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地理 鲁教)课件:第3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171306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1,0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 鲁教)课件:第3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 鲁教)课件:第3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 鲁教)课件:第3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 鲁教)课件:第3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 鲁教)课件:第3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 鲁教)课件:第3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地理 鲁教)课件:第3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教育版 第31讲 PART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 黄土高原为例 基础自主梳理 考点互动探究 教师备用习题 考纲解读知识导图 1 识记水土流失的成因 危害及治理措施 2 能归纳总结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分析模 式 3 结合相关材料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并能 提出防治措施 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 黄土高原概况 范围 A 以西 日月山以东 长城以南 B 以北 地貌特征 厚层黄土覆盖 风力沉积 发育 地表 流水侵蚀 基础自主梳理 太行山脉 破碎 秦岭 图31 1 沟谷 基础自主梳理 2 水土流失的危害 图31 2 耕地农作物单产 生态环境 自然灾害 地上悬河 原因表现 地理位置特 殊

2、 处于从 从湿润区向干旱区 从森林向草原 从农业区向牧业区 过渡的地区 黄土质地特 殊 黄土由钙质胶结的粉砂土状沉积物组成 干燥时较坚实 遇水易分散 降水季节 分配不均 多集中于 且多 地质灾害频 繁 滑坡 塌陷 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基础自主梳理 平原向山地高原 夏季 暴雨 2 水土流失的成因 1 自然原因 原因表现 生产力水平低 耕作方式落后 土 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 人口迅速增 长 人均耕地不断减少 人地矛盾日 益突出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 轮荒制的粗放耕作方式 露天 开矿等生产建设过程中的不合理 土地利用 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 历 史上营造宫殿 伐木烧薪 战争 等 基础自主梳理 不合

3、理的土地利用 破坏植被 2 人为原因 3 水土流失的治理 1 治理策略 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 调整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 农 林 牧综合发 展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压缩 扩大林 草种植面积 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 以综合治理为手段 a 原则 林草 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 经济 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b 目的 改善 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础自主梳理 土地利用结构 耕作用地 生态环境 2 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a 管理措施 平整土地 栽培种植 田间管理 增施肥料 轮作套种等 b 技术措施 选育良种 发展地膜 喷灌和滴灌技术 科学施肥 等等 c 目的

4、提高土壤肥力 保持水土 发展生产 基础自主梳理 固沟 护坡 保塬 地区措施目的 不宜耕 种 的地区 退耕 恢复地表植被 有条件 的 地区 大力 实行乔 灌 草结合 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 提 高抗侵蚀能力 生物措施 基础自主梳理 还林还草 植树种草 3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 基础自主梳理 图31 3 措施 工程措施 见效快 平整土地 修建基本 农田 修筑梯田 拦 蓄坡面径流 打坝建库 蓄水拦沙 生物措施 治根本 营造护田林网 封坡育林育草 技术措施 是关键 采用喷灌 滴灌技术 选育良种 轮作套种 深耕改土 等等 基础自主梳理 保塬护坡 固沟 核心突破 探究点一 水土

5、流失的危害 成因及治理措施 考点互动探究 1 危害 从表面上看 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 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 土壤 生物 水文 相互影响的过程 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景象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 如图31 4所示 图31 4 考点互动探究 2 成因 水土流失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造成的 其中人为原因是决定性因素 图31 5 考点互动探究 3 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治理宜采用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采取土石方及 混凝土工程措施 等将所发生的水 土流失状况控 制 固定 使其不 再继续发生和发 展 采取种树种 草 封山育林等 植被绿化的方法

6、进行治理 应用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技术手段 如土壤 培肥 品种改良 塬面改造 间作轮作 套种耕作 提高复种指数等 考点互动探究 知能拓展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影响远比北方严重的原因 1 从经济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热条件更好 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更高 单 位面积土地上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 2 从生态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多为石质山地 土层薄 一旦表土被侵蚀掉 容易发生 石漠化 而且恢复起来更难 3 从社会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人口稠密 并且在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 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水土流失对社会经济影响更大 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点一 水土流失

7、的原因 1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 据此回答 1 3 题 1 在调查之前 该小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 气温分布图B 降水量分布图 C 工业分布图D 旅游景点分布图 命题探究 B 解析 水土流失的形成除考虑当地地形 地质条件外 还应考虑植 被状况 降水量大小等因素 考点互动探究 2 流域产沙量 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 总量 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同 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 可 行的是 A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 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 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 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

8、池 年终称取泥沙总 量 D 解析 流域产沙量是指整个流域的泥沙 总量 而非流域源头的泥沙总量 所以C不正 确 流域内也并非只有暴雨时才会产沙 所以 A B也不正确 故选D A 解析 本题应抓住坡度与产沙 量的关系解答 一般而言 在一定 范围内 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 大 当坡度超过了一定范围 坡度差 异引起的产沙量应差别不大 故 选A 考点互动探究 3 图31 6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 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 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 规律的是 图31 6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点二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 陕西冉家沟流域 约35 N 丘陵广布 黄土深厚 由于毁林开荒 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

