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设计同步人民版必修三讲义:专题一 专题总结(一)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073350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新设计同步人民版必修三讲义:专题一 专题总结(一)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新设计同步人民版必修三讲义:专题一 专题总结(一)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新设计同步人民版必修三讲义:专题一 专题总结(一)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新设计同步人民版必修三讲义:专题一 专题总结(一)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新设计同步人民版必修三讲义:专题一 专题总结(一)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新设计同步人民版必修三讲义:专题一 专题总结(一)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新设计同步人民版必修三讲义:专题一 专题总结(一) Word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总结(一)主题1以时间为线索把握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1)演变过程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提倡仁、德治、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但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西汉:改造与独尊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形成适应专制集权的封建神学体系;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渐成正统,成为后来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魏晋至隋唐:进一步改造时期。儒、道、佛纷争与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唐代“三教合一”,儒学官学化。宋明:转型与成熟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形

2、成,朱熹集大成,“存天理,灭人欲”,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形成。明初理学官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守仁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明清:继承和批判时期。此时出现反专制蒙昧、提倡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和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具有时代特色。(2)规律总结思想内容随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决定思想意识的变化。思想的变化与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扶植是不可分割的。主题2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1)积极影响:儒学是中国数千年来一

3、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以儒学为核心的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儒学成为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其勤政爱民和任用贤才的主张、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社会仍有很高的价值。“和为贵”和“君子和而不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儒家思想至今仍体现着其独特的魅力,显示着其明显价值。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主体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至今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2)消极影响:儒家思想对钳制人们的思想、阻碍科学的发展

4、等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作为封建文化的载体,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促成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倡导“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宣扬封建礼教,扼杀人性,负面作用极其明显。(3)现实意义儒家强调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儒家提倡的“诚信”“仁义”“孝”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发展。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

5、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有现实意义。【典例1】(2014课标全国,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题干体现的是对亲子和养子财产占有罪名的变化,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对待养子与亲子态度趋同,但不表示与亲子血缘关系淡化,故B项错误;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故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结

6、合题意可知,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可知是认可了养子的名份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故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故D项正确。答案D【方法技巧】 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一)典例1属于历史文献类材料型选择题。历史文献包括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其作为材料的来源,可信度比较高。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有效提取材料信息,提取时须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所学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如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核心概念“养子”“亲子”,而法律规定的变化实质是对家庭伦理关

7、系的认可。【变式训练1】(2015福建文综,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培养人才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弘扬道德,规范言行的信息,故B项错误;“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意思是先让百姓富足,然后推行教化,达到移风易俗,故C项正确;教化民众,静心明志是在“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基础上,没有突出作者的意思,故D项错误。答案C【典例2】(20

8、16上海单科,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解析“源头活水”认为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使自己保持活力。这与孔孟“仁政”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这与“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这与两汉经学无关,故C项错误;这首说理诗是朱熹的作品,符合宋明理学中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方法技巧】 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二)典例2属于文学作品类材料型选择题。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名言

9、警句、口号等。史实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但文学作品已经对史实进行了加工,有了虚构和夸大的成分,应注意仔细甄别。甄别时注意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过程、材料观点等多角度进行辨别,然后再联系所学知识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逐项分析备选项,作出判断。如本题诗歌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选自朱熹的观书有感,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此意与理学中的“格物致知”正相符。【变式训练2】(2016江苏单科,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解析材料“狂狷之士”“儒帽裹僧头”主要体现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他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无法说明他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故A项错误;材料“却收女弟子”只能说明李贽的做法与其他人不一样,不能就此说明明代妇女地位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儒帽裹僧头”和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表明批判传统礼教,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是道家的思想,材料中只是讲述李贽的狂妄不羁,没有提及他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故D项错误。答案C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