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六)化学试题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6171328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六)化学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六)化学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六)化学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六)化学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六)化学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六)化学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六)化学试题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届高三年级届高三年级化学化学模拟试卷模拟试卷六答案六答案 7 解析 C 8 解析 B 解析 A 标准状况下 22 4 L 的 SO2为 1 mol SO2与 H2O 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所以生成 H2SO3 的分子数小于 NA A 项错误 B 若 0 1 mol Fe 生成 Fe3 则失去 0 3 mol 电子 生成 0 08 mol NO 得到 0 24 mol 电子 可 知 Fe 过量 0 08 mol Fe 与硝酸生成 0 08 mol NO 和 0 08 mol Fe3 转移电子为 0 24NA 过 量的铁粉 0 02 mol 与 0 04 mol Fe3 反应生成 0 06

2、 mol Fe2 转移电子为 0 04NA 故共转移电 子数目为 0 28NA B 正确 C 15 g 乙烷物质的量为 0 5mol 乙烷与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乙烷和 HCl 1molCl2取 代 1molH 原子生成 1molHCl 若 0 5mol 乙烷完全取代最多需要 3 mol Cl2 所以与 1 mol 氯 气反应所得的有机物中含有的氯原子数最多为 NA 烷烃与 Cl2的取代反应是可逆反应 C 错误 D D2O 中含有的质子数 10 中子数为 12 含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等 D 项错误 正确答案选 B 9 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信息知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X Y Z R W

3、 T 六种前 20 号元素 R 最 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3 倍 原子只能有 2 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为 6 故 R 为 O 元素 X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 原子序数均小于氧 且 X 原子序数小于 Y 则 X 为 H Y 为 Be W 无正价 则 W 为 F 元素 甲的化学式为 ZX3 是一种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Z 为 N 元素 甲为 NH3 乙是由 X Z W 组成的盐 则乙为 NH4F Y T 位于同 族 则 T 为 Mg 或 Ca A 由 X Z W 组成盐为 NH4F 其水溶液呈酸性 则铵根离子水 解程度大于氟离子水解程度 则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小于氟离子浓度 正确

4、B 非金属性 N O F 故氢化物稳定性 N O F 错误 C 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 故原子 半径 F N Be 电子层结构相同 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 大 故简单离子半径 Be2 F N3 错误 D NO2 CaO2两化合物中前者氧元素为 2 价 后者氧元素为 1 价 错误 10 A 解析 A 烧瓶与装置内的空气无法排尽 NO 能与空气中的 O2反应 不能用排空法收集 NO A 项错误 B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的过程为煤的干馏 干馏得到焦炉气 煤焦油 粗氨水等 产品 焦炉气可点燃 粗氨水可使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出现红色 煤焦油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 水 在滴有酚酞

5、的水溶液上层出现油状液体 B 项正确 C 空气中的 O2与挥发的 CH3CH2OH 蒸气在加热以及 Cu 催化下生成 CH3CHO 产生的乙 醛液体可直接流到烧杯中 C 项正确 D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 且安全漏斗能起到实验安全作用 防止 CO2从漏斗逸出 D 项正确 正确答案选 A 11 B 解析 A 由结构可知 b 的分子式为 C10H12 故 A 正确 B 由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 则 5 个 C 原子与 4 个 H 原子可共面 即最多 9 个原子共面 故 B 错误 C 物质 c 与物质 d 的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 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 C 正确 D 物质 d 只有次甲基 亚甲基上两种

6、 H 其一氯代物有 2 种 故 D 正确 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以有机物的合成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把握有机物的结构 官能团与性质 有机反 应为解答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 D 注意物质 d 只有次甲基 亚甲基上两种 H 12 D 解析 根据图甲 N 电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 所以 N 是正极 M 是负极 图乙在铁上镀铜 铁作阴极 所以图乙中 Fe 电极应与图甲中 X 相连接 故 A 错误 N 是正极 图甲中 H 透 过质子交护膜由左向右移动 故 B 错误 尿素 CO NH2 2 转化为环境友好物质 所以尿素在 负极失电子生成 CO2和 N2 电极反应式是 2222 2 66CO NHH O

7、eCONH 故 C 错误 根据 C 项可知 M 电极消耗 0 5mol 尿素时转移 3mol 电子 图乙中铁电极生成 1 5mol 铜 增重 96g 故 D 正确 13 D 解析 试题分析 A 稀释氨水 虽然促进一水合氨电离 但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 所以导电能力 降低 故 A 正确 B b 点 pH 7 则 c OH c H 溶液中电荷守恒为 c NH4 c H c Cl c OH 则 c NH4 c Cl 即 c NH4 c Cl c OH c H 故 B 正确 C 溶液显中性时 盐酸物质的量小于一水合氨 所以 c 点消耗盐 酸体积 V HCl 20 00mL 故 C 正确 D d 点温度高于

8、 a 点 水的离子积 Kw a Kw d 故 D 错误 故选 D 26 SO3SO2 O2 吸收 SO3气体并转化为 SO2 2CuSO42CuO 2SO2 O2 C Na C HSO3 C SO32 C OH C H K c2 SO3 c2 SO2 c O2 71 1 解析 I 根据猜想 可知 猜想 I 是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只含 SO2一种 猜想 是所得气体的成分 可能含有 SO2 O2两种 1 根据所给的装置可判断 浓硫酸是用来干燥的 碱石灰是吸收 SO2或三氧化硫的 最后通过排水法收集气体氧气 以测量氧气的体积 所以正确的顺序是 2 SO2不溶于饱和 NaHSO3溶液 而 SO3溶于 N

