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5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185992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年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年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年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年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5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5篇2020年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一)按照市财政局与市局的有关要求,根据财政部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局认真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以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分析(一)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年12月31日。(二)资产清查范围经清理,本单位纳入本次资产清查范围的单位户数为1户,即行政本部1户,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1、成立局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制定本局的资产清查工作方案。2、按照本局制定的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组织实施。以财务、综合办公室为主,各科室密切配合进行。3、按照要求,认真开展了单位自查。包括单位

2、帐务清理,财产清查,及时做好工作底稿,填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基础表,编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撰写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1、截至年12月31日的资产清查结果情况资产合计元(1)(2)(3)2、截至年12月31日的负债清查结果情况负债合计元暂存款元3、截至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清查结果情况净资产合计元(1)(2)其中:经常性结余元专项结余元三、资产盘盈、资产损失清查结果情况我局无发生资产盘盈和盘亏情况。四、对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二)原因分析(三)整改措施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一是建立

3、资产理责任机制。二是增强财物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账物管理责任和记账人员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基础工作。四是规范资产处置行为,严格资产审批制度。严格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及本次清产核资有关文件等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加强对资产的监控,把单位的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结合起来,及时反映单位的资金动作、资产存量和变量情况,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真正发挥存量资产的效能。2020年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二)同志们:经局党组研究决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财政工作暨财政系

4、统作风效能建设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苏州和市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省、苏州市财政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部署,回顾2016年主要工作和上届政府执政五年期间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部署2017年全市财政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财政工作,周市长在今年年初慰问市财政局时高度肯定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做好2017年财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四点意见。一、2016

5、年和上届政府执政五年全市财政工作回顾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履职尽责,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十三五”财政改革发展良好开局。(一)依法征收,持续推动收入平稳增长市镇两级财政部门切实将组织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着不让抓落实。牵头做好全面推开“营改增”工作,科学预测和应对“营改增”对我市收入和财力的影响。协调国地税部门,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收入调研分析,充分挖掘税收潜力,坚持依法治税,确保应收尽收。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3.5

6、8亿元,同比增收15.88亿元,增长10.07%;税收收入完成145.54亿元,同比增收17.14亿元,增长13.34%,税收占比83.85%,同比增加2.45个百分点。“两区两园”为财政收入作出较大贡献,特别是经开区、高新区2016年完成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37亿元,同比增长34.45%,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32.5%,比上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质量逐步提高,为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坚实保障。(二)创新举措,有力支持经济转型升级2016年,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抓住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综合运用专项资金、减负降本、机制创新等举措,全方位助力我市

7、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一是兑付经济政策,发挥好引导作用。2016年共拨付促进经济发展各类资金超过20亿元,为工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现代服务业和商务外贸发展等领域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二是着力供给侧改革,落实好五大任务。全力配合做好“三去一降一补”改革任务,牵头降成本工作,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年降低企业成本44.23亿元,完成目标15亿元的295%。三是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好基金平台。出台常熟投资基金设立与管理暂行办法,构建银政合作战略框架,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投资模式;推动设立产业升级基金、绿色发展

8、基金、城市发展基金三大基金,引导金融社会资本进入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创新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三)优化结构,补齐民生事业工作短板一方面着力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2016年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9.15%,另一方面集中统筹有限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74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19.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5.08%。在民生方面。加大教育投入,全年教育支出31.6亿元,提高学前、义务制教育和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制订新一轮校车专

9、营财政补贴方案,健全校安工程奖补机制,研究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政策;强化社会保障,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35亿元,足额保障各类困难对象生活补助金;制定我市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实施办法,对特困家庭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实行政府资助养老;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达到人均70元,加强对市级公立医院改革扶持力度。改善生态环境,2016年环保投入同比增长19.5%,重点支持老旧机动车淘汰、电力企业脱硫脱硝、两河流域整治、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林建设等治气、治水、治土项目。在“三农”方面。2016年全市支农支出12.45亿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桥梁建设河道整治、生态补偿等各个方面;拓展高效设施

