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181761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岳麓版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岳麓版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岳麓版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岳麓版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岳麓版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岳麓版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岳麓版选修四 1.1 先师孔子 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00年前 从孔子那 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 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 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 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孔子在世界 孔子的影响 孔子学院分布图 从2004年至今 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 个国家 平均每4天诞生一所 这正是孔子 四海之内皆 兄弟 和而不同 以及 君子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思想 的实践 孔子学院已成为体现中国 软实力 的最亮品牌 活动一 追溯原典 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影响力那么大呢 后人尊 称为圣人 那孔子是不是圣人呢

2、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 回到春秋时期 探寻 孔子的思想 材料一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 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 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论语 里仁 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 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论语 颜渊 哀公问于有若 孔子大弟子 曰 年饥 用不足 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 十 分之一的税 乎 曰 二 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论语 材料三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里仁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3、 述而 材料四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 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虽有栗 吾得而食诸 论语 颜渊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概括和简评孔子的思想 材料一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 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论语 里仁 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 上之风 必偃 论语 颜渊 哀公问于有若 孔子大弟子 曰 年饥 用不足 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 十分之一的税 乎 曰 二 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 君孰

4、与不足 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论语 问题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概括和简评孔子的思想 仁者爱人 途径是忠恕之道 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 减轻赋税 富民 民本的思想 以德 服民 忽视法的作用 材料三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里仁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 而改之 论语 述而 材料四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 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虽有栗 吾得而食诸 论语 颜渊 问题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概括和简评孔子的思 想 礼的思想 尊卑有序 善于学习反思 修身养德的思想 缺乏平等的思维 近五年考核中华传统

5、文化题目 2017全国 47题 吴国公子季札 2017全国 47题 孔子弟子颜回 2016年 国 24 孔子 2015年 国 40 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 2015年 国 24 儒者 2015年 国 40 孟子和苏格拉底 2014年 国 25 唐代的儒学 2014年 国 26 宋明理学 活动二 品味高考 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全国 47 15分 材料 公元前544年 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 郑 卫等中原诸国 季 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 文明 象征的乐舞与诗歌 皆能一一点评 得 其精髓 对于各国政治现状 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 江南为蛮荒之地 为 文身断发 的 夷人 聚居之处 季札的到来让

6、 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 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 只因要出 访他国 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 徐君已死 他解下佩剑挂 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 季札说 我当初知 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 始吾心已许之 岂以死倍 背 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 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 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 但季札坚拒 弃其室而 耕 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 贤人 据 史记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 贤人 的 原因 7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 意义 8分 2017全国 47 1

7、5分 材料 公元前544年 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 郑 卫等中原诸国 季 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 文明 象征的乐舞与诗歌 皆能一一点评 得 其精髓 对于各国政治现状 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 江南为蛮荒之地 为 文身断发 的 夷人 聚居之处 季札的到来让 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 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 只因要出 访他国 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 徐君已死 他解下佩剑挂 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 季札说 我当初知 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 始吾心已许之 岂以死倍 背 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 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 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

8、但季札坚拒 弃其室而 耕 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 贤人 据 史记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 贤人 的 原因 7分 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 挂剑于墓 与儒者重 信 契合 拒绝继承王位 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017全国 47 15分 材料 公元前544年 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 郑 卫等中原诸国 季 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 文明 象征的乐舞与诗歌 皆能一一点评 得 其精髓 对于各国政治现状 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 江南为蛮荒之地 为 文身断发 的 夷人 聚居之处 季札的到来让 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 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

9、爱 只因要出 访他国 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 徐君已死 他解下佩剑挂 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 季札说 我当初知 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 始吾心已许之 岂以死倍 背 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 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 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 但季札坚拒 弃其室而 耕 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 贤人 据 史记 等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 意义 8分 意义 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 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 认识 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本题需要考生建立特定的历史时空观念 去解决问题 要求考生准

10、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 调 动 运用相关知识 并对历史问题进行归纳 分析的能力 本题的另一意图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 让考生学习体会其高尚品德 受到教 育和灵魂的洗礼 活动三 课后拓展 2017全国 47 15分 材料 颜回 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 他居于陋巷 一箪食 一瓢 饮 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 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 子 贡称赞他 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 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 曾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 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 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 就行其道 不为世所用 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 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

11、不幸短命死矣 汉代以后 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 云 建国纬民 立教为本 尊师崇道 兹典自昔 释 奠孔颜 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 与孔子并称 孔颜 元代被封为 复圣 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 中国通史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 之一的原因 9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6分 活动三 课后拓展 2017全国 47 15分 材料 颜回 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 他居于陋巷 一箪食 一 瓢饮 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 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 子贡称赞他 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 孔子总是不吝 赞赏 颜

12、回尊敬老师 曾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 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 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 所用 就行其道 不为世所用 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 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汉代以后 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 云 建国纬民 立教为本 尊师崇道 兹典自昔 释 奠孔颜 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 与孔子并称 孔颜 元代被封为 复圣 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 中国通史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 之一的原因 9分 道德品行高尚 天资聪颖 领悟力强 深谙孔子学说 尊师重道 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

13、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017全国 47 15分 材料 颜回 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 他居于陋巷 一箪食 一 瓢饮 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 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 子贡称赞他 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 孔子总是不吝 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 曾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 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 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 所用 就行其道 不为世所用 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 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汉代以后 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 云 建国纬民 立教为本 尊师崇道 兹典自昔 释 奠孔颜 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 与孔子并称 孔颜

14、 元代被封为 复圣 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 中国通史 等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6分 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 儒学成为统治思想 统治者的推崇 弘 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2016年 国 24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汉代崇尚儒学 尊 尚书 等五部书为经典 记 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 却不在 五经 之中 对此 合理的解释是 A 五经 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C 考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 五经 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 不是为阐发孔子儒 学思想而作 故

15、A项错误 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故B项错误 五经 是古老的文献 将其尊为儒家经典 以此 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故C项正确 秦始皇焚书 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 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 故D项错误 2016年 国 26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 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 认为其 仅得成书 无丈夫之 气 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 尽善尽美 于是连西州 今吐鲁番 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 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 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C 2015年 国

16、24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 政治 往往称颂夏 商 周 三代 之美 甚至 希望君主像尧 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C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解析 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 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 的正统思想 故A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 会变革 故B项错误 从 称颂夏 商 周 三代 之美 甚至希望君主像尧 舜一样圣明 可知儒学家要求 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 体现的是一 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 故C项正确 儒者称颂 三代 之美 希望君主像尧 舜一样圣明 是希望统治者实现 仁政 德治 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 不是希望恢复先代 的政治制度 故D项错误 2014年 国 25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 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 佛教位居第三 武则天 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 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 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C 考点 唐代三教合一潮流 解析 决定宗教兴亡 表述过于绝对 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