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6175258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跃华学校2020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生物试题命题人:张国花 审核人:赵艳 张文娣 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规律的说法

2、,错误的是( )A一对相对形状杂交,F1测交后代会出现“高:矮=1:1”是演绎推论B因为F2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该实验能否定融合遗传C“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不同类型的配子”属于假说内容D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两种4.有一群自由生活的果蝇,Aa基因型占2/3,AA基

3、因型占1/3,假设该群体中的雌雄个体间能随机自由交配,后代存活率相同且无基因致死现象。试问以该群果蝇为亲代,繁殖一代后,子代中Aa类型所占的比例为( )A.1/9 B.2/9 C.1/3 D.4/95.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基因分离定律,他做出的“演绎”是()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6.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

4、型比例是1:1:1:1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1:2:1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8.某生物学家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某一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关系为Al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据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存在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2/3D老鼠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9.鸡的肤色分为白色

5、和黄色,爬行鸡的小腿骨骼比正常鸡短,控制爬行鸡性状的基因纯合胚胎致死并位于常染色体上。让雌雄白色爬行鸡交配,子代的表现型为:白色爬行鸡、黄色爬行鸡、白色正常鸡、黄色正常鸡。则子代中白色爬行鸡黄色正常鸡为 ( )A9:1 B6:1 C3:1 D2:1A蓝色:紫色:红色=4:4:1B.蓝色:紫色:红色=1:2:1C.蓝色:紫色:红色=2:2:1D.蓝色:紫色:红色=9:6:111.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是AAbb或Aab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 B 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 C

6、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12.刺鼠的毛色由两个位点B和C决定,B(b)和C(c)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黑色)对b(褐色)为显性;具CC和Cc基因型的鼠是正常体色刺鼠,基因型cc是白化鼠.亲本为黑色的刺鼠与bbcc的白化鼠交配,其子一代中,1/2个体是白化鼠,1/4是黑色正常刺鼠,1/4是褐色正常刺鼠.问:黑色亲本的基因型是(A.bbCc B.BbCc C.BbCC D.BBCc13.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

7、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多选)( )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B有9种基因型C高产抗病类型占l4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14.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性状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D.亲代紫花植株的测交后代紫花:白花=1:115.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Aa的人有50%患病,aa的人都正

8、常。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Aa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 )A.1/12 B.1/6 C.1/3 D.1/216.已知小麦的抗病和感病、无芒和有芒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用两种表现型不同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如表所示如果让F1中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小麦杂交,则F2中表现型为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比例为:( )A、2:2:1:1 B、1:1:1:1 C、9:3:3:1 D、3:3:1:117.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

9、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始终不变18.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8,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图所示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则该过程发生了()A交叉互换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B交叉互换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

10、离C基因突变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基因突变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图1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局部),三个细胞均来自于同一个动物个体;图2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全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图2中的bc段只能对应图1中的乙图Cm所代表的数值是“1”或“2”Dcd段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为4mA、如果每个着丝点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取自雄性小鼠的睾丸B、如果每条染色体上均不含单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如果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不同,说明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无变异情况下,若移向两极的染色

11、体形态有差异,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2.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科研人员用该植株进行相关遗传学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该植株作父本进行测交,子代中红色与白色之比为1:1B.用该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子代中红色与白色之比为1:1C.如果该植株自交,子代中红色与白色之比为1:1D.如果以该植株作父本,测交后代出现小部分红色性状,说明发生了交叉互换 23. 人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DNA全部被32P标记,然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两个子细胞再进行一次

12、减数分裂,则位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一个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 A.92条 46条 B.46条 23条 C.92条 23条 D.46条 46条24.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细胞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25.果蝇体内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如

13、图1所示,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发生基因重组B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可用图2中的EF段来表示C该细胞的联会时期对应图2中的AB段D该果蝇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6.将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比为3:2:1,则这批种子中,基因型为Aa的豌豆所占的比例为( )A. 1/3 B.1/2 C.2/3 D.3/427.假如下图表示某夫妇的1号染色体及基因

14、,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下表分析其子代性状表现,错误的是A都表现为Rh阳性B出现椭圆形红细胞的概率是12C不能产生淀粉酶的概率是l4D能产生淀粉酶的个体其红细胞一定是椭圆形28.甲、乙、丙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若三者都产生了Ab、aB的配子,则下列个体及产生上述配子的机理对应一致的是(A甲同源染色体分离;乙染色体变异;丙基因重组B甲染色体变异;乙交叉互换;丙同源染色体分离C甲同源染色体分离;乙交叉互换;丙基因重组D甲交叉互换;乙染色体变异;丙交叉互换27.小鼠的体色有黄色(A亲本各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B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1C.所生的子代基因型比例为4:2:2:1D.F1中灰色鼠自由交配,有1/6胚胎致死28.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中2号染色体上,基因D、d在4号染色体上。如果用此植物验证遗传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验证孟德尔定律,需要统计一个较大的实验样本B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统计叶形、株高或花色都可以C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统计叶形和花色或株高和花色都可以D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纯合高茎红花植株和矮茎白花植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