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083270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1、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时间和科学家分别是( )A、1959年,罗伯特森 B、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 C、19世纪,施旺和施莱登 D、19世纪,欧文顿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三层结构静止的 流动的( )A、 B、 C、 D、3、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 )A、C、H、O、N B、C、H、O、N、PC、C、H、O、S、P D、C、H、O、Mg、Fe4、维生素D能较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 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

2、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5、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全透性;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6、苋菜的细胞液中有一些红色的物质,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把苋菜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个现象是因为( )A、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D、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7、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中有重要的功能。下列生物结构

3、中,糖蛋白含量可能最多的是( )A、类囊体的膜 B、线粒体的膜 C、细胞膜 D、内质网膜8、(多选题)以下关于细胞膜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分子层 B、膜两侧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C、球形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D、组成膜的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9、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

4、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10、对白血病病人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是将正常人的骨髓造血细胞移植入病人体内,使病人能够产生正常的血细胞。移植之前需要捐献者和病人的血液进行组织配型,主要检测他们的 HLA(人体白细胞抗原)是否相配。HLA是指( ) A、RNA B、DNA C、磷脂 D、糖蛋白二、非选择题1、仔细阅读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有人在研究未受精的卵细胞膜透过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质的物质则很难通过。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中一定有某种物质,有利于脂质物质的通过。1925年EGorter和FGr

5、endel用有机溶剂将人成熟红细胞膜中的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平铺成单分子层时,这个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1)根据上述信息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2)题中所指细胞膜成分具有的功能。 (3)膜中主要成分还有,请简要说明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该物质的存在。 (4)如果以含32PO43-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在体外培养骨髓瘤细胞。一段时间后,在新增殖的骨髓瘤细胞中存在放射性的细胞结构主要有。2、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结合,两类细胞则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将两类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在370C下保温40

6、 min后,细胞上两种荧光点呈均匀分布(如图所示),试问:(1)人和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起受体作用的。为使人、鼠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必须除去细胞膜表面起作用的糖蛋白。(2)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可以证实关于细胞膜结构“模型”的观点是成立的。(3)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这表明膜的结构具有。(4)细胞融合实验若在20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平均分布的时间大大延长,这说明。若在10C条件下,两种表面抗原便难以平均地分布,这又说明一、选择题1、B 2、C 3、B 4、A 5、C 6、A 7、C 8、ABD 9、C 10、D 二、非选择题1、(1)细胞膜中含有脂质物质,且它在膜中呈双层排列 (2)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3)蛋白质 利用蒸馏水使人成熟红细胞膜破裂,然后通过离心等方法提取出较纯的细胞膜,再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转为紫色(注意应先提取较纯的细胞膜) (4)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核膜等生物膜2、(1)糖蛋白免疫(或识别) (2)膜物质分子能够运动 (3)构成膜结构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一定的流动性 (4)膜上蛋白质分子运动的速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慢环境温度很低(接近O)时,蛋白质分子运动速度也接近零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