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专题《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094992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专题《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专题《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专题《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专题《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专题《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专题《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专题《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狼 班级: 组别: 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蒲松龄的文学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准确翻译课文。2、反复诵读,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塑造形象的作用。3、学习屠户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自己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19岁中功名,但此后屡试不第,中年以后一边教书,一边应考,直到71岁才再中,4年后便死去,穷困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社会黑暗有深刻的认识。蒲松龄不仅擅长小说、诗歌、古文,对经、史、哲学、天文、农桑和医学也有研究。除代表作聊斋志异外,还著有聊斋文集4卷、

2、诗集6卷、词1卷。此外,还著有墙头记等俚曲14种,日用俗字、农桑经等杂著多种以及钟妹庆寿等戏曲。2、了解作品“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志”的意思是记述,“异”指奇异的故事。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曾评价聊斋志异: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预习案】一、初读狼,利用工具书积累重点字音、字形:缀( )行 大窘( ) 积薪( ) 苫( )蔽弛( )担持刀 眈眈( )相向 少( )时 目似暝( ) 意暇( )甚 隧( )入 尻( )尾 假寐

3、( )狡黠( ) 顷( )刻二、二读狼,把握语气、语调和节奏。用“/”给下列句子断句而 两 狼 之 并 驱 如 故 恐 前 后 受 其 敌其 一 犬 坐 于 前 以 刀 劈 狼 首一 狼 洞 其 中 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三、三读狼,借助书下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完成加点字解释,并口译课文。不会的做好标记,准备课上交流。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 )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行甚( )远。屠惧( ),投以( )骨。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 )。复( )投之( ),后狼止而( )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 )两狼之( )并驱( )如( )故( )。屠大窘( ),恐( )前后

4、受其( )敌( )。顾(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其中,苫( )蔽( )成丘。屠乃( )奔倚( )其( )下,弛( )担持( )刀。狼不敢前( ),眈眈( )相( )向。少时( ),一狼径( )去( ),其( )一犬( )坐于( )前。久之( ),目似瞑( ),意( )暇( )甚( )。 屠暴( )起,以( )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 )之( )。方( )欲( )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 )将隧( )入以( )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 )后断其股( ),亦( )毙之。乃( )悟( )前狼假寐( ),盖( )以( )诱( )敌。狼亦黠( )矣,而( )顷刻(

5、)两毙,禽兽之( )变诈( )几何( )哉?止增笑( )耳( )。四、四读狼,整体感知课文。1、从文中找出交代时间变化的词语。2、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提示:以“狼”为中心词,在横线上填入一个动词)。屠户 狼 狼 狼 狼作者 狼五、五读课文,按要求在书上做批注。1、找出描写屠户的语句,批注格式为:这是对屠户的 描写,写出了他的 (形象特点)2、划出描写狼的语句,批注格式同上。【我的问题】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活动案】活动一:课文诵读,读准字音、语气、语调、节奏。(2人对读4人评读小组展读)活动二:课文译读,读懂文意。(2人交流4人释疑8人研讨全班质疑2人组展讲)活动三:课文悟读,理清情节、分析形象。(2人交流展讲补充)活动四:课文理读,把握主题、写法。A、“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指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B、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