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180322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 始终与时俱进 一生不 懈奋斗 始终坚韧不拔 一生热爱祖国 始终致力 于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 的一生 是为近代中国的 民族独立 民主自由 民 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是为实现国家统一 振 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 胡锦涛在孙中山诞 辰140周年上的讲话 1 1894年在檀香山首创兴中会 揭开了中国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2 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了一个 新的阶段 3 1911年号召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君主专制 政体 建立中华民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打开了中国进

2、步的闸门 4 辛亥革命后 在孙中山的号召和领导下 为维护民主共 和同北洋军阀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二次革命 护国运 动 护法运动 5 1924年改组国民党 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创 建黄埔军校 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孙中山的两次转变 第一次 第一次 18941894年上书李鸿章 主张年上书李鸿章 主张改良改良 改革 遭冷遇 转而 改革 遭冷遇 转而 走上走上革命革命道路道路 第二次 第二次 将将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提出 提出 联俄 联共 扶联俄 联共 扶 助农工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 与的三大政策 与共产党合作共产党合作 最伟大的

3、转变最伟大的转变 孙中山能够实现伟大转变的原因 孙中山能够实现伟大转变的原因 1 1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孙坚持民主革命 不断探索的革命精神孙坚持民主革命 不断探索的革命精神 2 2 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多次斗争屡遭失败的教训 多次斗争屡遭失败的教训 十月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的影响 苏联的帮助 苏联的帮助 五四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影响 显示 显示 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 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孙中山的三大功绩 l第一个功是他创立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 所谓三民 主义就是说民族 民权 民生 在五四运动以前 这 是中国最先进的思想体系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指 导

4、纲领 这个体系 孙中山是创建者 这是他的第一 功 l第二功是他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帝制 实现了国家政 治体制的大变革 孙中山所建立的中华民国在当时是 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l第三功是改组国民党 实行国共合作 在国民党改组 以前 国民党很松懈 甚至没有自己的基层组织 由 于孙中山联合共产党 允许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 入国民党 而且孙中山把苏联的鲍罗廷聘请为顾问 把苏联的布尔什维克的一套组织制度带到国民党来 对国民党进行改组 因此就大大地加强了国民党的战 斗力 为后来1926到1927年的北伐战争打下了基础 l所以 这是孙中山在他的一生里边 为中国历史 为 中华民族建立的三个功绩 杨天石 孙中山三民主

5、义发展的历程 孙中山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 萌发 萌发 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 提出 提出 中国同盟会的组建 以及中国同盟会的组建 以及 民报民报 发刊词发刊词 把把 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传播 传播 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实践 实践 武昌起义和武昌起义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的颁布 挫折 挫折 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 运动的相继失败运动的相继失败 发展 发展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确立了三大政策 把旧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确立了三

6、大政策 把旧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再实践 再实践 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 再挫折 再挫折 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 1895年 1898年间 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 资本 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 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 材料三 材料二 甲午海战的失败 戊戌六君子 材料一 政治上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各 派救国方案屡屡失败 思想上 西学东渐 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 革命知识分子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学说 作为 革命的思想武器 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为什么 背景 经济上 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 三

7、民主义的提出 熊 沙俄 虎 英国 蛙 法国 太阳 日本 鹰 美国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Abraham Lincoln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 乐享幸福 然而试看 各国的现象 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 人民的贫 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 并且富者极少 贫者极多 孙中山 材料四 为什么 革命团体的建立 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1 政治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改良救国 方案的失败 2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思想 革命知识分子把西方资产阶级的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8、学说 作为革命的思想 武器 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4 组织 革命团体的建立 5 个人努力 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 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 1 背景 2 提出 1 1905年 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国同 盟会 提出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 国 平均地权 的纲领 2 在 民报 发刊词 上 孙中山把同 盟会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 义 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时间时间 地点地点 主要领导人主要领导人 政治纲领政治纲领 机关刊物机关刊物 性质性质 意义意义 同同 盟盟 会会 的的 建建 立立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

9、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日本东京 1905年8月 孙中山 黄兴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报 阅读理解 材料一 一 驱除鞑虏 今之满洲 本塞外东胡 昔在明朝 屡为边患 满政 府穷凶极恶 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 覆彼政府 还我主权 二 恢复中华 中国者 中国人之中国 中国之政治 中国人任之 驱除鞑虏 之后 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三 建立民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 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人人共 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四 平均地权 核定天下地价 其现有之地价 仍归原主所有 其革

10、命后 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 则归国家 为国民所共享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 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 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三民主义和中国前途 思考 1 同盟会政纲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如何 2 三民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三者的关系如何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前提 核心 发展 3 内容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3 内容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核心 社会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前提 补充 发展 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是一种因果关系 或者说是一个问 题的两

11、个方面 为了完成这三种革命提出与之对应的三 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密不可分 含义 反对民族压 迫反对满洲贵族对 中国的专制统治 材料一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 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 实行革命的时候 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 决无寻仇之理 我们 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孙中山选集 材料二 凡国民皆平等 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 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 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 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 其现在之地价 仍属原主 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 价 则归于国家 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选集 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

12、建统治 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推翻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局限性 便利地主阶级投机革命 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 局限性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资产阶级的政治 经济要求和利益 中国人民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内容 内容 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 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内容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内容 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 内容 核心 进步性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纲领 表达了资产 阶级政治上 经济上的利益和 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 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推 动了革命的发展 局限

13、性 没有明确反 对帝国主义 没有彻底 的土地革命纲领 便利 地主阶级投机革命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代 和阶级局限性 评 价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展前提 3 内容及评价 民族 民权 民生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密不可分 二 三民主义的实践三民主义的实践 失失 败败 维护民主共维护民主共 和的斗争和的斗争 二次革命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护国运动 活活 动动 结结 果果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 两次护法运动两次护法运动 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 三民主义 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 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 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 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 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 贯彻始终 1 辛亥革命 二

14、三民主义的实践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革 命爆发 建立了中华民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 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 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思想的一次实践 熊秉坤 金兆龙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享有人身 居住 财产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宗教信仰等自由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确立行政 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 内阁制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理对总统要 办的事项如不同意 可以驳回 总统颁布命令由内阁总 理副署才能生效 否定了君权神授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 度 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 第一部资阶

15、民主宪法 对建立新制度废除旧 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作用 反对专制 独裁 维护共和 制度 3 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二次革命 1913年 护国运动 1915 1916年 两次 护法运动 1917 1918年 1921 1922年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2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3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论战双方 论战内容 论战作用 1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 传播 2 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保皇派 康有为 革命派 孙中山 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 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宣传宣传 实质 问题2 20世纪20年代

16、前后 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l材料一 必须倾覆满州政府 建设民国 革命成 功之日 废除专制 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l材料二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 他现在有 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 他们站 在河岸上嘲笑我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 党 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 为了 谋求社会的根本改变 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失败 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 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精神 旧三民主义 三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 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失败 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 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精神 3 内容 4 影响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推动 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 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2 提出 1924年中国国民党 一大 广州 2 内容 1 民族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反对帝国主 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 民权主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 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