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常考基础精练14.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6164641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生物常考基础精练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考生物常考基础精练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高考生物常考基础精练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考生物常考基础精练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生物常考基础精练14.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高考生物常考基础精练142020高考生物常考基础精练14一观察、鉴定类实验及调查类实验(一)观察类实验归类比较实验名称细胞的状态染色剂生物材料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死细胞甲基绿、吡罗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线粒体活细胞健那绿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死细胞无(为固定装片)蝗虫精母细胞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死细胞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洋葱根尖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死细胞龙胆紫(或醋酸洋红)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活或死细胞无(无需染色)酵母菌细胞、水绵细胞、叶的保卫细胞、鱼的红细胞等观察叶绿体活细胞藓类的叶(或菠菜叶、黑藻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活细胞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说明:(1)

2、以上实验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使用低倍镜即可外,其余均需使用高倍镜。(2)鉴定类实验中的“脂肪的切片法鉴定”、探究性实验中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都需用显微镜观察。(二)鉴定类实验归类比较实验名称鉴定对象试剂颜色生物材料备注淀粉的鉴定淀粉碘液蓝色脱色的叶片无还原糖的鉴定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苹果或梨的匀浆等甲乙液现配现用、水浴加热脂肪的鉴定脂肪苏丹(或)染液橘黄(或红)色花生种子切片需用高倍镜观察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豆浆、稀蛋清等先加A液,摇匀后加B液,摇匀尿糖的检测葡萄糖葡萄糖试纸有色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样”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四种色素提

3、取液:无水乙醇;分离液:层析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得更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三)经典实验、拓展实验的条件控制与结果的显示方法1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光合速率: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2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除去容器中CO2:密闭实验装置中放入NaOH溶液或KOH溶液;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

4、加热。避免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防止血液凝固:加入柠檬酸钠;各种细胞器的提取:细胞匀浆离心(差速离心法)。3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还原糖鉴定:水浴加热煮沸;酶促反应:水浴保温(最适温度或实验给定温度);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体色素:酒精要隔水加热;二苯胺试剂鉴定DNA:水浴煮沸加热;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培养。(四)调查类实验一般程序:确定课题和实验方案实施计划结果分析结论建议。实验名称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统计方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动物标志重捕法植物样方法调查人群中遗传病人类某种遗传病汇总法发病率100%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

5、富度的研究土壤中的小动物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二探究类实验1探究类实验的一般程序(1)完整的实验设计一般包括实验题目、假设、预期、实验观察和收集数据、分析、推论、评价、交流等。(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表达和再探究。(3)探究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四大原则:科学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4)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生物学实验中常涉及的类型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2教材探究实验分析实验名称自变量因变量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等)不同温度(或不同pH)酶的活性(通过检测底物或产物来确定)

6、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O2的有无CO2生成量(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检测);酒精产生(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生根数量和长度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时间酵母菌数量3.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比较比较项目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性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的实验验证某一结论是否正确的实验实验假设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探究的对象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解释。常采用“如果A,则B”的形式因结论已知,不存在假设实验原理因探究内容而异因验证内容而异实验现象未知已知预期结果对应假设,分开讨

7、论与验证结果相符实验结论根据可能结果,进行分析对应实验目的作出肯定的结论考点观察、鉴定类实验及调查类实验【例1】 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序号),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应调节_,直至看清楚物像为止。实验中应始终保持生物活性的是_(序号)。(2)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_。A做实验时,可用

8、洋葱表皮代替洋葱根尖B做实验时,可用甘蔗代替苹果C做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D做实验时,可用苏丹代替苏丹染液(3)在实验中,进行色素层析操作时,要注意不能让_触及层析液。(4)进行实验时,在2 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后又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B,溶液出现蓝色的原因是产生了过多的_。(5)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别是_、_、_。【解析】(1)还原糖的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及探究酵母菌的呼【】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健那绿染液线粒体蓝绿色B碘

9、液淀粉蓝色;重铬酸钾溶液酒精灰绿色C二苯胺DNA蓝色;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D醋酸洋红染液染色体红色;苏丹染液脂肪橘黄色【例2】 青蛙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为了探究雌激素能否促进雌性成蛙排卵,做了如下实验:取发育状况相同的雌性成蛙20只,等分为甲、乙两组。把两组成蛙放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分开培养,每天同一时间饲喂,甲组饲喂适量雌激素制剂拌匀的饲料,乙组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提供成蛙繁殖所需的所有条件(包括雄性成蛙),观察并记录雌性成蛙的排卵量,分别计算两组排卵量的平均值。(1)本实验中_是实验组。(2)本实验有多个变量,其中_是自变量,“培养环境、饲喂时间、饲料用量”是_。(3)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10、_,说明雌激素能促进雌性成蛙排卵;_;_。(4)为排除雌蛙体内雌激素对实验的影响,有人建议增设丙组,丙组除了摘除雌性幼蛙卵巢外,其他的均保持与乙组相同。请你对这种做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解析】(1)经过处理的组为实验组,不经处理的组为对照组,故甲组为实验组。(2)本实验中适量雌激拓展提升实验设计中“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应注意的问题(1)实验材料选择植物:“大小相似,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动物:“体重(体长)、年龄、生长趋势相同”,有时甚至要“性别”相同。有时可以叙述为“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个体”。(2)试剂选择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时,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要注意“等浓度”

11、、“等体积”、“适量的”、“一定量的”等词的运用;实验时间和条件上用“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pH”等语言。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甲、乙两个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相同方法、相同装置对A、B两种植物进行了实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问题。甲组:A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CO2浓度灯泡的功率(单位:W)2050751002003000.1%3.416.028.240.556.556.50.03%2.311.219.827.627.527.6乙组:B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CO2浓度灯泡的功率(单位:W)20507

12、51002003000.1%2.69.119.555.775.6102.60.03%1.88.418.954.275.2101.8(1)甲组的实验方案中自变量是_,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主要无关变量是_。(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A植物在灯泡功率为100 W,CO2浓度为0.03%时,可以采取_的措施来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3)B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若将灯泡功率由300 W逐渐增大至400 W,请预测O2释放量的变化趋势:_。(4)上表中测得的O2释放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这是因为_。(5)在阳光不充足地区,大棚种植A、B两种植物时,光照最可能成为限制_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菜农往往通过在大棚内养殖蘑菇来提高A、B两种植物的产量,采用这种方法增产效果更好的植物是_。解析(1)由题干信息“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可推断出实验的自变 【例3】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证明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某种农药具有分解作用而提出的实验方案。(如何检测农药的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