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四课青藏地区第一框海拔最高的牧区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男**** 文档编号:126136902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2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四课青藏地区第一框海拔最高的牧区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四课青藏地区第一框海拔最高的牧区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四课青藏地区第一框海拔最高的牧区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四课青藏地区第一框海拔最高的牧区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四课青藏地区第一框海拔最高的牧区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四课青藏地区第一框海拔最高的牧区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青藏地区第一框海拔最高的牧区见学生用书P541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_青藏高原_,主要包括_青海省_和_西藏自治区_。2牧区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青藏高原平均海拔_4_000_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人们称为“_世界屋脊_”气候气候类型_高原山地_气候自然环境特点_高寒_气温冬季气温一般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低1820;夏季气温一般在818,是我国夏季气温_最低_的地区(地势高)降水降水季节_分配不均_,每年的49月为_雨季_;10月至次年3月为_旱季_,降水量非常少,不及全年降水量的_1%_植被耕地面积小,只占全区面积的0.5%,到处可见连绵起伏的_草场_,牧草地面积占全

2、区面积的_62%_3.牧民的生产和生活(1)畜牧业:地位:畜牧业是青藏地区的_支柱产业_。发展条件:青藏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牧草的生长。这里不仅草场_面积大_,而且牧草的_营养成分含量高_,十分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主要牲畜:_牦牛_、_藏绵羊_和_藏山羊_。它们能适应_高寒_、_缺氧_、_低气压_等特殊的高原环境。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通过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_草牧业_。在部分牧区,牦牛住进了高寒牧区牲畜棚圈,牧草质量得到提升,牧业生产能力较以往大大提高。(2)牧民的生活:青藏地区牧民的生活习惯既受到高原自然环境的影响,又受到牧业生产的影响。项

3、目生活方式特点或原因衣_藏袍_穿脱自由的藏袍是藏民的传统服饰。很多时候,藏民只穿一只袖子,藏袍适于高原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食以牛羊肉为主,奶制的酥油、酸奶和奶酪是牧民的必备食品这些食品营养价值高、热量多,能抵御高寒严酷的环境住_帐篷_帐篷便于拆运和搭建,适合牧民的游牧生活。帐篷能抵御高原上的风和寒冷天气行_牦牛_毛厚而长,可以卧雪御寒;体矮身健,能负重爬山,被称为“_高原之舟_”4.牧区的发展青藏地区有着丰美的水草、成群的牛羊,但以往由于_闭塞的交通条件_,畜牧业产品大多在本地销售。如今,随着_青藏铁路_的开通、通信设施的建设、清洁能源特别是_太阳能_的开发,以及“_农牧民安居工程_”“_精准

4、扶贫_”“_精准脱贫_”等工程的开展,牧区与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牧区的牛羊肉产品走向了全国,很多现代设施也走进了牧区,牧民逐渐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一、选择题1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区是(D)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到西藏旅游,不是必须要携带的物品是(B)A氧气袋 B照相机C棉衣 D墨镜【解析】 西藏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的青藏地区,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但太阳辐射强,去西藏自治区旅游需要携带氧气袋、棉衣和墨镜等,照相机可以不用携带,B项符合题意。3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随旅游团去西藏拉萨旅游,回来后小明在日记中描述了青藏高原的海拔,你认为正确的是(A)A平均海拔在4 00

5、0米以上B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C平均海拔在1 0002 000米D平均海拔在5001 000米【解析】 关于青藏高原的说法,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A项正确。4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C)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牦牛为特有畜种【解析】 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自然特征,由于高寒,地表形成了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自然景观,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导致太阳能十分丰富。地热资源是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释放的一种热能,和高寒无关。牦牛毛长皮厚,可以适应该地区高寒的自然特点,成

6、为该地区特有畜种。C项符合题意。5青藏高原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带的主要原因是(C)A河谷地区水源丰富,灌溉便利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C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风小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解析】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因为在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高,风力小,水热充足,土壤肥沃,农业较发达,C项正确。6某同学暑假时在青藏地区旅游,最有可能感到的不适是(C)A日照强,气温高中暑B阴雨连绵感冒C海拔高,缺氧呼吸困难D风沙大行走困难【解析】 日照强,但海拔高、气温低,不会中暑,A项不符合题意;青藏地区晴天多,降水稀少,B项不符合

7、题意;海拔高,缺氧会造成呼吸困难,C项符合题意;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行走困难,D项不符合题意。7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沿线地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有朝鲜族、藏族等B川藏铁路穿越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C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D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地形崎岖、千沟万壑的景观【解析】 川藏铁路主要经过四川和西藏,其主要少数民族为藏族,A项错误;川藏铁路经过我国的一、二级阶梯,B项错误;川藏铁路主要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而地形崎岖的景观出现在云贵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观出现在黄土高原,D项错误。8小明在查找有关旅游景点的过程中,被青藏地区独特的环境所吸引,

8、下列有关青藏地区地理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D)A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B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棉花D是我国长江、黄河等的发源地【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等的发源地,D项正确;青藏地区是湿润地区,排除A项;人口以藏族为主,排除B项;青藏地区农作物以青稞、豌豆、小麦为主,排除C项。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100%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围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我国在新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据此读图回答910题。9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条件有(C)地域广,土地辽阔冰川积

9、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A BC D【解析】 地域面积对水电的发展的影响不大,故不是优越条件;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使河流水量增加,对发电有利,所以正确;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对水电发展不利,故不是优越条件;该地的河流大多由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二级阶梯,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对发电有利,故正确;峡谷施工工程量小,便于水电站的修建,故正确。10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D)A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C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D电力需求量大,

10、能源资源不足【解析】 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是清洁能源不足的结果,A项说法错误;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不能体现供应困难,B项说法错误;东部开发条件好,清洁能源利用率高,C项说法错误;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清洁能源不能满足需求,D项说法正确。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左图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

11、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水热条件好_。该地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起的主要原因是受来自_印度_洋的_西南_(风向)季风的影响。(2)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畜牧业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生态环境恶化(意思对即可)_。(3)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清洁能源是_太阳能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河流落差大_。(4)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长江、_黄河_、_澜沧江_,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_。12读图,回答问题。图1 甲区域图2 乙区域图3 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1)甲区域位于我国的_青藏_地区(填地理区域),甲、乙两区域实地范围较大的是_甲区域_。(2)列举甲区域典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各一例。【答案】生产方式:高寒畜牧业(或:畜牧业)。生活方式:衣:藏袍。食:牛羊肉、酸奶、奶酪。住:帐篷。行:马、牦牛。(任写一点即可)(3)甲、乙两区域纬度相近,生产和生活方式却差异显著,请根据图3分析原因。【答案】甲区域地处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乙区域地处盆地,地势低平,夏季炎热,冬季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