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历史岳麓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单元整合14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181188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设计历史岳麓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单元整合14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设计历史岳麓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单元整合14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设计历史岳麓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单元整合14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设计历史岳麓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单元整合14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设计历史岳麓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单元整合14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设计历史岳麓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单元整合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设计历史岳麓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单元整合14(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整合 提升素能 宏观图解 2 纵向梳理 3 一 中国近代 西学东渐 的特征 1 阶层广泛 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强国的道路上 地主阶级 农民 阶级 资产阶级 的不同派别 无产阶级 等 都进行了各种各样 的斗争和探索 2 目的明确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就是为了 中国的独立 富强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 启蒙和救亡相连 体 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性质 3 层次鲜明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 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 里 由 器物 技术 到 制度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再到 思 想文化 民主和科学 不断深化的过程 对西方的认识经历 了由被 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的过程 最终选择 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

2、家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4 发展曲折 各阶级 和阶层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都不是一帆 风顺 的 但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吸取教训 继承发展的 纵向梳理 4 名师点拨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的 不断从 低级向高级形态发展 而且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 中国近代西学东 渐的历程便充分体现了这一道理 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皆从本阶级立场和救亡图存的主 题出发 经历了从 器物 到 制度 再到 思想 由浅入深 由表及 里 由被动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同时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从封建主 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制度或社会形态的一个选择过程 由 此可证明历史是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的

3、 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形态发展 的这一道理 在这一过程中 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先后经历过洋务运 动 戊戌维新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失败与挫折 但最终找到 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 这充分体现了历 史是螺旋式上升的道理 纵向梳理 5 对点训练 1 2018河南洛阳第一次统考 11 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到甲午中 日战争之间中国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 可以说是魏源开其端 李鸿 章达其盛 张之洞奠其终 该学者意在说明他们 A 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B 都是近代保守势力的代表 C 仅停留在器物之学的层面 D 对近代化的探索最终失败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材料 中国保守主义思想 指向西方学习仅仅

4、局限在器物层面 而非狭隘 的民族主义思想 故A项错误 李鸿章 张之洞等代表当时清政府内部的 有识之士 而非保守势力 故B项错误 魏源 李鸿章 张之洞等 师夷长 技 仅仅 局限在器物层面 故C项正确 保守主义思想 体现在社会变革内 容的局限 而非失败的结局 故D项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C 纵向梳理 6 二 近现代中国的六大思想理论成果 纵向梳理 7 纵向梳理 8 纵向梳理 9 对点训练 2 2018广东深圳调研 9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 主 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 的具体实际 相结合 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 征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 中国革

5、命实践经验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 由此可以得出该理论的本 质是 A 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 B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 毛泽东 思想的重要组成 D 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材料强调毛泽东 思想的本质特征是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 革命的具体实际 相结合 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故B项正确 A项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来源 与材料主旨无关 故错误 C项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在毛泽东 思想中的地位 与材料主旨无关 故错误 D项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的影响 与材料主旨无关 故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B 10 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11 1

6、2 对点训练 3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三 16 有学者指出 新文化运动 时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的口号 是继承以往的科学和民主思想而来 的 但亦有重要的不同 这里的 不同 主要是指 新文化运动强调 A 实现 富国强兵 B 改造社会制度 C 提高国民觉悟 D 批判传统 文化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新文化运动没有涉及富国强兵的内容 故A项错误 新文化运动也没有提 到改造社会制度的内容 故B项错误 科学与民主的口号 主要用于提高国 民觉悟 故C项正确 批判传统 文化 只是新文化运动的形式 其真正的目 的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故D项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C 大题突破 13 真题示例 2015课标全国 4

7、0 阅读 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 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唐代韩愈以周公 孔子的继承者自居 排斥佛 道 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 认为周公 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他在 原道 中说 吾所谓道也 非向 先前 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 禹以 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 武 周公 文 武 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 传之孟轲 轲之死 不得其传焉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 并发扬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 新儒学 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 韩愈评传 大题突破 14 材料二 19世纪末 康有为撰写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二书 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 周礼 左传 等书 是汉 代学者

8、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 影响恶劣 导致 中国之民 遂二千年被 遭受 暴主夷狄之酷政 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 诗经 礼 记 等原典 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 在他看来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 改革家 春秋 便是孔子为 改制 而创作的 他甚至用西学来解 释 春秋 认为 春秋公羊传 中的 三世 说为 始于据乱 世 立君主 中至升平 世 为立宪 君民共主 终至太平 世 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 中国近代史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 处 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韩愈 康有为关于儒 学认识 的共通之处 3 我们应 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

9、子与儒学 大题突破 15 命题立意 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以后 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多次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多个重要论断 如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根 和 魂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 精神家园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是中华民 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 优势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等 受其影响 近年来的历史 高考题也非常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家思想入手 通过 中外对比或梳理古代儒学发展

10、变迁的历程来考查考生能否洞悉儒 学精髓及是否具有历史地 辩证地看待儒学的正确态度 进而充分 体现 立德树人 家国情怀 的高考考查要求 大题突破 16 审题视角 第 1 问 答题限定语 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 宋代理学对儒学 的发展 从不同时期的儒学内容中寻找不同 从不同中认识发展 答题提示语 指出 要从比较中概括 概括 语言精练 体现创新 之处 第 2 问 答题限定语 韩愈 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共通 之处 即 相同之处 要从其对儒学的认识上分析 答题提示语 指出 只须回答 是什么 无须分析 为什么 怎么 样 第 3 问 答题限定语 我们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 即对待传统文化的 态度 是肯定 是否定 还是批判地继承 大题突破 17 信息提取 大题突破 18 大题突破 19 大题突破 20 组织答案 1 不同之处 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 民本 教化 而汉儒强调天 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发展 更加重视 论语 孟子 重视思辨 强调个人的修养与 完善 2 回归原典 回归孔孟 否定后人的附会 杜撰之说 主张探寻 儒学的精神实质 借助儒学为现实 服务 3 应历 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 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 将真实的 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 借鉴其精华 摒弃其糟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