9、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 下表示意冉家 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 据此完成 1 3 题 孔隙度 含水量 有机物 g kg 氮含量 g kg 封山育林48 514 515 21 17 乔灌结合42 613 813 80 95 林草结合42 514 115 21 12 乔木纯林39 413 412 80 94 摞荒地39 112 212 30 87 注 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 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 壤孔隙中 考点互动探究 1 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 主 要是刺槐 A 生长缓慢 消耗养分较少 B 生长迅速 且有固氮作用

10、 C 性喜阴湿 适合湿润土壤 D 木材坚硬 且耐贫瘠土壤 B 解析 当地退耕还林是为了防止水土流 失的发生 如果种植的植物生长缓慢 则生态 效益较差 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少 土壤中含水 量少 不适合种植喜湿植物 木材坚硬与防止 水土流失 提高土壤肥力无直接关联 刺槐 生长迅速 且有固氮作用 有利于保持水土 恢 复土壤肥力 A 解析 由表格内容可知 封山育 林 无论是土壤的孔隙度 土壤含 水量 有机质 还是氮含量 都是最 高的 减轻土壤侵蚀最为明显 考点互动探究 2 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A 封山育林 B 乔灌结合 C 林草结合 D 乔木纯林 C 解析 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 种植方式是封山

11、育林 森林植被的 增多 使地表水的下渗量增加 土壤 含水量增加 土壤的孔隙度增大 土壤的水分条件和土壤结构改善 有利于提高抗旱涝能力 考点互动探究 3 除减轻土壤侵蚀外 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A 增加土壤矿物质 B 提高土壤坚实度 C 增强抗旱涝能力 D 减少地下径流量 核心突破 探究点二 生态环境问题的常见答题要领 考点互动探究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1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产生原因 a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 降水少 蒸发旺盛 风力作用强 b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对策分析 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 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因而荒漠化的 防治措施

12、主要是针对人为原因实行的 a 合理利用水资源 b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考点互动探究 c 调节农 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d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e 控制人口增长 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森林的生态效益 调节气候 稳定大气成分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维护生物多样性 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 防风固沙 森林被毁的原因分析 a 农业 采矿 修路 城镇建设 b 单一木材生产加工 重采伐 轻抚育 c 大型农牧场的开发 考点互动探究 应对措施 a 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采伐 更新抚育相结合 c 改变单一生产结构 延长生产链 d 加强环境教育 提高公民环

13、保意识 e 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大力发展森林旅游 采集 养殖产业 增加经济收入 3 湿地的破坏 湿地的功能 a 水源地 蓄水池 b 调节气候 拦蓄洪水 调节径流 c 保护生物多样性 考点互动探究 破坏原因 开垦湿地 植被破坏 泥沙淤积 治理措施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保护性开发 退耕还湿地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点一 森林保护 3 风经过森林后 速度会有所降低 图31 7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 据此 完成 1 2 题 命题探究 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 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 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密林 下 层无灌木的针叶孤立林 图31 7 考点互动探究 1 距地面6米以内 防风效果最好的森

14、林 A B C D A 解析 读图可知 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 在距地面6米内风速最小 小于3千米 时 因 此防风效果最好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典 型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因此B 正确 考点互动探究 2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 在华北平原营造农 田防护林 宜选择 A B C D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点二 土地荒漠化 4 2016 上海卷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 读 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图31 8 考点互动探究 材料一 这条被称为 绿色长城 的绿化带 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 宽15千米 材料二 绿化带沿线地

15、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 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 大 且树木旱季不落叶 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 为绿色长城项目筛 选 引进适应性树种 答案 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稀树草 原气候区 解析 图示 绿色长城 北部地处副热带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控制 是热带沙漠气候 南部受赤 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是热 带稀树草原气候 考点互动探究 1 图示的非洲 绿色长城 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 类型区的交界带延伸 答案 地处热带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 终年高温 蒸发量大 降水稀少 不利于植被生长 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 在东北信风驱动下 风沙易于向南

16、 移动 因此 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漠 解析 绿色长城 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赤道以北 地处热带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 部的东北信风的交替影响 盛行下沉气流和离岸风 终年高温 蒸发量大 降水稀少 不利于植被生 长 北面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风沙易于向南移动 扩大了 荒漠影响的范围 考点互动探究 2 解释 绿色长城 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答案 原因 绿化带地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北缘 这里旱季干旱 土壤水分含量低 本地原有树种 无法密集生长 且旱季落叶 起不到遏制荒漠化发展的作用 特性 比本地原来树种更加耐旱 且旱季不落叶 以利密集种植 有效抵御风沙 解析 绿化带所处的位置是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北缘 地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 的过渡带 旱季干旱 土壤水分含量低 本地原有的树种无法密集生长 旱季时树木落叶 不能遏制 荒漠化的发展 针对这些情况 应选用更加耐旱且旱季不落叶 可密集种植的树种 来有效降低 风速 抵御风沙 考点互动探究 3 从气候的角度 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 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 本特性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点三 湿地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