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176757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讲宋元时期的经济1农业的发展(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4)重心南移: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2手工业的进步(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2)纺织业: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3)冶金业:北宋时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3商业的繁荣(1)宋朝:城市商业繁荣。城市突破了市坊的界限,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北宋

2、的都城汴梁城还出现了早市和夜市,经营时间也被打破,呈现出了全面繁荣局面。商业的繁荣由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形成了草市市镇城市的市场网络体系。在货币领域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到了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甚至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拓宋代统治者,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辩草市与夜市(1)“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

3、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2)“夜市”是在夜间进行买卖的市场,北宋时期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补市舶收入是宋王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北宋中期,市舶收入达四十二万缗左右。南宋前期,宋王朝统治危机深重,市舶收入在财政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南宋初年,岁入不过一千万缗,市舶收入即达一百五十万缗,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财政。记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你(汝)哥一定当军(钧)官。拓棉纺织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元朝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从海南将黎族人民的先进棉纺技术带回家乡松江。很快,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江南一批小镇也因棉纺织业而迅速发

4、展起来。联“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重难点一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解读宋代城市已经突破了唐朝的坊市格局,商业区与居住区混合在一起。在营业时间上也突破了之前那种严格的时间规定,甚至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出现瓦肆、酒店等娱乐服务设施,经济功能增强。系统认知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出现

5、早市、夜市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史料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

6、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摘编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探究根据史料,概括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沿街店铺数量众多商品种类较多,交易量大娱乐设施众多瓦肆中娱乐业发达(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东京城市经济的繁荣是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概括时要抓住从贸易发达、娱乐设施齐全、商品种类之多和交易量之大等方面来分析。提示市坊界限被打破;专业化市场得到发展,商品交易种类繁多、数额巨大;娱乐设施完善,娱乐经济繁荣。系统认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趋势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

7、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时空限制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到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续表流通领域的变化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商人地位的变化商人社会地位低

8、下,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1特点纸币出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城市兴盛与唐代相比,打破了地域限制、市坊不分;不受时间限制;官府对商业活动也不再严格监控,这使得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商品经济繁荣随着私营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商品经济呈现繁荣景象政策变化中唐以来,传统的政策“重农抑商”也有所松动榷场贸易发达榷场是宋代官办边境贸易场所,以通辽、夏、金的互市贸易。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所以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海外贸易

9、发达南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即是海外贸易税收2原因(1)唐朝中晚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北方多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3)大量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推动南方经济较快发展。(4)宋朝统治者执行了比较开明的经济政策。(5)宋代科技、思想、文化高度繁荣,促进经济的发展。(6)若干民族政权的并立,给商业贸易创造了空间。重难点二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解读宋朝海上贸易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繁荣,宁波市内有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有外国商人居住的使馆;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也促进了港口的建设;政府对海上贸易的重视;指南针用于航海;发达的南北

10、水运,这些都促进了对外海上贸易发展,也推动了港口城市的繁荣。系统认知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1)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生飞跃的时期,社会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全面繁荣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两宋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都取得了飞速进步,海船的载重量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指南针的应用使得航海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远洋航行能力大大提高。(3)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了鼓励支持的态度,这种积极的政策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史料宋代港口则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数量有了明显增长。据岭外代答、云麓漫钞、诸蕃志等书记载,两宋时期,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

11、红海及非洲东海岸等地,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已多达六十余个。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增加,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摘编自宋代海外贸易史探究据史料归纳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表现。提示贸易港口大大增多;贸易范围有所扩大;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系统认知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表现及历史地位(1)表现:贸易港口大大增多,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大小并存、主次分明,形成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贸易范围有所扩大,超过唐代,开始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航行,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增加。(2)历史地位:实现了对外贸易重心转移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

12、西北陆上贸易的重要性不断衰落,海上贸易的重心地位日益巩固巩固了中国在海上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中国不仅在商品结构中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而且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了波斯和阿拉伯等国的地位,成为中外贸易中的主导力量贸易制度和航海技术创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宋代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有不少创新奠定了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基本范围直至明代,中国商人的贸易范围仍然与宋朝时期一致“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具有经济、政治价值,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早在先秦时期,秦国与西域地区已存在民间经贸往来;汉唐时期,汉唐与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宋代以后,借由海上丝绸之路,我国与沿线

13、国家密切交往,这些都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历史、文化背景支持。在“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加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风采意义重大。随堂巩固训练1(2018全国卷)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读懂“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反映了井研县制盐业规模较大、作坊较多;“井主”说明竹筒井属于私人所有,这说明井

14、研县制盐业不是官营手工业,而是民营手工业,体现的是其发展变化。做对选2(2016全国卷)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读懂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减少,于是出现题干中“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增多。做对选3(2015全国卷)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B女性地位逐

15、渐得到提高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读懂题干材料有两层信息:一是区域性的信仰被朝廷认可;二是东南沿海并非政治中心区,这里的一些信仰对后世的影响不断扩大。综合以上两层信息,可推断出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做对选4(2014全国卷)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读懂材料中的“私为券”“不能偿所负”说明,交子并非是直接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而是一种可以兑换成货币的证券,这表明交子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做对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