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高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6080198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高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高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高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高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高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高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宁津高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德州市宁津高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三语文一、选择题(1-13每题2分14-16每题3分24题6分共4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反诘拮据鳞次栉比 残碑断碣B采撷诙谐挟嫌报复 与子偕老 C时髦抛锚广袤无垠 名列前茅D场所 场院 电影散场 临阵怯场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心存芥蒂慰藉斩钉截铁押解B锲而不舍 惬意 切肤之痛 胆怯C痴心妄想 鞭笞 不辨妍媸 桎梏D风声鹤唳 瓦砾 形销骨立 睥睨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抹脸(m) 抹脖子(m) 抹不开(m) 转弯抹角(m)B咋舌(z) 惭怍 (zu) 柞树(zu)

2、 炸油条(zh)C戏谑(n) 恫吓 (dng) 箴规(zhn) 胸脯(p)D舐犊(sh) 模具 (m) 伺候(c) 蕴藉(ji)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畏葸(x) 渲(xun)染 矫(jio)揉造作 罡风(gng)B倾轧(zh) 倩(qin)影 忐忑(t)不安 亘古(gn)C沮(j)丧 涎(xin)水 否(p)极泰来 股肱(gng)D体恤(x) 猥(wi)亵 罄(qng)竹难书 诟病(gu)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中肯中意 穿着歪打正着 得心应手应接不暇B创伤重创 桂冠弹冠相庆 好大喜功乐善好施C供稿供应 涤纶羽扇纶巾 厚古薄今日薄西山D解数解读 寒舍

3、退避三舍 曲径通幽曲尽其妙6字形全正确的一项A哄传轰动合盘托出貌合神离B宏扬 洪福 宏观世界 宽洪大量 C装簧 弹簧 涣然冰释 巧舌如簧D惠顾 惠存 融汇贯通 心灵神会7下列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既往不究 出类拔萃 指手划脚 捎纵即逝B和衷共济 板上走丸 惊慌失措 事倍工半C姗姗来迟 山青水秀 融会贯通 轻歌慢舞D稳操胜券 瑕不掩瑜 惹是生非 原形必露8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苦心孤诣宣赫一时挺而走险畏葸不前B佶屈聱牙如法泡制未雨绸缪 蓬壁生辉C戎马倥偬 明眸善睐 罄竹难书 繁文辱节D闲情逸志 相形见绌 顿开茅塞 运筹帷握9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

4、少的是A置若罔闻留连往返背水一战B荷枪实弹 水滴石川 怨声在道C殚精竭虑 乌烟涨气 倍尝艰辛D并行不背 恻隐之心 层见迭出 10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找出错得最多的一项A针贬脉膊便扭曝晒避邪秉赋B松驰磋跎光采材能策励粗卤C黩职 耽心 担误 迭韵 渡日 捣腾D妨范 讽谏 富相 覆盖 本分 服输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俗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今年亚洲发出的不和谐音,主要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他上半年曾承诺要以实际行动改善日中关系,但却背信弃义,于10月17日再次参拜。B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C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朗读教学日益重要。“读万卷书,行万

5、里路”,这句俗语,也证明了读的重要性。因此书声琅琅已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特征。D到了高考的关键时刻,他宵衣旰食,决心实现自己的理想。1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这几轮会谈可以看出,朝美双方能否增进互信哪一方采取主动步骤将成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关键。B巴金被认为是中国的文学巨人,他与鲁迅茅盾和老舍共同描绘了现代中国在20世纪早期的觉醒和剧变。C当克隆人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思考和广泛讨论,并尽快建立健全有关克隆人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的共识。D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还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1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

6、乎规范的一项是A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产品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获得的效益。B唐先生教宋词,基本上不讲,打起无锡腔调,把词“吟”一遍:“双鬓隔香红啊玉钗头上风好!真好!”这首词就算讲过了。C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D出版社除出了读书生活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

7、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都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

8、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节选自新唐书韩休

9、传)注: 厩刍:草料。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复执论执:坚持。B休直方不务进趋务:致力于。C帝不能夺夺:使改变。D吾用休,社稷计耳计:计策。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B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C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在玄宗为太子时,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B韩休任虢州刺史期间,体察民情,请求为虢州百姓

10、减免赋税,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表现出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C韩休因萧嵩举荐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因而得到宋璟的赞许。D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压力,但面对谗言,玄宗非常清醒,将韩休与萧嵩进行比较,说明了任用韩休的理由。三、17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译文: (2)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译文: 四、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

11、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19补写名句默写(任选三题6分)(1)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2)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3)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杜牧阿房宫赋)(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5题。(20分)灯笼红 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

12、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曾祖母至少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坑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 我睡得死,醒来时天大亮。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

13、为甚仍稳睡着?侧脸一瞧,一双绣花的新鞋露在曾祖母的被头外面,不是过大年,为甚穿新鞋?还有,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来,看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躺柜立着。我坐起来,刚喊了声“老娘娘”(家乡对曾祖母这么叫,第一个“娘”读入声),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连被窝一块抱走,送到父母住的屋子里。我哭着,我并不晓得曾祖母已死,喊着“老娘娘”这时我才听见我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地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问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