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瘀通络解毒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61496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祛瘀通络解毒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祛瘀通络解毒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祛瘀通络解毒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祛瘀通络解毒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祛瘀通络解毒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祛瘀通络解毒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祛瘀通络解毒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祛瘀通络解毒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摘要】 目的:观察祛瘀通络解毒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对照组 40 例予服强的松、甲氨喋呤等药物,治疗组 40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解毒方(当归、鸡血藤、威灵仙、防己、防风、川牛膝、蜈蚣、全蝎、白花蛇舌草、制乳香、制没药、丹皮、赤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病变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关节活动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 或 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解毒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活动期 祛瘀通络解毒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2、 the clinical effect of quyutongluojiedu adjuvant therapy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at the active stage.Methods:Forty patient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t the active stage who were treated with prednisone and methotrexate served as control.Another 40 patients received quyutongluojiedu adjuvant therapy

3、in addition to prednisone and methotrexate.Clinical outcomes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numbers of painful joints and swelling joints were markedly reduced and the number 2of normal function joints was increased in the adjuvant therapy group (P0.01 or P0.05) and the outcomes were bette

4、r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1997 年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强的松 10mg,1 天 1 次,甲氨喋呤 10mg,每周 1 次,口服,均 12 周。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瘀通络解毒方,组方:当归、鸡血藤、威灵仙、防己、防风、川牛膝各 20g,蜈蚣 1 条,全蝎各 10g,白花蛇舌草、制乳香、制没药各 20g,丹皮 10g,赤芍 15g。1 天 1 剂,水煎分2 次服,4 周为 1 个 疗程,连用 3 个疗程。观察病变关节的疼痛、肿胀、功能

5、活动指数,指数评分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标准2。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全部消除,关节活动恢复4正常,血沉、抗“O” 、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主要理化指标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部分缓解: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除,关节活动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治疗失败:临床症状及理化指标无改善或加重。3.2 临床疗效 治疗组 40 例中,完全缓解 28 例,部分缓解9 例,治疗失败 3 例,总有效率 88.4 %;对照组 40 例中,完全缓解15 例,部分缓解 13 例,治疗失败 12 例,总有效率 67.7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

6、于对照组(P0.05)。3.3 关节改善情况 治疗组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关节活动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见表 1。表 1 两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指数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3.4 血沉改善情况 治疗组治疗前血沉 47.5322.18 mm/h,治疗后31.9610.15 mm/h,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4 讨 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大量的5研究证实,类风湿关节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从微生物学或流行病学方面都未获得肯定的结果,但有认为感染可能是引起发病或激发免疫反应启动的因素,在病变部位的滑膜及关节液中有病毒样颗粒、支

7、原体等微生物抗原存在。已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获得抗病毒抗体,对滑膜细胞的病毒培养亦获得了病毒诱导酶DNA 和 RNA 多聚酶。感染致病的一个途径是慢性感染持续存在的刺激,另一途径是感染仅早期存在,但其激发的免疫反应则持续存在,作用于关节内自身抗原。抗原在关节局部引起反应后释放细胞因子如白介素、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在关节局部促进多形核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并有免疫球蛋白、补体及免疫复合物沉着等造成局部炎症,关节红肿热痛。可以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产物属中医热毒瘀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将有助于截断扭转其病理环节,清除外来抗原对机体的持续刺激和损伤,中断

8、导致本病的始动环节,拮抗细胞因子对T 细胞或滑膜细胞的作用,促进炎症病变的吸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历代文献有“历节病” 、“骨痹” 、 “顽痹”等名称。外因以风、寒、湿邪侵袭,内因则多由于气血不足或脾肾亏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以致外邪趁虚入内,壅塞经络、关节,致使气血为邪所闭,凝涩不通, 发为痹证。病位在筋骨, 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气血、阴阳、脏腑亏6损,标实为外受风寒湿热之邪,内生痰浊瘀血之患,逐渐形成痰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肝、肾、脾气血亏虚是本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历代医家多宗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旨,从风寒湿论治。

9、笔者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毒”有关,主要包括两方面,六淫化毒。 素问五常政大论有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之名,认为邪气偏盛可化为毒邪。王冰为此注曰:“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 ”诸病源候论毒疮候指出:“此由风气相搏,变为热毒。 ”东医宝鉴杂病篇二谓:“伤寒三阴病深必变为阴毒” , “伤寒三阳病深必变为阳毒” 。说明六淫邪盛侵犯肌体,可化生毒邪而伤人。内生毒邪。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病理代谢产物蕴积则生内毒。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大肠病源流论大肠痈曰:“因七情饮食 ,其致病之由总因湿毒郁积肠内。 ”俞嘉言寓意草辨黄鸿轩臂生痈疥之症并治验指出:“疮疡之起内因者醇酒厚味之热毒也,郁

10、怒横决之火毒也。 ”景岳全书 杂症谟 淋浊 认为:淋证 “多由心肾不交,积蕴热毒”所致。毒可致瘀,瘀可化毒。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温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 。毒邪煎熬熏蒸,炼血为瘀;毒邪损伤脉络,经血沸腾,血溢成瘀;毒邪炽盛,伤津耗阴,阴血亏少,血行涩滞为瘀。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中说:“毒火盛而蔽其气瘀其血。 ”热毒内蕴,毒壅气机,血脉凝滞。如此种种,终成热毒内蕴,毒壅气机,血脉凝滞,毒瘀胶结,而成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重要病理环节。治疗宜采用祛瘀通络解毒法,方中当归、鸡血藤养血7活血,通络止痛;威灵仙为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要药;防己通络定痛、除湿;防风、川牛膝抗炎、除风胜湿、通经活血;蜈蚣、全蝎、白花蛇舌草、制乳香、制没药祛风、解痉、通络、解毒、散结;丹皮、赤芍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配合西医抗类风湿药, 可提高疗效。【参考文献】1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第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62 沈丕安.现代中医免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32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