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三课件: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181058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三课件: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三课件: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三课件: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三课件: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三课件: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三课件: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三课件: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 史 必修 人教版 新课标导学新课标导学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与文学艺术 单 元 开 卷 导 读 单元时空坐标 本单元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状况 1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艰难起步 通过科技人 员的不懈努力 在核技术及其和平利用 航天技术 杂交水稻的培育 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对于增强中国的综 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单 元 知 识 预 览 2 双百 方针主要指在艺术问题上 百花齐放 在学术问题上 百家 争鸣 1956年 双百 方针的确立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的繁 荣 但 文化大革命

2、 导致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改革开放后 中国文艺再次呈 现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 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逐步走向世界 3 新中国成立后 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转化为沿着社会主义方 向前进的人民教育 为社会主义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但 文化大革命 给我 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 发展教育是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 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 教育事业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迎来了新的 春天 第十九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 新课情境导入 2 学习目标诠解 3 课前自主学习 4 课堂探究研析 5 随堂达标验收 6 课 时 作 业 新课情境导入 这些航天事业成就的取得 都离不开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

3、 那么 你还知 道我国建国以来其他的重大科技成就吗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素养透视学法指导 1 列举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以来科技发 展的重大成就 2 理解党和政府的 战略决策与科技发 展之间的关系 3 认识科技进步在 现代化建设中的重 大作用 1 唯物史观 列举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 探究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 中的重大作用 理解 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 2 家国情怀 学习钱学森 邓稼先 袁隆平等科学家的 爱国情怀 崇高品德和献身 精神 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 理想 1 注意一些历史概念 如 两弹一星 神舟 等 2 可用表格法 示意图 等形式呈现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

4、立以来的科技成就 3 观察和关注 科技进 步与身边的生活 畅想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 的作用 课前自主学习 一 从 两弹一星 到载人航天 1 背景 为了打破美 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 概况 领域时间成就意义 核 技 术 1964年第一颗 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20世纪 90年代 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 大亚 湾核电站 和平利用核能为国民提供 电力 原子弹 领域时间成就意义 导弹20世纪 60年代初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我国的国防力量进一步增强 1964年 自行设计制造的 试验成功 空间 技术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 发射卫星的国家 开始进

5、入 航天时代 2003年 神舟五号 飞船载着宇航员 升上太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近程导弹 东方 红一号 五 杨利伟 三 二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 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 关乎国计民生 为了提高 粮食产量 许多科学家付出艰辛的努力 2 成就 1973年 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2001年 袁 隆平获 3 评价 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 的第一人 他选育出 的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 饥饿问题 粮食产量 南优2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杂交优势 杂交水稻 三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 计算机 1 概况 20世纪50年代 中国开始研制

6、 1983年 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 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 2 意义 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加速了国 家 发展 银河 号 信息化 2 生物技术 1 成就 1965年 在中国首次实现 20世纪末 中国在依靠 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 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 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 意义 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 了贡献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基因工程 助学助记 概念阐释 两弹一星 最初是指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 中的一弹是原子弹 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 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 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它是20世纪下半期中华民族创建辉

7、煌伟业的标志性成就 思维点拨 神舟五号 飞船飞行的成功 表明中国成功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表明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素养透视 了解新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 体会我国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走向富强 的事实 历史解释 易错提醒 文化大革命 期间 科技战线并非一无是处 党和科技工 作者排除干扰 还是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 如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南优2 号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等 图解识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的发展 课堂探究研析 材料一 20世纪中期以后 以航天技术 原子能技术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8、到来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超过了以往任何 历史时期 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 条件下 自力更生 取得 两弹一星 的重大成就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 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 了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 1956年 我国组织一批科学家 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把原子能 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 1963年 我国制订了 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部署了导弹 原子弹 氢弹的研究实验 安排了人 造卫星的研制 探究主题1 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史料实证 历史解 释 问题 据材料 概括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巨

9、大成就的原因 解读 材料一第一句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第二句反映 的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观努力 材料一第三句体现了经济发展对科技发展的 促进 整个材料二体现了科技发展的政策支持 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结论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 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 取得了卓越成就 改革开放后 经济实力增强 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党 和政府重视科技 为科技发展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材料一 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 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 但是我们不先 进攻别人 别人要欺负我们 进攻我们 我们要防御 我们要反击 1955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神舟六号 尚在太空遨游

10、 很多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 航天领 域每投入1元钱 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 动力 探究主题2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史料实证 历史理解 唯物史 观 问题 1 依据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出自主研制 两弹一星 的战略 决策的目的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 新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侧重点是什么 为什么发生了 变化 解读 由材料一 不先进攻 防御 可得出侧重于军事 国家安全 由材 料二中 计算收益 回报 等字眼可看出侧重于经济 神舟六号 是新时期的科 技成就 因而与改革开放有关 结论 1 保卫国家安全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2 侧重点 经济 国内 中共十

11、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国际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深化拓展 我国科技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及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农民说 吃饭靠 两平 一是邓小平 二是袁隆平 材料三 探究太空永无止境 航天事业任重道远 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 携起手来 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正确方向 积极参与国际空间合作 为促 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探究主题3 科技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问题 1 材料一图片的科技成就在当时有何意义 2 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农民的话 3 结合材料三 探究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突破对人类做出的贡献 解读 材料一三幅图片反映中国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结合所学可知 材料二强调的是邓小平引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袁隆平培 育杂交水稻 提高水稻产量 两者都改变了农民的生活 材料三的最后一句话 点明了中国航天事业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结论 1 打破了美 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巩固了国防 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 邓小平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激发了农 村经济的活力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增加了农民收 入 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 3 为人类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做出了新的贡献 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随堂达标验收 课 时 作 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