10、农业保险险种2个,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稳步推进涉农“三项补贴”改革,农资综合补贴、水稻直补、良种补贴合并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全年共计发放5416万元,受益农户5.13万户。(四)聚焦重点,完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一是有序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不断完善全口径预算体系。初步建立包含18个大类的项目库模型,优化专项资金管理方式。我市作为全省2016年支出经济分类预算编制的两个试点县之一,试编取得阶段性成果。两个部门试点编制中期财政规划,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首次召开支出预算追加论证会,论证结果成效显著,预算执行约束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二是全面提高预决算公开水平。出台常熟市

11、预决算信息公开管理暂行办法,细化2016年公开方案,新增资产、绩效信息等试点内容,首次全覆盖公开专项资金清单项目使用分配情况。开展预决算信息公开情况专项检查,加强检查结果的运用。强化网站预决算公开专栏技术支撑。三是深化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选择条件成熟的乡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进一步规范基层财政管理。确定古里镇为乡镇金库试点镇,8月1日成功上线。初步建成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加大预算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全面推行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逐步建立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应用管理机制。试点新型非税缴费模式,实现教育系统收费从“层层缴”到“零在途”的转变。四是绩效评价持续“扩面增量”。2016年做到绩

12、效目标管理与部门预算编制同步开展,项目和资金由2015年的16个、8.17亿元分别增加到89个、23.57亿元。重新构建绩效评价模式,按照一般项目、重点项目、专题项目分类实施绩效评价,方法更加细分、科学,加强了事后对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五是继续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深入贯彻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构建放管结合的政府采购监管模式。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出台我市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实施细则和成本规制试行办法,更新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事项目录。制定执法执勤用车改革方案,分批拍卖封存车辆,积极推进全市行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六是全面推进资产清查工作。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对全市482户单位的基本情况

13、、财务、财产和完善制度等开展全面清查,摸清家底,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五)夯牢基础,扎实推进财政两基管理一是完善局机关内控体系,扎紧制度笼子。2016年制订出台常熟市财政局内部控制制度,涵盖17个科室,提出控制目标212项、查找廉政风险点208处、制定控制措施413项,共计13.2万字,修订完善了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局机关信息化建设,建成财政业务综合门户,初步形成“智慧财政”方案,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二是发挥财政大监督作用,确保资金安全。组织部门预算单位进行财务会审,对13个板块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对市本级30家建设单位、80个基建账户实施审查。通过市镇联动、就地就近监管等

14、方式加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力度,2016年共组织抽查巡查33次,就地就近资金监管总额达到22.21亿元。三是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启用政府投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严格按照规定审核审批拨付工程款,增强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建设单位基建账户监管,确保基建资金安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评审管理平台上线运行,进一步规范透明评审管理流程,提高了评审质效,2016年评审估概算、标底和变更三类项目共215个,送审总额168.34亿元,净核减总额13.98亿元,其中,估概算净核减13.33亿元,核减率10.19%。四是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做好我市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2016年省级置换债券

15、共5批、金额37.571亿元,定向发行置换债券20.321亿元。通过城市产业基金和农行棚改项目等模式加大乡镇存量债务置换力度,优化存量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保障乡镇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开展市镇两级融资资金安全专项大检查,全面规范融资行为和资金用途,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加强镇级筹资资金管理的文件,从严控制和防范财政风险。(六)坚定方向,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国企改革。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市国资国企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200家市属国有企业开展改革前期调研,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调整住建系统、经信委系统、公安系统下属企业的管理关系,进一步推动国企去行政化。针对我市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形成文旅集团组建初步方案。二是加强企业市场化主体建设。完成直属国资公司中公职人员兼挂职的清理工作,建立直属国资公司负责人年薪制度。理顺直属国资公司承担的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关系,出台关于进一步理顺市直属国资公司相关管理关系的意见。指导常信公司、水投公司市场化运行,提出公司市场化运营建议意见。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开展中法水务公司IPO工作,启动保安总公司IPO工作。三是强化国资公司绩效考核。开展国资公司2015年经营业绩及目标管理考核,严格国有企业负责人年薪考核。三大国资公司全年实现合并考核利润总额3.39亿元,比年初目标利润增长1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