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第1讲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183129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第1讲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第1讲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第1讲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第1讲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第1讲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第1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第1讲(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第一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b 2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c 考试要求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深化 讲重点 扣真题 命题视角聚焦 寻考向 找立意 课时跟踪训练 练规范 练速度 主干知识夯实 理主干 通考点 主干知识夯实 一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b 1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有效控制广袤国土 拱卫王室 巩固西周统治 对象周武王将子弟 主体 功臣和亲周的贵族分封于各地做诸侯 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诸侯对周天子 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封国燕 宗亲 鲁 宗亲 齐 功臣 宋 先代贵族 晋 宗亲 等 影响 积极 周的文化形

2、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 治秩序 消极 后期诸侯国间强国兼并弱国 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定期朝贡 封建 一词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 封邦建国 封建亲戚 以 藩屏周 二是指 战国之后 以 地主土地私有制 为基础的经济 政治制度 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 微点拨拨 2 西周的宗法制 1 含义 按照 分配政治权力 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 内容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 为天下的大宗 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 袖 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 诸侯对天子为 在本国是大宗 由嫡长子继承其地 位 从卿大夫到士 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 特点 嫡

3、长子继承 强调血缘关系 血缘宗族关系 小宗 等级森严 4 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 结 有利于凝聚宗族 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 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直至今日 其内涵仍体现在我 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血缘关系 也是政治上君臣隶属关系 微点拨拨 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c 1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 形成 家国一体 的局 面 2 等级森严 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 周天子 诸侯 士 的等级序列 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 很难逾越 3 地方权力较大 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

4、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 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4 神权色彩浓厚 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卿大夫 核心考点深化 考点一 贵族政治特色的分封制 1 分封制的布局特点 时空观念 西周分封形势图 1 分封对象 多元化 以同姓亲族为主 可以再层层分封 2 分布区域 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 同姓多分布于富饶之地 或战略要地 3 君臣联系 君臣权利与义务较为明确 进一步彰显周王的 最高地位 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 联系 4 诸侯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 加强了诸侯 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 分封制的发展历程 1 创制 确立于西周时期 2 瓦解 春秋战国时 分封制趋于瓦解 3 废除 秦始皇统一全国

5、 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4 延续 汉初又兼采之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 诸侯的军事 政治权力被收归中 央 诸侯只征收租税 封国名存实亡 魏晋以后 部分王朝也还实行分封制 其性质不全相同 是为专制集权制度 服务的 1 唯物史观认识分封制瓦解原因 1 铁犁牛耕 生产力发展 2 王室衰微 诸侯强大 3 百家争鸣 提供治国方案 分封制瓦解表现的史证 如若命题史料中出现 田氏代齐 周郑交质 楚王问鼎 诸侯争 霸 等典故或历史现象 本质上均反映的是分封制的瓦解 唯物史观 2 从文化传承看分封制的深远影响 1 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 中国姓氏的起源中 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 如宋 鲁

6、郑 陈等 3 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 如山东省简称鲁 山 西省简称晋等 1 2017 11月浙江选考 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 谓 周之子 孙 苟不狂惑者 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这反映了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 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 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直通高考 解析 周之子孙 苟不狂惑者 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意思是周朝的宗室子弟 那些不狂妄糊涂的人 没有不成为显达的诸侯的 材料同时提到了 周之子孙 和 诸侯 故答案为D A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B选项不符合史实 C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 与材料不符 2

7、2016 4月浙江选考 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 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 观察下图 鲁国位于 解析 此题要求在地图上确定西周时期鲁国 的位置 山东又称 齐鲁之邦 故鲁国在 山东 齐国居山东东部 鲁国以曲阜为都城 位于鲁西南地区 审题时注意图例与序号位置 的位置是齐国 的位置是鲁 国 故B项正确 A B C D 3 2017 4月浙江选考 节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 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 也依仗宗族 纽带 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 以朝贡 觐见 馈赠 通婚 封赏 不断加强 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 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于是 周人统 治的机制 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

8、云 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周人统治的机制 是什么 概括这种机 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答案 分封制和宗法制 稳定政治秩序 维护政治联系 考点二 凸显文化认同价值的宗法制 1 宗法制的特点 图示 1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国 与 家 相结合 3 大宗与小宗既是家庭血缘关系 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 从文化认同视角看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1 政治影响 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对祖宗的崇拜 家国同构 的统治理 念 2 社会习俗 后世的百家姓丛书 家族家谱修订 宗祠家庙的修建 民间的尊 宗敬

9、祖 认祖归宗 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 祭祖扫墓等 3 思想观念 忠 孝 等伦理观念 重视家庭建设 尊老爱幼 夫妻相 敬 兄弟相亲 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 男尊女卑 等级贵贱 过分强调家庭本位 任人唯亲等现象 3 从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视角看夏商周三代文化价值 1 文字沿革 甲骨文 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 成为记载和传承中 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 2 宗法观念 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 宗法思想影响至今 对民族的延 续起到积极作用 3 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 影响整个封建社会 郡县制 影响至今 4 民族观念 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 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 成为世界

