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重难点.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145803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试重难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学考试重难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学考试重难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学考试重难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学考试重难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重难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试重难点.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重难点(一)二、名词解释1、教育(狭义):是指学校教育,是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依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2、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3、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多元化,他是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他是世

2、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三、简答题:1、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较,出现了哪些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2、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作用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3)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3、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思想和理论走向现实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义日益广大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4)教育民主化向

3、纵深发展5)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6)日益显示整体性、开放性7)教育功能扩大和增强8)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9)不断变革-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10)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重难点(二)三、简答题1、确立学制的依据是什么(论述题)确立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具体包括社会的依据和个人的一句社会依据: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收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3)要考虑到人口状况,4)受文化传统的制约5)即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又要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个人依据: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2、开展课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1

4、)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2)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填空3)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4)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四、论述题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1)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体质的教育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和与学习又关的非人是因素的教育3)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4)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得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

5、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他们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体育是基础,德育是灵魂、是方向,智育是核心,美育与德育、智育处于同一层次,具有促进个体朝向真、善、美发展的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更是不可缺少的,五者缺一不可。考试资料区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重难点(三) 教师、学生、学校三、简答题: 1、教师的职业素养1)职业道德2)专业知识3)专业技能()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4)个性品质2、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

6、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3、我国教师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哪些?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谭杰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 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同学,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少年宫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

7、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4、简述教师专业化须具备的条件1) 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所教知识、逛过的文化科学知识,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教学组织、语言表达能力3)职业道德素养 忠诚与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严于律己 为人师表 四、案例分析题:有一个大学的高材生,分配到高中,教授计算机课,他每节课尽心的讲授,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把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都传给学生,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埋怨教师讲的东西无法理解,老师责备学生太笨,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以教学原理分析这一现象。这个案例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理清,师生

8、之间缺乏沟通,师生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另外,这个教师也没有掌握好教学规律,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备课要备学生,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1)协调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众多的教师素质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文化知识,尤其是教师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其次,必须把正确的学生观付诸教师的教育活动,才能正确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2)转换教育思想,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指导方针,主体性教学模式旨培养学生的主题性,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学

9、会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论述题1、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组织严密6)气氛热烈四、材料分析题分析下列材料所解释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错金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个教师都已是到应努力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会的学习机会,教师一搬对班内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优秀学生关注,但忽略了另一部分学生。)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是教育机会均等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教师能够意识到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实践中却难以做到材料中揭示的了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现行的教学组织形

10、式影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由于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面向学生集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保证学生享有的学习机会,一直是班级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上述局限,可以从以下方面:1、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2、压缩集体教学实践,增加个别辅导时间3、增加辅导教师,实施小队教学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发动学生辅导同伴5、按能力或兴趣分组,进行分组教学。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重难点(四) 德育工作二、简答题:1、当前德育工作由哪些新形式1)通过社区进行教育2)创办业务党校3)通过网络进行德育4)建立德育基地2、试论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中学德育的任

11、务就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使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应达到的要求或培养规格,具体内容是:1、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三、案例分析题某校初2(3班),有一群男生特别的爱玩足球,下课铃一响就带着球向操场跑,有时候为了玩球,忘了写作业,为了争足球场地,打架,班主任想了一个办法,组建了球队,有组织,有记录,有队长,制定了队规,每次练球也没有迟到了,学生自控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也提高了。(你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了什么德育方法)这个案例中

12、教师运用了自我教育法和道德体验法两种德育方法自我教育法是教育者知道学生根据品德规范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方法,案例中的教师把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借个起来,组建了班级球队,让学生在球队活动中自觉遵守队规,培养了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道德体验法又称为时间锻炼法,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知道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案例中的这位老师引导这群学生组建球队、开展球队活动的国中进行自主的道德体验,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学生在这种时间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能力也得到增强,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2)初中三年级一个女生把一男同学给的情书 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

13、应该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该男生休学(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1、这一案例中班主任违背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德育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过曾,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工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能力。3、德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

14、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他们的思想行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2012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重难点(五)班级管理与实践二、简答题1、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1)高尚的思想品德2)坚定的教育信念3)家长的心肠4)较强的组织能力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6)善于待人接物2、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体现在哪里?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三、论述题班集体有哪些教育作用?联系工作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组织与培养班集体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