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五 遗传规律.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6164490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五 遗传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五 遗传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五 遗传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五 遗传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五 遗传规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五 遗传规律五、遗传规律 【考点分析】本专题是整个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多,综合性强;本部分试题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学生是否具有深造的潜力,体现了“把重点考查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的特点。所以在整个的高考中占的比例最大,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显隐形的判断、基因的分离规律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2结合遗传系谱图,常进行遗传方式的推断、基因的定位、基因型的推导、表现型的概率计算等。3、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区别于联系4、创造新情景,利

2、用遗传规律去解决新情境中的有关问题。【解题技巧】1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显形形状、隐形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及特点、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典型数据。2注重遗传有关问题的分析推理方法,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3适当联系第五章植物的个体发育,种皮、果皮、胚乳的遗传物质的。【考前预测】1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

3、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解析:依题意“无尾猫自交后代出现了有尾猫”可推知,无尾是显性性状(A),有尾是隐性性状(a),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无尾猫自交后代总是出现无尾猫与有尾猫且比例总是接近2:1,这说明无尾猫是杂合(Aa)的且纯合(AA)致死。自交后代无尾猫中只有杂合子。答案:D2.某校高二年级是否卷舌这一性状开展了调查活动,下表是该性状遗传情况的统计结果:组合序号婚配方式家庭数儿子女儿父亲母亲卷舌不卷舌卷舌不卷舌一卷舌卷舌123938817二卷舌不卷舌5122132612三不卷舌卷舌30147136四不卷舌不卷舌801139931表中结果表明决定卷舌与否

4、的基因型不是一对基因控制的。原因是 。表中结果还表明决定卷舌性状遗传的基因不位于细胞质内,原因是 。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查找资料,发现是否卷舌这一性状是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的。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该同学作出了以下两种假设:假设一:基因组合A_B_A_bbaaB_aabb性状卷舌不卷舌不卷舌不卷舌假设二:基因组合A_B_A_bbaaB_aabb性状卷舌卷舌卷舌不卷舌请问哪种假设能解释调查结果 。对组合一调查结果解释:组合一中父亲基因型有 种。组合一中要生出不卷舌子女的家庭,有哪几种婚配方式,请用基因型表示出来 。老师认为还有一种假设能解释调查结果,如下表中的假设三。假

5、设三A_B_A_bbaaB_aabb性状卷舌卷舌不卷舌卷舌请用该假设对组合四进行解释(用遗传图解表示)解析:若卷舌与否是一对基因控制的,则当卷舌为显性时,组合四的后代应全为不卷舌,当卷舌为隐性时,组合一的后代应全为卷舌;决定卷舌与否的基因型不是一对基因控制的。若位于细胞质内,子代应表现母系遗传的特点,组合二和组合三的子代应和母亲性状一致;所以决定卷舌性状遗传的基因不位于细胞质内。根据调查结果四,不卷舌的亲本出现了卷舌的后代;如果按照假设二,不卷舌的亲本基因型只能为aab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后代不会出现卷舌性状;根据假设一可以解释组合四中出现的情况。组合一中要生出不卷舌子女的家庭,分析

6、结果如下:根据假设三,亲本的基因组合为aaB_和aaB_,产生的卷舌后代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亲本的基因组合中一定有aaBb和aaBb。因为组合四中卷舌和卷舌的比例不是3:1,所以亲本的基因组合也有为aaBB和aaBB、aaBb和aaBB这两种情况发生。答案(1)(2)见解析。(3)假设一:4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4)有三种情况(略) 3.下面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试分析回答问题。组数正 交反 交野生型突变型a野生型突变型a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突变型b野生型突变型b野生型野生型、突变型b野生型突

7、变型c野生型突变型c野生型 突变型c(1)组数的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控制果蝇突变型a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突变。(2)组数的正交与反交结果不相同,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结果(基因用B、b表示)。(3)解释组数正交与反交不同的原因。解析: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相同,属于细胞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不同,且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有关,应该是细胞核遗传中的伴性遗传,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不同,单只和母本的遗传物质有关,符合母系遗传的特点,是细胞质遗传。答案:(1)常、隐;(2)由题意可知,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隐性突变。因此,正交与反交的遗传图

8、解如下图:(亦可先画遗传图解,后对突变基因的位置、显隐性进行说明) (3)由题可推知,突变的基因最可能位于细胞质中,属于细胞质遗传,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即杂交所得的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4.小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的两对基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B_)、褐色(aaB)、红色(Abb)黄色(aabb)。下图小狗的一个系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I2的基因型是AaBbB欲使1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黑色或者褐色的雄狗杂交C如果2与6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5/12D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它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C控制,

9、那么该变异于基因突变解析:3为黄色(aabb),因此I2的基因型为AaBb;欲使1(由图知是黄色雌狗,则其基因型为aabb)产下褐色的小狗,所以选的雄狗基因型必须是AaBB、AaBb、aaBB、aaBb,其表现型要么是黑色要么是褐色。从遗传图解中可以看出I1和I2的后代有双隐性个体从而可知亲代是双杂合个体,即:I1(AaBb)和I2(AaBb);继而推出各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 (AaBb)、3(aabb)、4(aaB_)、5 (Aabb)、II6 (AaBb),1(aabb)、2(AaB_)、3(Aabb)、4(aaBb)、5(A_Bb)、6(aabb);应用数学概率运算:2(A

10、aB_)为1/3AaBB + 2/3AaBb分别与6(aabb)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0 + 2 / 31 / 2(A_)1 / 2 (bb)1 / 2() = 1 / 12(A_bb)。由于变异改变了基因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新的基因,故应属于基因突变。答案:C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型。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雌:雄

11、=4:1 6.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但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上列问题:(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Ww、ww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解析:(1)ww()Ww()后代全为糯性;Ww()ww()后代既有糯性,又有非糯性,且比例为1:1。(2)W w作母本得到的可育配子

12、为W 和w,Ww作父本得到的可育配子为w,雌雄配子结合后有两种后代W w(非糯性)和ww(糯性),且比例为1:1。(3)WwYy产生的雄配子为WY、Wy、 wY、 wy,但可育的为WY和Wy,且比例为1:1。(4) 正交:WwYy()WwYy(),含W的雄配子不可育(1Ww: 1ww) (3Y_:1yy)即3 Ww Y_ : 1Ww yy: 3ww Y_: 1ww yy 3非糯性黄胚乳:1非糯性白胚乳:3糯性黄胚乳:1糯性白胚乳反交WwYy()WwYy()(1WW: 1Ww:1Ww:1ww)(1YY:2Yy: 1yy)即(3非糯性:1糯性)(3黄胚乳:1白胚乳)9非糯性黄胚乳:3非糯性白胚乳:

13、3糯性黄胚乳:1糯性白胚乳(5)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基因型为WwYy F1 WwYy F2 9W_Y_:3W_yy:3wwY_:1wwyy 7.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项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等位回答问题:(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 (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8.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

14、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1)a和b是? 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交实验,母本果蝇复眼为? 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 的一部分? 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 观察切片,统计? 的比例,并比较? 之间该比值的差异。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a和b是朱砂眼果蝇的基因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请回答:(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_定律。(2)表中组合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 ,理论上组合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 _。(3)表中组合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若组合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