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6064795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苍溪县陵江第二幼儿园课题研究组我国作为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礼仪之帮”,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否定传统弊端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作为祖国未来支柱的学前期幼儿,具备了会思考、会学习、接受信息快等素质,但受到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染及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不够,幼儿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行为相脱节,滋长了一些作为独生子女而引发的不良习气,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长辈,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公共场所不守秩序行为。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一、课题的提出

2、(一)课题的提出记得有一天,我园刘老师走在幼儿园的操场上,对面来了一个小朋友横冲直撞跑得很快,一下子撞在她身上,不但把刘老师撞得退后好几步,小孩子自己也摔倒了。小孩子大哭起来,后面紧跟着的是他奶奶,连忙抱起孙子安慰,还责怪刘老师说:“你这个大人怎么回事,看见孩子过来了也不让一下,害得他摔了一跤,真是的!没有长眼睛嘛!”这位老奶奶不但不教育自己的孙子不该横冲直撞,不引导他赔礼道歉,反而责怪别人。且不说她的素质礼仪如何,最重要的,是给孩子示范了什么?留下了什么?这件事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2007年6月29日,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正在举办来自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布菲教授的钢琴独奏音乐会,而现场的许

3、多孩子在上蹿下跳,大呼小叫,还有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说话声本来是家长带孩子来聆听大师艺术、接受艺术熏陶的,结果却让布菲教授情绪激动,泪流满眶,演出被迫中断。这样有损国人形象的事件的发生,告诉我们,我们国人的文明素质正在下降,教育不能只关注考试、分数,更应该注重“德育”,我们的心向世界看齐了,我们的行为呢?新纲要中也提出要“培养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所以从小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可以重塑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形象,培养明文有礼的下一代,形成一个真善美的良好礼仪氛围,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社会教育合力,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4、,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相关研究概述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文明礼仪教育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高度关注,纷纷把“文明礼仪”作为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大纲中。在国外:英国教育计划中指出“学校是传播文明、明主的地方”,并把“提供一个学习的环境,发展和谐人际关系”作为评价学校教育的标准之一;日本学前教育强调“注重社会性的发展”,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作为重点来抓;美国学前教育教育机构质量标准与认定体系把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定为课程内容;韩国幼儿园提倡人性教育,强调要培养有礼貌、有教养的儿童,教育儿童学习做社会的主人、做社会的主人,提倡教育为将来服务,并作为

5、考核的标准;德国非常注重善良品质的教育,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善待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这是涉及到道德观和信仰地教育,比学习成绩更值得关注。在我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有着丰富的礼仪教育内容和经验,例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刚、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等,但是也有很多愚昧的东西,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和借鉴。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显落后的文明教育,因此国内的学前教育机构非常注重幼儿的文明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并有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自己幼儿园的礼仪教育特色课程。例如,北京的有的幼儿园开展“童谣促礼仪”的教育活动;有的幼儿园研究的是孩子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礼仪习惯的养成;有的幼儿园研究的是孩子的品格礼仪,这些对我们的

6、研究都有促进和借鉴作用。(三)研究的意义 课题界定1、文明礼仪:礼仪通俗的讲就是待人接物的礼节礼貌及方式,是交往的规范,是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是指。文明礼仪,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个性气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交际能力等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也可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素质之一。2、幼儿文明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公共场所活动中能够与各种人相处融洽、正常交往,而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简单的说,就是礼貌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3、园本教育:根据我园“以文明礼仪为特色,弘

7、扬民族传统文化,立终身学习之基础” 的办园思想,以教师为主体,自主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教育科学研究。它是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办园质量的全面提高为目标,以解决幼儿的文明习惯的养成、礼仪交往的实际问题为起点,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进行的科研实践活动。理论依据1、从生理学上来说,3岁儿童的脑重约占成人的75%,3-6岁之间是儿童脑电波明显发展的时期,这是幼儿认识外界事物和调控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也就是说3-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培养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的物质条件了2、心理学上认为3-6岁的幼儿活动性增大了,独立性也增强了,在参与社会活动中都伴随着行为,行为对幼儿来说都有无数个第一次,从行为习惯的

8、培养来说,首先是要建立怎么样的条件联系,心理学上把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称之为“首印效应”,凡事必须重视第一次,特别是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就是说:在幼儿园阶段,是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了。3、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的群体动力学中认为:个体与群体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当平衡被破坏时,会引起个体的紧张,这种紧张次机会促使个体通过努力与群体取得新的平衡。根据这一观点,可以说,实施集体教育的幼儿园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场所,对培养孩子的各种文明礼仪习惯是非常有利和必要的。 4、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的结果。也就是说,幼儿只有通过主动的活动,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

9、才能不断形成和建构自己的智力基本概念和思维模式。5、陈鹤琴的儿童观里指出:“对成人的一言一行和同伴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会主动模仿。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方式,个体最初学会的种种本领,大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正因为儿童喜好模仿,所以他们容易接受教育,可塑性很大。”6、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纲要中关于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幼儿主动的与周围的人交往、相处,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和信赖感;使幼儿逐步养成社会生活中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态度。(四)、有利条件分析我园是农村县城幼儿园,有大部分孩子是农村拆迁过来的,家长的素质本身就不高,孩子的

