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32套)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059756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32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32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32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32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32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32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32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1、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单项选择题全部用铅笔按题号填涂在机读卡上。双选题写在答题纸上。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中国古代的家学传承王立群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的,靠父子相传。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

2、完成。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苏辙、苏轼、苏洵,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

3、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好得很,就是从小背出来的。古代孩子从小背什么书?论语、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周礼、礼记等。第二种家学是请个老师上

4、门来教自己的孩子。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杜老爷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唯一的女儿杜丽娘。但这种家学往往是官宦人家、富商所用,他们有钱请得起老师。当然,在中国古代,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是谁?皇帝。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比如刘邦,他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只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但是当了皇帝以后,刘邦对儿子的教育就不一样了。刘邦就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先生,叫叔孙通,做太子太傅来教他的儿子。魏晋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开始办学。刘禹锡写过两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王导;谢,谢安。他们的家族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北方大家族,东晋时期,这两大家族扶

5、持了一代王朝。这些大家族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这些家学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5期)1下列对于“家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的史官要靠父子相传才能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而这些是史官必须具有的知识,所以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B史记和汉书的编写,都是家学传统的具体体现,史记是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完成的,汉书是班固及其父亲、妹妹共同完成的。C中国历史上的一家都是大文豪的比比皆是,如“三苏”“三曹”、王羲之父子、蔡邕父女等,说明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形成。D中国古代家业能够代代相

6、传,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家学的兴盛,如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家训是教育子女的格言,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B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对读书的重视等原因,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独有的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C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中国古代的家学内容之一,像钱学森他们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很好,就是从小背出来的。D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的子孙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3根据原文

7、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很多家族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家学的传统中父子,甚至是祖孙几代都会从事一种职业或研究。B中国古代的家学表现在官宦人家、富商等有钱人,他们或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或是请私塾先生到自己家里来教自己的孩子。C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比较重视家学、家风,这时出现了比较强的家族观念,也有很多家训流传后世。D魏晋南北朝之后,有实力的大家族都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使得家学更加兴盛。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每小题3分)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

8、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是时,方筑朔方,公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上使买臣难诎弘,语在弘传。后买臣坐事免,久之,召待诏。 是时

9、,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

10、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选自汉书朱买臣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诣阙上书,书久不报 报:回复。B女苦日久 女:通“汝”,你。C后买臣坐事免 坐:因犯罪D买臣乞

11、其夫钱 乞:求、讨5.下列句子中,能够体现朱买臣同一侧面的一组是(3分)A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 担束薪,行且诵书B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 买臣乞其夫钱,令葬C少见其绶 悉召见故人与饮食 D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 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买臣不管理产业,靠砍柴卖钱来维持生计,因此很贫穷,但他喜欢读书,常在劳动中高声诵读文章,非常自信。B朱买臣有文韬武略,受到汉武帝的欣赏和重用,但他发迹之前却因穷困潦倒、常在太守府邸借住吃饭而受到会稽官吏的轻视。C公孙弘规劝汉武帝,认为筑朔方城会使中原疲敝,朱买臣非常支持公孙弘的观点,

12、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许。D朱买臣进入吴县境内时,看见他从前的妻子与丈夫都在修路,就停下车,叫后面的车子载他们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园中,供给他们食物。7.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5分)译文:(2)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89题。青 玉 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谩:徒然、空自

13、。 8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5分) 9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聘 任 英国 埃克斯雷西奥先生身材修长,面庞消瘦,两鬓斑白。他生性温和,平日沉默寡言。研究学术问题,他精力充沛,记忆力惊人,而对日常生活

14、的琐碎小事,却不甚了了。坎福特大学需要聘请一名工作人员,上百人申请这个空缺位置,西奥也递上了申请书。最后只有西奥等15人获得面试的机会。坎福特大学地处一个小镇上,周围只有一家旅馆,由于住客骤增,单人房间只好两人同住。和西奥同住的是一位年轻人,叫亚当斯,足足比西奥年轻20岁。亚当斯自信心很强,且有一副洪亮的嗓音,旅店里时常可以听到他朗朗的笑声。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校长及评选小组对所有的候选人进行了一次面试。筛选后只剩下西奥和亚当斯两人了,小组对聘请谁仍犹豫不决,只好让他俩在大学礼堂进行一次公开的演讲后,再行决定。演讲题目定为“古代苏门人的文明史”,演讲时间定于三天之后。在这三天里,西奥寸步不离房间,废寝忘食,日夜赶写讲稿。而亚当斯不见有任何动静酒吧间里依旧传出他的笑声。每天他很晚才回来,一边问西奥的讲稿进展情况,一边叙述自己在弹子房、剧院和音乐厅的开心事。到了演讲那天,大家来到礼堂,西奥和亚当斯分别在台上就坐。直到此时,西奥才发现自己用打字机打好的讲稿不知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真是惊恐万状。校长宣布,演讲按姓名字母排列先后进行。亚当斯首先出场。情绪颓丧的西奥抬头注视着亚当斯只见他神态从容地从口袋里掏出讲稿,对着教授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开了。连西奥也暗自承认他有超人的口才。亚当斯演讲完毕,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亚当斯鞠了一躬,脸上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