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611207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无锡市东亭中学 2011-2012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一.积累与运用:(共 26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金碧(b)辉煌 叱咤(zh)风云 B初露头角(jio ) 逞能(chng)C面面相觑(x) 中西合壁(b) D变幻(hun)莫测 脑髓(su)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无论构造还是风格,凡尔赛宫和富盖府第都有异曲同工之妙。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C.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在学习上取得丰功伟绩。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2 分)A.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C.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 ,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D.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反映学校生活的电视剧。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1)习: (2)及: (3)释: (4)启: 5.根据课文默写:(10 分) 1)在她没来以前,最珍贵的人, ,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2)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又酸又甜, 。3)戎马关山北, 。 4) ,潭影空人心。5)

3、万籁此俱寂, 。6)杜甫的登岳阳楼 ,写景只有两句 , 。既是写实,又寓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又生动。7)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连续两句咏“月”的诗句 , 。6.名著阅读(3 分)请填写下面空格: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充满了斗争精神,最受读者喜爱。(故事情节)最能反映他的斗争精神;它的火眼金睛能够看透一切,手上的 (兵器) 威力无穷,他始终是战胜妖魔鬼怪的战斗主力,最后得到一个“ ”的光荣称号。7.口语交际:阳春三月,校园里正大面积地栽种花草树木,瞧,操场旁的围墙边新栽了一排香樟树。体育课上,你的同学小王用脚踩在香樟树的护绳 上, “欲与香樟试比高” 。如

4、果你见到此景该2如何劝说小王呢?(友情提醒:劝告别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 分)二.阅读与赏析(共 34 分) (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3 分) (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8.一、二句中“ ”字写出了月色澄澈、空明之感, “ ”字衬托出孤寂的心境。 (2 分)9.第四句中的“秋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 分)(二) (10 分)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荫。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5、。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注释】藉:衬垫。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州纪纲,州府的主簿。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 分)人有负盐负薪者( ) 遂讼于官( )顾州纪纲( ) 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11.以下句中加点的“之”与“使争者视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故时有物外之趣 B.主人处处款之 C.至之市,而忘操之 D.两狼之并驱如故12.翻译句子。 (2 分)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13.从文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三)埃菲尔铁塔(8 分)1875 年,法国第三共和国建立以后,决定为隆重纪念 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

6、命 100 周年,于1889 年在巴黎举办一次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要在巴黎建造一座千尺高塔。为此,一下子送来了 700 个建筑方案。经部长洛克卢瓦和其他官员的会审,选出了其中18 个方案进行严格复审,最后仅确定了一个可行方案。那就是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的设计方案。 铁塔于 1887 年 1 月 26 日破土动工了,但遭到当时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然还跑到法院对埃菲尔进行起诉。埃菲尔力排众议,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他精打细算,一丝不苟,尽量杜绝一丝一毫的偏差。他在勒瓦卢瓦工地上搭起的巨大“积木” ,精确度几乎高达 1/10 毫米

7、。1888 年春天,4 根倾斜的塔柱开始合拢。第一块板安上去时,每个孔 洞都相当精确以至铆接时都不用锉一下。铁塔的安装工作于 1888 年 4 月 5 日彻底竣工。全部工程仅费时 21 个半月,耗资 7799401 法郎(埃菲尔原预算为 800 万埃菲尔) 。 建成后的铁塔高 320 米,分三层,共 1711 级台阶,分别在离地面 57 米、115 米和 276 米处建有平台。据说,该塔共用钢铁 7000 吨,12000 个金属部件,由 250 只铆钉连结起来。 1889 年 5月 15 日 11 点 50 分,埃菲尔为国际博览会开幕式剪彩,是他亲手将法兰西的国旗第一次升到了三百多米的高空。为

8、了铭记这位钢铁建筑之父,人们将铁塔命名为“埃菲尔铁塔” 。并在塔下为他塑了一座半身铜像。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参观铁塔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估计总数已达 1.9 亿3多,其中有近 8000 万人次登上了铁塔。 从 1889 年到现在,已经 100 多年了。在这 100 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埃菲尔铁塔目睹了多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1892 年,巴黎的一位面包师脚踩高跷,成功地迈过了 363 级台阶,到达了铁塔的第一层平台。1912 年,有一“鸟人”用自制的翅膀从塔上飞下来,折断了双腿 。1923 年,一位体育专栏作家骑着自行车从塔上驶了下来。1945 年,竟有人驾着飞机成功地从铁塔的脚柱下穿过。此后,有

9、骑独轮脚踏车驶下铁塔的;有似登山运动员攀登铁塔的,五花八门,各 显其能。但最为大喜大悲的例子是:1965 年,一位西班牙游人在欢乐之中忘乎所以,竟将妻子从塔上扔入空中。此外,从 1898 年第一次有人在这里自杀开始,至今已有大约 400 多人从塔上纵身跃下 或是上吊身亡。更为离奇的是,竟有骗子两次企图将铁塔当废铁出售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一切无疑是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的有力见证。 除这些奇闻轶事外,埃菲尔铁塔的经济效益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铁塔第一层,设有酒吧和餐馆,游人可随时进餐、休息。第二层和第三层设有休息室、了望台、小卖部,供游客观赏风景、选购工艺品、纪念品等。铁塔上还设有小邮箱,专供游

10、人即时向亲友寄送明信片或传递登塔感受之用。据说,铁塔建成后的第一年,参观人数即近 200 万,仅门票收入便为全部建筑费用的3/4。由此可见铁塔的经济效益是何等可观。 今天,埃菲尔铁塔已成为法国和巴黎的标志。14.阅读第段,用原文语句回答修建埃菲尔铁塔的原因。 (2 分)15.选文第段中,作者充分列举了各种数据来说明埃菲尔铁塔。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处,抄写在横线上,并说说其作用。 (2 分)我找的句子是: 作用: 16.选文第段 “由此可见”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 分)17.文章在介绍过程中,第段插入了关于埃菲尔铁塔的奇闻轶事,你认为这一段有什么作用?(2 分)(四)别踩疼了雪(13 分)

11、 朱成玉(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地渴望看到它。(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6)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而长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7)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

12、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她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8)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4(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 他们的梦想。(10)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

13、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11)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 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12)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

14、雪的原因啊!(14)雪花在天空舞蹈!(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18)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18.阅读全文,说说女儿为什么特别渴望看到雪?(2 分)19.第(7)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 分)20.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4 分)(1)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5、2)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21.联系上下文,理解第(16)段“夜晚在黑,也压不过雪的 白”的深层含义。 (2 分)22.读了文章第(10)段中妈妈写给女儿的信,你有什么感受?结合实际谈一谈, “母亲节”即将来临,让你给妈妈发一条短信,你打算说什么?(3 分)三、表达与交流(共 4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从依稀记事到青葱 岁月,总有留存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 ,令我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时,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时那一刻,让我的生活更丰富;那一刻,让我难以忘怀。请以“难忘那一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 600 个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