10、文明礼仪习惯就更低了:随意、拖拉、不讲卫生、不拘小节、连坐立行走的基本礼仪都不太会,而我园又是省级示范园,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较高,为了跟上发展的步伐,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建设文明校园、提高孩子的文明程度,我们决定在我园开展幼儿文明礼仪园本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决定以此为突破口探索幼儿礼仪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我们重在养成、促进内化,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并在研究中引导老师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改善教育行为,构建礼仪教育的课程实践体系。 实施本课题的研究势在必行。二、研究设计(一)研究目的1、在纲要的指导下,以幼儿发展为本,初步探索我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文明

11、礼仪的实效性。2、通过我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园本礼仪教育的要求体系,让我园幼儿了解基本的礼仪常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友好的待人方式,热情的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尊、自爱的个性品质和文明习惯。3、通过对幼儿的礼仪启蒙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一是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文明素质,从而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形成懂礼貌讲文明良好园风;二是提升我园教师科研能力,形成一套完整的科研方法和体系。(二)研究内容幼儿园文明礼仪活动现状调查和分析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途径和操作策略的研究幼儿园园本文明礼仪行为体系构建的研究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评价研究研究内容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小阶段:1、小班研究段:幼儿年龄:2.

12、5岁3.5岁研究时间为2011年9月2012年7月主要目标:总目标: 对幼儿进行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升旗礼仪的培养。在教师的提醒下,能遵守本班的常规和公共场所的一些规则。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不争夺玩具。(1)进餐礼仪要求:幼儿进餐时应闭嘴静咀嚼,勿张大嘴巴谈话,口中也不可塞满食物。用手进食、吸吮手指或以餐巾揩拭都是不雅的仪态。假使想打喷嚏或擦鼻涕的话,应该立刻用餐巾按住口、鼻部,同时面向侧面。果核则由口内吐出,吐在手掌上,然后放在盘子里。喝汤时,先试温度,不可发出嘶嘶的声音。(2)仪表仪态要求: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对于指甲应当每周及时修剪。不应该在指甲上涂涂画画。勤洗脸,勤理发,勤洗

13、澡,勤换衣。(3)行走礼仪要求: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相问好。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4)升旗礼仪要求:全校师生一律整队入场,全体师生入场后站立在指定的位置上,不准走动,不准交谈,不准打闹,不准做与升旗无关的事。幼儿一律穿校服,带校徽。升旗、唱国歌、全体师生行注目礼。进行国旗下教育时,全体人员应保持肃静,在听讲过程中,可鼓掌。升旗仪式结束后,老师们首先退场,各班按指挥,统一退场。2、中班研究段:幼儿年龄:3.5岁4.5岁总目标:对幼儿进行称谓礼仪,问候礼仪,交谈礼仪,做客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同伴礼仪的

14、培养。能遵守班上和园内的规则,能分清好坏,并懂得简单的道理。愿意学习好榜样,乐意与同伴交往,并与同伴和睦相处。能独立完成进餐入厕,有良好的卫生习惯。(1)问候礼仪要求:主动热情大方的问好,问候礼仪语应带有友好之意。(2)交谈礼仪要求:说话时应该看着对方的眼睛。谈话时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3)做客待客礼仪要求:做客时要事先约定,如约而至,仪表整洁,礼貌登门,进门问候,应邀就座,起身谢茶,谈话有礼,坐姿要稳,不要乱翻,到同学家做客拜访举止有礼。待客时主人要热情招呼。(4)接打电话礼仪要求;听到电话铃声,要立即接电话。接电话时要面带微笑,语气自然柔和。接电话时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再

15、见。)(5)同伴礼仪要求:与同伴交往时使用礼貌用语;同伴之间互助友爱;对人对事具有平等意识等。3、大班研究段:幼儿年龄:4.5岁6岁总目标:对幼儿进行集会礼仪,购物礼仪,公共场合礼仪 ,课堂礼仪,活动礼仪的培养。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的行为不能影响或者妨碍别人。与同伴相处中,产生矛盾会自己解决,能够分辨简单的是非。(1)集会礼仪要求:遵守时间,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会场并按大会指定的位置就座。大会开始时,不随便走动和出声响。整个会议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要端坐静听,不得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得打瞌睡;提前退出会场。散会时,所有幼儿应起立,欢送领导或报告人离开会场,然后再有秩序的退场。(2)购物礼仪

16、要求:浏览商品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说笑。挑选物品时,轻拿轻放,看后放回原处;如果手有污渍,应避免触摸商品,尤其不可触摸食品。使用商场手推车时,注意停放位置,避免堵塞通道,用完应停放到指定位置。结账时,自觉排队。先来后到,依次排列,依序而行。不应插队,插队是无礼的表现。(3)公共场合礼仪:.公共场所注意言谈,人越多的地方,越不能粗声大气地说话。.遇到客人时,应向客人示礼,示礼时注目、微笑。.上下楼梯时,不抢上抢下、打闹说笑。电梯礼仪在电梯口右侧等候,先下后上。与年长者、客人同行时,主动谦让。进入电梯,尽量往里站,以方便后来者进入。站立在门口者,主动提供开、关门服务。电梯内已有很多人时,后进的人应面向电梯门站立。在电梯内不可大声喧哗或嬉笑吵闹。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