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111525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 奇妙的克隆 课标点击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熟练掌握文中字词。2.过程与方法:(1)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2)培养学生收集、筛选、利用资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难点剖析写法特点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首先,表现在文章结构安排上,用四个小标题把全文分为四部分,这四个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但前后又有紧密的逻辑联系。其次,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艰深的科学道理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其三,文中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不仅从中获得科学知识,而且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发散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

2、。繁衍( ) 胚胎( ) 濒临( )蟾蜍( ) 免疫( ) 细胞(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神通广大:拍案叫绝:繁衍:相安无事:难能可贵:濒临: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1)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2)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中考巡礼(2020资阳)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身处顺境,不能因为有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让赞美声冲昏头脑,更不能以自己优越条件而玩世不恭。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

3、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C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喜欢上生物课了。D流星体是天外来客,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的强大引力吸住,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闯入大气层。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说话要清楚简洁,就应在说话前认真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说,说给谁听,说的重点是什么,怎样去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详说,哪些一带而过,等等。想得清楚才能说得清楚。B科技报告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报告科技活动中的新发现、新创造、新理论,帮助人们了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新水平。C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

4、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晁盖智取生辰纲”、“香绫学诗”等这些动人的故事都出自清代小说家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综合收敛“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得到卵之后,立即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

5、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到去年7月,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1“多利”创造出来的四个步骤是什么?2表明上述步骤的语言标志有哪些?3为什么说“多利”是“克隆羊”?4第一段的说明顺序是什

6、么?5与“克隆羊”“多利”一同降生的生物学新见解是什么?迁移整合(2020青岛)谁来拯救我们的湖泊(1)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的淡水资源,可是随着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和无节制的生活污水的排放,湖泊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例如,由于传统的洗衣方式的改变,大量含磷洗涤剂的使用,造成含磷有机污水直接排入大小河道,大部分磷最终进入湖泊。在农村,传统的农家肥被各种化肥所代替,加上各种农药的大量使用,随着雨水和灌溉的冲刷,年复一年地给湖泊带来了越来越“浓”的多余的“养分”。湖水的富营养化造成了湖中各种浮游藻类的过度繁殖,水色变绿、水质恶化,严重抑制了湖泊中其他生物的繁衍和生长。当藻类繁殖过度时,会使湖水发生“

7、水华”,随着藻类的大量死亡造成局部湖泊或小湖泊中大部分水生物死亡。死亡的水生物腐败后又加重了水质的污染程度,使水质进一步恶化,形成湖泊生态的恶性循环。(2)为保护地球有限的淡水湖资源,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3)最近,英国科学家依靠一种非常普通的小生物,奇迹般地使一个原来绿色混沌的小湖泊的湖水变得清澈见底。(4)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这句话虽然不够准确,但却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水中生物食物链的状况。在水中,鱼类吃虾类、鱼苗、鱼虫等小型水生动物,也吃水草和部分水藻等水生植物。而小型水生动物一般以水生植物为食。大量的有机污水使水质富营养化,促使水中藻类大量繁

8、殖。水藻太多,使小型水生动物和鱼类无法及时“享用”,反而“为食所嗌”,被水藻夺走水中的氧气而失去了生存空间。而且,水藻的种类很多,许多游离水藻根本不能被鱼类所食,况且并不是所有的鱼都是吃水藻生存的。(5)显然,恢复水中生态平衡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吃藻类的能手,即要加强在鱼类和藻类之间的一个生态环节。英国科学家认为,在鱼类和藻类之间确实存在着这种重要的食物链环节,以往,在治理营养化水质污染时,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环节,因而效果不理想。所以,如果能在湖泊中大量繁殖专吃藻类的小生物,那么就能使湖泊的水生态环境恢复到良性循环之中。(6)那么,这个小生物是“谁”呢?(7)是鱼虫,俗称水蚤,是你十分熟悉的。每

9、天从宠物市场买来或者亲自从小湖中捞来喂鱼的那种跳蚤大小的水生物。(8)鱼虫属“枝角类”,体积小,长圆形,侧扁。除头部外,身体其余部分包在介形壳瓣内。头部有两对触角,第二对特别发达,能在水中划动,为运动器官。它是吞食藻类的能手。(9)可是,问题又来了。显然,鱼虫是鱼类最爱食的美食。往湖中投放的大量鱼虫来不及吃尽藻类,就会被鱼儿吃光。(10)于是,英国科学家先把湖中的鱼类捕走,然后投放大量的鱼虫。这样就把食物链只“缩小到了两节”:鱼虫和藻类。(11)在没有天敌鱼类,只有大量食物藻类的“天堂”里,鱼虫自然无忧无虑地大吃大喝,“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产生成倍的鱼虫大军加快食藻速度。(12)两个星期以后,

10、令人激动的事情发生了:藻类基本被消灭干净,湖水变得十分清澈。原来因藻类浑水遮住阳光,被藻类夺走氧气而变得枯萎的水生植物又开始茂盛地生长起来,产生氧气,加速了水质的改善。(13)虽然实验取得成功,但还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湖中不能无鱼,最后还要放鱼归湖。对此,英国科学家说,他们还不打算马上往湖中放鱼,以便继续观察和巩固目前的实验结果。(14)英国科学家的这个实验结果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因为,面对全球越来越严重的湖泊富营养污染问题,人类除了花大量资金用于污水净化外,在生物学上几乎束手无策。如今,人类终于第一次找到了拯救湖泊的好帮手鱼虫。1.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从本文看,造成湖泊水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 水质的“富营养化”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后果?4. 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 ,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目的是_。5. 阅读本文,依据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我们应该具体采取怎样的行动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湖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