10、上唯一文 明没有间断的民族 5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 吸收其他学派思想 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 化的主流 4 2018 4月浙江选考 1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 周 克殷践奄 灭国数十 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 昆弟甥舅 本周之臣子 而鲁卫晋齐四国 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 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 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直通高考 抓题眼 材料信息是周的 新建之国 和 东方大藩 都与周王室有近亲血缘关系 找错点 A项 C项中官僚体制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均形成于秦代 与西周时间不符 B项题

11、干中体现不出 素养不同 信息 故答案为D 5 2017 4月浙江选考 节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 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 也依仗宗族 纽带 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 以朝贡 觐见 馈赠 通婚 封赏 不断加强 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 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于是 周人统 治的机制 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 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 祭献 维羊维牛 维天其右 保佑 之 仪式刑 效法 文王之典 日靖四方 伊嘏 伟大 文王 既右飨 祭献 之 我其夙夜 畏天之威 于时保 之 诗经 周颂 我将 2 结合所学 概括材料二 周颂 我将 所蕴含的主

12、要意义 综合材料一 二 概括其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 意义 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观点1 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是全方位的 材料 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 还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 念中 小到衣食住行 出行车马 朝服 房屋排列 食器等 大到国家祭祀 丧 葬习俗 礼仪等 朱汉国 历史学习精要 问题 等级秩序 的实质是什么 新观点 新材料 新问题 答案 阶级之间或相同阶级的不同等级之间的差异 观点2 西周分封制下存在 主权分割现象 材料 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 周初万邦并立 周不过只是其中一 邦 天子与诸

13、侯之间 诸侯相互之间 诸侯和卿大夫之间 往往用盟约维持 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说 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 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 关系 马克垚主编 世界文明史 问题 材料证明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哪一特点 答案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观点3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是消弥兄弟之争 材料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 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 立贤之利过于立嫡 人 才之用优于资格 而终不以此易彼者 盖惧夫名之可藉 而争之易生 其弊将不 可胜穷 问题 立贤之利过于立嫡 为何中国古代的王位继承不以 立贤 为制度 答案 贤 与 不贤 难以定夺 更容易引起皇子间的争斗 不利于政局的稳 定和王权的平稳继承 命题

14、视角聚焦 2018 舟山期末考试题 2 下面分别是商周疆域简图 该图表明当时 视视角1 商周时时期华华夏文化的历历史地位 商朝疆域周朝疆域 A 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完善 B 早期华夏文化核心区形成 C 君主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 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化加快 123456 解析 商周时期 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故A项错误 华夏文化的核心区主要是陕西 河南等黄河流域 图示符合这一态势 故B项正 确 君主专制在战国时期萌芽 形成于秦朝 故C项错误 商周属于华夏文明 非少数民族地区 且当时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 非封建化 故D项错误 123456 2018 台州大联考 1 周代大封同姓 割天下之半而归之姬氏之子孙

15、则渐有 合一之势 而后世郡县一王 亦缘此以渐统一于大同 然后风教日趋于画一 而 生民之困亦以少衰 据此可知 周代分封 A 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认同 B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C 为秦汉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 D 促进了郡县制的产生 视角2 周代分封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作用 123456 解析 西周通过分封制 开发边远地区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推动了多 元文化的融合 与材料中 割天下之半而归之姬氏之子孙 则渐有合一之势 相 符 故A项正确 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与材料中 周代分封 不符 故B项错误 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 到西周后期 王权衰弱 分封制遭到破坏 春秋战 国时期诸侯战争不断 与材料

16、中 后世郡县一王 不符 故C项错误 分封制和郡县制差异巨大 故D项错误 123456 2019 温州十校联考题 1 公元前634年 齐国攻打鲁国 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 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 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 有世世子孙无相害 的盟誓 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 于是 齐君下令退兵 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 是 A 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 荣辱与共 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 D 文化认同 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视角3 文化认同对春秋时期政治的影响 123456 解析 齐国退兵是因为齐国与鲁国的祖上都是认同周王的大宗地位 而不是盟约 的作用 故A项错误 齐国与鲁国的先祖没有血缘关系 谈不上宗族观念 故B项错误 公元前634年 此时的分封体制已经遭到了破坏 故C项错误 齐国与鲁国的祖上都是周王的封臣 都认同周王的最高地位 有了这种天下共主 的思想 故D项正确 123456 2018 慈溪仿真测评 1 周代分封制下 各封国贵族要按 周礼 行事 学说统 一的 雅言 即王畿的方言 这些规定 A 强化了中央集权 B 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 C 实现了文字统一 D 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