概念。但历史哲学家库恩指出,科学研究基本上是一种非理性的过程,其发展也时常表现为一种渐进的中断或科学革命的过程,他使用的核心概念是( A ) A范式 B硬核 C保护带 D市民社会21.以下关于政治学学科科学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由于政治学的研究方

7、法和对象的复杂性,所以它不是科学 B.政治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政治宣传,必须牺牲科学性 C.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不具有客观性 D.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具有客观性、预见性,政治学是一门科学22JD穆恩把政治研究的模式分成两大类,即自然主义模式和( A ) A.科学模式 B.释义模式 C.人文科学模式 D.观念模式23.1952年,中国高校中政治学系科被取消,后来恢复重建的时间是( C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24.作为一个分析框架,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强调社会与国家相对的二元性质,关注那些不能与国家混淆或者不能被国家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

8、,因而它通常被称为( A ) A.市民社会理论 B.国家主义理论 C.社会资本理论 D.社团理论25.虽然近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源自于洛克的自由主义学说,但对国家与社会之间做出严格区分的是( A ) A.黑格尔 B.孟德斯鸠 C.马克思 D.康德26.洛克发展出了一种社会理论来讨论有限政府和人民主权。下列对洛克市民社会理论认识正确的说法是( A ) A.社会先于或外在于国家 B.国家在逻辑上高于市民社会 C.市民社会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D.提出国家经济市民社会三分法27.自由状态不是与生俱来的,宪法是社会权利的来源,社会从国家那里获得规定性。持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 B ) A.黑格尔 B.

9、孟德斯鸠 C.马克思 D.洛克28.黑格尔既肯定了社会的历史意义,又展开了对它的全面批判。在黑格尔看来( B ) A.社会先于或外在于国家 B.国家在逻辑上高于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必须在国家的最高观点上被克服 C.社会可划分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 D.市民社会等同于政治国家29.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必将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的是( B ) A.洛克 B.马克思 C.孟德斯鸠 D.黑格尔30、马克思全部社会政治思想的主题是( A ) A.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 B.国家是普遍利益和共性的代表,是理性发展的最高阶段 C.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D.建立一个充分自足的市

10、民社会3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是( A ) A.市民社会是以私利活动为内容、受盲目导向和因果律支配、同国家相对的、具有特殊性的利已社会 B.市民社会与国家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 C.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D.把克服市民社会与政治解放联系起来32、学者约翰格雷将市场经济看作市民社会的主要成分,认为市民社会具有两大本质特征,即( D ) A.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 B.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 C.非政治的政治和反叛的政治 D.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33、没有经济前提,行动者就不可能发挥社会功能,因此,没有市场,市民社会就无法生存;同样,不仰仗互助的以

11、及自愿的各种社会基础组织,市场也无法创造出秩序,因此,没有市民社会就没有市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 B ) A.哈马贝斯 B.约翰基恩 C.约翰格雷 D.阿拉托34、美国学者科恩和阿拉托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应该由社会和文化领域构成,因此,应该用三分法来取代传统的国家社会法。这里的“三分”指的是( B ) A.政治经济文化 B.国家经济市民社会 C.物质精神政治 D.民主自由平等35、市民社会理论中的“三分法”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 )A.葛兰西 B.哈马贝斯 C.科恩 D.阿拉托36、认为市民社会是一种独立于国家的“私人自治领域”,包括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 )A.哈

12、马贝斯 B.科恩 C.格雷 D.阿拉托37、在哈贝马斯看来,在市民社会中,由各种非官方的组织或机构构成的私人有机体,如团体、俱乐部、党派、沙龙、报纸杂志书籍等,可被称为( A ) A.公共领域 B.公有地 C.私人领域 D.民间社会38、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一方面必须防止市民社会被国家权力所摧毁,另一方面完全脱离国家的规则和秩序,也不应是我们的目标。因此,社会学家达伦道夫提出,市民社会之建设必须有一种“精神框架”,其核心是打造( D ) A.自由社团 B.民主体制 C.非政治领域 D.公民39、查尔斯泰勒认为,市民社会不仅作为国家合法性的来源,而且,为实现这一功能,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还应存在某种联结机制或合作机制,营造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 B ) A. 零和博弈关系 B.正和博弈关系 C. 负和博弈关系 D. 和谐关系40、当代市民社会理论呈现出一种见仁见智的多元主义倾向,但在如下观点上却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