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细柳营 司马迁简介素材 语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111939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细柳营 司马迁简介素材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细柳营 司马迁简介素材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细柳营 司马迁简介素材 语文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20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君、刘邦等的遗迹。38岁继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司马迁接受了儒家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作是第二部春秋。他还接受了道家思想,他的思想中唯物论的因素和批判精神,尤其是自身的遭遇更增强了他的反抗性。这些在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都有所体现。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今仅存悲士不遇赋和报任安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