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湖北省高三物理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6093325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湖北省高三物理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年湖北省高三物理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年湖北省高三物理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年湖北省高三物理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年湖北省高三物理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湖北省高三物理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湖北省高三物理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湖北省仙桃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2015年湖北省仙桃中学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 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D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2A、B两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运

2、动总位移相同,A行驶的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而B则是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度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已知a1a2,设A的行驶时间为tA、未速度为vA,B的行驶时间为tB,未速度为vB,则()A tAtB,vAvBB tAtB,vA=vBC tAtB,vA=vBD tAtB,vAvB3如图所示,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向左做匀加速运动时,质量为m的小球恰好与斜面保持静止,当斜面与小球的速度从v增加到2v的过程中()A 斜面对物体m做功为mv2B 斜面对物体m支持力大小为C 物体m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mgD 重力对物体m做功不为

3、零4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为B 卫星在距地面高度R处的绕行速度为C 卫星在距地面高度R处的加速度为D 地球同步卫星的速率比近地卫星速率小,所以发射同步卫星所需的能量较小5如图所示,在倾角=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L=0.2m的轻杆相连,小球B距水平面的高度h=0.1m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地面上,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2m/sB 下滑的整个过程中A

4、球机械能守恒C 下滑的整个过程中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下滑的整个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J6如图所示,水平面绝缘且光滑,一绝缘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有一带正电荷的小球,小球与弹簧不相连,空间存在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带电小球在电场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静止,现保持电场强度的大小不变,突然将电场反向,若将此时作为计时起点,则下列描述速度与时间、加速度与位移之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 7如图所示为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图中的三个灯泡L1、L2、L3都标有“5V、5W”字样L4标有“5V、10W”字样,若它们都能正常发光,不考虑导线的能耗,则该电路a、b两端的输入功率Pab和

5、输入电压Uab应为()A 20W,25VB 25W,25VC 20W,20VD 25W,20V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均B,磁场方向如图(两区域磁场方向相反)均与斜面垂直,磁场的宽度MJ和JG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区时,线框恰好以速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的机械能减少量为E,重力对线框做功的绝对值为W1,安培力对线框做功的绝对值为W2,下列说法

6、中正确的有()A v1:v2=4:1B v1:v2=2:1C E=W1+W2D E=W1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0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后,除了产生形变,其电阻率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效应”现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某长

7、薄板电阻Rx的压阻效应已知Rx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姆到几十欧姆,所用电源的电动势为3V除图甲中的器材外,实验室还提供了如下器材可供选择:电压表V(量程为015V,内阻约为20k,其读数用U表示)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r1=5,其读数用I1表示)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6,其读数用I2表示)(1)请完成电路图中虚线框内的部分,并用相应的符号标注元件;(2)在电阻Rx上加一个砝码,闭合开关S,记下电表读数,可得Rx=(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3)改变砝码的个数,得到不同的Rx值,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砝码的重力,绘成图象如图乙所示,可得Rx与所受压力F的数值关系是Rx=1

8、1如图所示,A、B质量分别为mA=1kg,mB=2kg,AB间用弹簧连接着弹簧劲度系数k=100N/m轻绳一端系在A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B为套在轻绳上的光滑圆环,另一圆环C固定在桌边,B被C挡住而静止在C上若开始时作用在绳子另一端的拉力F为零此时A处于静止且刚好没接触地面现用恒定拉力F=15N拉绳子,恰能使B离开C但不能继续上升,不计一切摩擦且弹簧没超过弹性限度,(g取10m/s2)求:(1)B刚要离开C时A的加速度;(2)若把拉力F改为F=30N,则B刚要离开C时,A的加速度和速度12如图所示,在以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内充满了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x轴下方为一平行板电容器,

9、其正极板与x轴重合且在O处开有小孔,两极板间距离为现有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电子在O点正下方负极板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电子所受重力(1)若电子在磁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刚好从磁场的最右边缘处返回到x轴上,求加在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2)将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大到第(1)问中电压的4倍,先在P处释放第一个电子,在这个电子刚到达O点时释放第二个电子,求第一个电子离开磁场时,第二个电子的位置坐标(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0、【物理-选修3-3】(15分)13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B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C 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D 用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很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E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14图甲为1mol氢气状态变化过程的VT图象,己知状态A的参量为pA=1atm,TA=273K,VA=22.4103m3,取1atm=105Pa(1)在图乙中画出与甲图对应的状态变化的pV图,并标明A、B、C的位

11、置(不必写出求解过程)(2)等温膨胀过程(B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1=3130J,求气体的循环过程ABCA从外界一共吸收多少热量?【物理-选修3-4】(15分)15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t=0的图象如图所示,经过t=1.2s的时间,这列波恰好第三次重复出现图示的波形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的是()A 该列波的传播速度B t=1.2s时间内质元P经过的路程C t=0.6s时刻质元P的速度方向D t=0.6s时刻的波形E t=0.7s时刻质元P的位置16 如图所示,ABCD是柱体玻璃棱镜的横截面,其中AEBD,DBCB,DAE=30,BAE=45,DCB=60,一束单色细光束从AD面入射

12、,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如图中ab所示,ab与AD面的夹角=6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1.5,求:(结果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1)这束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多大?(2)该束光线第一次从棱镜出射时的折射角【物理-选修3-5】(15分)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9天后,余下的该元素的质量为原来的,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3.8天B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C 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D 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n=2,再跃迁到定态n=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子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E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18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C三个物块,其质量

13、分别为mA=2.0kg,mB=1.0kg,mC=1.0kg现用一轻弹簧将A、B两物块连接,并用力缓慢压缩弹簧使A、B两物块靠近,此过程外力做功108J(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内),然后同时释放A、B,弹簧开始逐渐变长,当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C恰以4m/s的速度迎面与B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求(1)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与C碰撞前)A和B物块速度的大小?(2)当弹簧第二次被压缩时,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201年湖北省仙桃中学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 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D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考点:物理学史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故B错误;C、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