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专项小题突破高分3-2-1.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6145777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生物专项小题突破高分3-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高考生物专项小题突破高分3-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高考生物专项小题突破高分3-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考生物专项小题突破高分3-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生物专项小题突破高分3-2-1.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高考生物专项小题突破高分3-2-1(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黑龙江高考适应性训练)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解析: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不同环境中同一种群的K值一般是不同的,不同生物的K值往往也不同,所以K值是可以改变的。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

2、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不一定呈“J”型,如有天敌的限制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答案:D2(河北衡水中学月考)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是abc三个种群的出生率的比较是abc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的比较是abc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解析:题图反映的是种群的年龄组成,正确。a、b、c分别代表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最大的是b,错误,正确

3、。年龄组成不能反映迁入率与迁出率,错误。答案:A3(福州三中月考)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组成C种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解析:从题目中的预测数据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的人口为增长型,瑞典人口为稳定型,而德国人口为衰退型,这主要是由种群的年龄组成决定的。答案:B4(潍坊模拟)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t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

4、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解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被淘汰,也可能因环境优越、缺少天敌而呈“J”型增长;对于呈“S”型增长的生物种群来说,增长率最大时,种群的数量在K/2左右。答案:B5(苏北四市一模)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5、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解析: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培养用具和培养液必须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否则会引起杂菌污染,影响酵母菌的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气时,大量繁殖,所以培养酵母菌时,必须供应充足的氧;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产生误差;酵母菌培养后期,数目多,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答案:D6(湖北武昌元月调研)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年 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种群数量508

6、04008001 500捕捉标志数150第二天重捕数150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13那么,下列与1970年至1975年该鸟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解析:首先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1975年该鸟的种群数量,即150150/131 731(只);然后以时间作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作为纵坐标绘制出该鸟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C。答案:C7(新题快递)科学家通过对三种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结果。将此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A种群密度为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B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后就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C欧洲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

7、位的产量解析:提高氮元素供应量时,玉米子粒产量达到最大值的种植密度变化不是很大,所以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后不可以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欧洲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有关。答案:D8(海南生物,18)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计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解析:本题考查样方法调查生物种群密度。该草地上全部个体数全部统计难度较大;只

8、选取一个样方的数目进行调查不具有代表性;选择样方要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不能只选择植物密集的地块。答案:C9(安徽理综,3)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解析: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繁殖加快,故A错。第1729天,成虫数量增

9、长逐渐缓慢,说明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故B错。第2137天,成虫数量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增大,导致生存斗争加剧,成虫增长率下降,故C正确。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故D错。答案:C10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说法,与事实相符合的是()A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变化曲线B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的水平Cab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慢,其主要原因是受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的影响D该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测得的,人工培养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曲线解析:在密闭的恒定容器中培养酵母菌,其数量达到最大值后会下降;a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鱼类的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

10、此点。答案:C11(南通二模)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A增长率大于零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种群密度最大解析:在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时,其增长率为零,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种群密度最大。答案:D12(南京市第一次调研)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用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

11、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菌体解析:野兔的活动能力强,个别标志物的脱落一般不会影响结果;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随机对多个家庭调查,以家系为调查对象的结果不可能偏小;题中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方法是正确的。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6分)(东北三校联考)在生态学中,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有两个层次,即个体的年龄组成和组成个体的构件年龄。组成个体的构件年龄是单体生物所没有的。例如一年生苔草的分枝可以月龄画成椎体,如图是施肥对某种苔草的无性系构件月龄结构的影响。请回答:各月龄枝的百分比(1)与对照组相比,施肥使苔草_的分枝成为优势。此现象说明_。(2)苔草的幼枝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能吸引许

12、多植食性动物,如五趾跳鼠。若在理想状态下,对苔草施肥后,短时间内五趾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将为_型增长,其年龄组成类型最接近于_。(3)五趾跳鼠是危害三北地区的主要害鼠之一,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种有效控制五趾跳鼠数量的具体措施:_;_。答案:(1)月龄较小施肥有利于幼枝的发生(2)“J”增长型(3)养殖并释放五趾跳鼠的天敌减少五趾跳鼠的食物14(14分)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1)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记个体和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_相等。标记技术极为重要,例如:标记物和标记方法_;标记物不能_,否则可能改变该动物与其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标记符号必须能维持一

13、定时间。(2)为了模拟样方法测定种群密度,两位同学分别在1张50 cm50 cm的白纸上制作方格表,将200粒绿豆种子随机撒在白纸上,选择5个方格进行计数,再计算出种群密度。两位同学的调查结果有差异,你认为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答两项)_。(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甲100.128乙100.12丙100.128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_。用显微镜定期测定甲、乙、丙三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结果如右图所示。请根据右图信息,判断图中曲线A、B、C分别对应的试管是_。答案:(1)概率不能影响被标记动

14、物的正常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感染等(答出一点即可)过分醒目(2)取样方法、样方位置、样方的代表性、样方面积等的不同(答出两点即可)(3)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甲、乙、丙思维拓展:采用样方法的注意事项:(1)确定适合的调查对象。(2)按要求选取样方,随机取样。(3)样方的个数要依总面积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可以多选一些。(4)样方的大小依物种而定。(5)计数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上及其顶角的个体。15(20分)某地引入的一种植物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科研工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某样方内该植物的分布如图所示,则此样方内该植物的数量应记为_株。(2)用样方法对该植物和本地原有四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请在相应的坐标图中绘出该引入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在曲线上用字母标注引入植物)。年 份ABCDE1991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