9、aHSO3溶液 实验过程中 仪器 F 的作用是吸收 SO3气体并转化为 SO2 3 中氧气是 0 02mol 转移电子是 0 08mol 所以一定生成 0 04molSO2 其质 量是 2 56g 所以没有三氧化硫生成 则方程式为 2CuSO42CuO 2SO2 O2 将0 04molSO2通入0 06molNaOH溶液中 得到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和 NaHSO3 而所得溶液显碱性 说明 SO32 水解程度大于 HSO3 电离程度 故 C Na C HSO3 C SO32 C OH C H 中氧气是 0 01mol 转移电子是 0 04mol 所以一定生成 0 02molSO2

10、其质量是 1 28g 所以三氧化硫生成的 SO2质量是 2 56g 1 28g 1 28g 物质的量是 0 02mol 故生成的 SO3是 0 02mol 所以方程式为 4CuSO44CuO 2SO2 2SO3 O2 分解时所得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c2 SO3 c2 SO2 c O2 恢复到反应前的温 度和压强时 测得密度是反应前的10 9 根据密度之比等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计算 2SO2 O22SO3 起始 mol 0 020 010 02 反应 mol 2aa2a 平衡 mol 0 02 2a0 01 a0 02 2a 则有 0 02 0 01 0 02 0 02

11、 2a 0 01 a 0 02 2a 10 9 解得 a 0 005 所得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0 02 64 0 01 32 0 02 80 0 05 0 005 71 1 27 292 27kJ mol 1温度太高会减小 O2的溶解度 使 c O2 减小 或温度太高会使 H2O2 分解 c H2O2 减小 金的溶解速率降低提高金的浸出率 或提高金的产率 或减小金的 损失 合理即可 1ABC2CN 5Cl2 8OH 2CO2 N2 10Cl 4H2O 解析 含金矿石经磨矿粉碎后加入 KCN KOH 混合液 并通入氧气 反应生成 Au CN 2 过滤 将滤渣洗涤 在滤液中加入 Zn 置换 可生

12、成 Zn Au 沉淀 加入酸除去锌 可得到金 以 此解答该题 1 根据盖斯定律分析解答 5 根据题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书写方程式 详解 1 2Au s 4CN aq 2H2O l O2 g 2Au CN 2 aq 2OH aq H2O2 aq H 197 61kJ mol 1 2Au s 4CN aq H2O2 aq 2Au CN 2 aq 2OH aq H 386 93kJ mol 1 根据盖斯定律 将 可 得 2Au s 4CN aq H2O l O2 g 2Au CN 2 aq 2OH aq H 292 27 kJ mol 1 故答案为 292 27 k

13、J mol 1 2 温度越高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 温度较高时 导致氧气的溶解度减小 同时也导 致过氧化氢分解 使过氧化氢的浓度降低 金的溶解速率降低 故答案为 温度太高会减小 O2的溶解度 使 c O2 减小 或温度太高会使 H2O2分解 c H2O2 减小 金的溶解速率降低 3 步骤 4 是洗涤沉淀 可提高金的浸出率 或提高金的产率 或减小金的损失 故答案为 提高金的浸出率 或提高金的产率 或减小金的损失 4 A 氧气可氧化锌 则步骤 5 进行时要先脱氧 否则会增加锌的用量 故 A 正确 B 若 溶液中 c CN 过小 会生成 Zn CN 2 Zn CN 2为固体 难溶于水 会减缓置换速

14、率 故 B 正确 C 实际生产中加入适量 Pb NO3 2 锌置换出 Pb 可形成原电池 加快置换速率 故 C 正确 故答案为 ABC 5 碱性条件下 用 Cl2将脱金贫液 主要含有 CN 中的 CN 氧化成无毒的 CO2和 N2 该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 2CN 5Cl2 8OH 2CO2 N2 10Cl 4H2O 故答案为 2CN 5Cl2 8OH 2CO2 N2 10Cl 4H2O 2828 1 D 2 3 0 16mol L 1 min 1 减小 0 6 2 分 4 CO 2e O2 CO245 4NiC2O4 H2ONiC2O4 H2O 解析 1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则 4 5 c1

15、 c1 1 5 解得 c1 3 所以 c1合理的数值可能 为 2 5 答案选 D 2 根据图像可知曲线 对应的反应速率最快 则对应的实验是 而曲线 I 对应的反应 速率最慢 这说明反应中温度最低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最小 所以曲线 对应的实验编号为 3 实验组 中生成氢气是 1 6mol 则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 CO2也是 1 6mol 浓度是 0 8mol L 所以以 v 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 8mol L 5min 0 16mol L min 实验 中如 果温度仍然是 650 则相当于在 的基础上降低压强 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平衡不移动 则平衡时氢气应该是 0 8mol 如果升高温度到 9

16、00 时氢气变为 0 4mol 这说明升高温度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所以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会减小 在实验 中平衡时水蒸气 CO CO2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0 6mol 1 6mol 0 4mol 0 4mol 浓度分别是 0 3mol L 0 8mol L 0 2mol L 0 2mol L 所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 若 a 2 b 1 设平衡时消耗 CO 是 xmol 则消耗水蒸气 生成 CO2和 氢气均是 xmol 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则可以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则 解得 x 0 4 所以 c 0 6 4 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则 CO 在负极通入 因此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O 2e O2 CO2 T3 温度后 草酸镍全部转化为三氧化二镍 根据关系式 a 45 4 根据T1失去 9 8 的质量 183 9 8 18 恰好是失掉 1 分子水 T2失去 9 9 的质量 183 9 9 18 失掉另 1 分子水 T2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NiC2O4 H2ONiC2O4 H2O 35 2pSiO2 4HF SiF4 2H2OF O H Si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