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第32练.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6129820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第32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第32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第32练.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玲出品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1 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 4 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蒸馏水 NaOH 溶液 红色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稀硫酸 A B C D 2 2015 云南第一次月考 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 但在食品中过量时会对人体产 生危害 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NO和 NO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Na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B 食用 醋溜豆芽 可能会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 C NaNO2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2NO 2 2H NO NO 2 H2O D 1 mol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 NO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2、 mol 3 2015 广饶一中10 月质检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 NO和 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 盛液溴的瓶加少量水可减少液溴的挥发 D 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冒白烟 4 氨与硝酸都是氮的重要化合物 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 氨的催化氧化 等实验 1 A 处是一种气体发生装置 A中所用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硝酸铵 碳酸铵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熟石灰 氢氧化钠 若 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试剂 该试剂可以是 选填上述编号 此时 A处的装 唐玲出品 置应为 选填下列字母 至此 完成了对图1 中

3、装置的补充 试从安全 环保等角度对该装置再提出修改建议 2 在 图1中 若A B 处 试 剂 足 量 则 装 置E 中 可 以 观 察 到 的 实 验 现 象 3 某工厂生产硝酸的流程简要表示如下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工业上通常用质量分数为0 150 的 Na2CO3水溶液 密度 1 16 g mL 1 作为 NO x吸收剂 它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 1 保留 2 位小数 实验室配置 250 mL 该溶液 必须使 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5 某化学活动小组想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夹持装置已略去 进行实验 探究 Na2O2与 NO反应的 产物 实验前 他们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唐

4、玲出品 2NaNO 3 2NaNO 2 O2 NaNO 2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NaNO2溶液显弱碱性 原因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实验开始时 先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和足量稀硝酸 待不再有气体产生时 将铜丝 插入稀硝酸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 装置中放入碳酸钙的目的是 2 装 置B C 中 的 试 剂 分 别 是B C E 的 作 用 是 3 假如 Na2O2已反应完全 为确定D中固体产物的成分 甲同学将固体溶于水后 经测定发 现溶液显强碱性 再向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褪去 由此现象推断固体产物中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 乙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密闭加热

5、 发现白色固体部分变为淡黄色 此现象说明固体中 还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根据以上推测 请写出Na2O2与 NO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6 2015 湖北八市高三三月联考 氨基甲酸铵 H2NCOONH 4 是一种白色固体 易分解 易水 解 可用作肥料 灭火剂 洗涤剂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方法制备氨基甲酸铵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如下 2NH3 g CO2 g H2NCOONH 4 s H 0 1 实验室通常采用图1 装置制取氨气 你所选择的试剂是 2 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2 所示 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 不断搅拌混合 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 停止制备

6、唐玲出品 注 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 液体石 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 填操作名称 为了得到干 燥产品 应采取的方法是 填字母 a 常压加热烘干 b 高压加热烘干 c 真空 40 以下烘干 尾气处理装置如图3 所示 能否将浓H2SO4改为稀 H2SO4 填 能 或 否 理 由是 3 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1 570 g 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 使 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 过滤 洗涤 干燥 测得质量为2 000 g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 的质量分数为 Mr NH2COONH 4 78 Mr NH4HCO3 79

7、Mr CaCO3 100 唐玲出品 答案解析 1 B NH 4的检验 在固体中加入强碱 OH 并加热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若试纸 变蓝 则证明原物质中含有NH 4 所以一定不会用到的是 蓝色石蕊试纸和 稀硫酸 2 D N 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则Na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A 正确 食用 醋溜豆芽 可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 可能会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 B 正确 酸性条 件下 亚硝酸钠会产生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所以亚硝酸钠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2NO 2 2H NO NO 2 H2O C正确 D项 1 mol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 NO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

8、量为1 mol 1 2 4 3 0 5 mol D错误 3 B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易造成烧瓶内外压差 形成喷泉 A 正确 NO易与 O2反应生成 NO2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B 错误 少量水起到液封的作用 可减少液溴的挥发 C 正确 NH3遇到挥发性强酸能生成铵盐 冒白烟 D正确 4 1 或 d 在装置 C与 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 在E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2 铜片逐渐减少直至溶解 溶液变成蓝色 生成无色气体并在广口瓶上方变成红棕色 3 2NO O2 2NO2 4 1 64 250 mL 容量瓶 烧杯 胶头滴管 解析 1 进入 C装置的气体应是NH3和 O2 若 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一种试

9、剂 应选用 NH4 2CO3 或 NH4HCO3 因为它们分解均产生CO2 NH3和 H2O 其中 CO2 H2O与 Na2O2反应生成O2 为防止 D中溶液进入C中 应在C与 D 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 因为在E装置内会产生氮的氧化 物气体 所以在E后应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2 因为 NH3和 O2反应生成NO NO被 O2氧化生成NO2 NO2溶于水生成HNO3 Cu与稀 HNO3反应 生成 Cu NO3 2 NO和 H2O 所以其现象为铜片逐渐减少直至溶解 溶液变成蓝色 生成无色 气体并在广口瓶上方变成红棕色 3 在设备 a 中 NO被 O2氧化成 NO2 4 c 1 000 mL 1

10、16 g mL 1 0 150 106 g mol 1 1 L 1 64 mol L 1 配制该溶液还应选用的玻璃仪器 唐玲出品 有 250 mL 容量瓶 烧杯 胶头滴管 5 1 使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 NaOH 溶液浓硫酸防止空气中的CO2 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 干扰产物的判断 3 Na2O NaNO2 4 NaNO32Na2O2 2NO NaNO 3 NaNO2 Na2O 解析反应 暗示如果产物中有硝酸钠 受热会产生氧气 信息 暗示若D中固体呈黄色 一定有硝酸钠 亚硝酸钠以外的物质生成 亚硝酸钠具有还原性 加入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 会发生反应 高锰酸钾溶

11、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信息 暗示亚硝酸钠溶液呈弱碱性 若产物溶于水呈强碱性 说明有强碱生成 若显中性 说明没有亚硝酸钠生成 由以上分析 若 Na2O2已反应完全 D中固体产物溶于水 溶液显强碱性说明含有Na2O 向溶液中加入酸性 KMnO 4溶液 紫色褪去 说明存在还原性物质 即可能有NaNO2 D 中白色固体产物密闭加热 部分变为淡黄色 说明其中还有NaNO3 2NaNO3 2NaNO2 O2 生成的O2再次把Na2O氧化 为 Na2O2而显淡黄色 由此可知Na2O2与 NO反应的产物有NaNO3 NaNO2和 Na2O 6 1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 或 NH4Cl 和 Ca OH 2 2 此反应为

12、放热反应 用冰水降低温度 提高反应物转化率通过观察气泡 调节NH3与 CO2通入比例 过滤c 否浓硫酸可以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容器而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3 0 496 8 或 49 68 解析 2 由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降低温度 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可以提高反 应物转化率 因此发生器用冰水冷却 由于气体之间的反应量不易控制 因此用液体石蜡鼓 泡瓶可通过观察气泡 调节 NH3与 CO2通入比例 由于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 化碳中 所以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为过滤 又因为氨基甲酸铵易分解 易水解 所以为了得到干燥产品 应采取的方法是真空40 以下烘干 二者虽然都能吸 收氨气 但浓硫酸还可以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容器而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所以尾气处理装置 中不能将浓H2SO4改为稀 H2SO4 3 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铵和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mol 和b mol 则 79a 78b 1 570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是2 000 g 100 g mol 1 0 02 mol 则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a b 0 02 解得a b 0 01 所以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0 01 mol 78 g mol 1 1 570 g 100 49 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