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教师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055101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练)1下图表示人体某免疫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细胞a是吞噬细胞B 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C 细胞c是图中唯一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D 图中d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浆中起作用【答案】A【解析】图中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细胞a是T淋巴细胞,A错误;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记忆细胞)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浆细胞),B正确;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a(T细胞)、B淋巴细胞和b(记忆细胞),c(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正确;图中d为抗体,分布到血浆或内环境中起作用,不能在细胞内起作用,D正确。2每年的

2、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皮肤溃烂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病毒可通过逆转录直接合成其遗传物质B 发烧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体内产热量小于散热量C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主要依靠体液免疫将其消灭D 培养艾滋病病毒必须使用营养齐全的液体培养基【答案】B【解析】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其逆转录形成的是DNA,A错误;发烧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体内产热量小于散热量,B正确;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将其消灭,C错误;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因此不能用营养齐全的

3、液体培养基培养,D错误。3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 若吞噬细胞受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C 体液免疫过程中呈递抗原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D 自身免疫病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答案】B【解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A项错误;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原的吞噬、处理,若吞噬细胞受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B项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处理、呈递抗原,T细胞产

4、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C项错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过敏反应,D项错误。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浆细胞和B细胞在免疫过程中均能产生抗体B 某抗原初次侵入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C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答案】A【解析】A体液免疫中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B细胞能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A错误;B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

5、应,所以当抗原初次侵入人体,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免疫反应,而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B正确;C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不具有特异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的再次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并分化成效应T细胞,行使细胞免疫功能,D正确;5皮肤破损较深时,为防止破伤风芽孢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一般情况下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抗毒血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破伤风芽孢杆菌核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B 注射破伤风疫苗可刺激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C 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疫苗和破伤风抗毒血清分别属于抗原和抗体D 破伤风芽孢杆菌的

6、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答案】C【解析】破伤风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核膜,A错误;注射破伤风疫苗可刺激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B错误;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疫苗和破伤风抗毒血清分别属于抗原和抗体,C正确;破伤风芽孢杆菌是厌氧菌,其细胞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D错误。6破伤风是破伤风芽孢杆菌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疾病。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导致阵发性痉挛等临床特征。对于事故中伤口很深和出现开放性骨折的人,医务人员要对其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针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B 破伤风人免疫

7、球蛋白是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C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D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清除人体细胞中的病原体【答案】A【解析】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出其抗原特征,A项正确;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抗体,可以和破伤风杆菌结合,使其凝集成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处理,B项、D项错误;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不能刺激B细胞分裂、分化,C项错误;7某研究机构开展了青蒿素(Art)和地塞米松(Dex)抑制T细胞增殖的研究,相关数据整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对T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 青蒿素除用于治疗疟疾外,还可用于治疗艾滋病C

8、 达到200molL1时,Art的免疫抑制效果强于DexD 低于3.13molL1时,Art和Dex的抑制率差异不显著【答案】B【解析】图中纵坐标为抑制率,据图可知,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对T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项正确;艾滋病的病原体为HIV,主要攻击T细胞,青蒿素会抑制T细胞的增殖,不能用于治疗艾滋病,B项错误;据图可知,达到200molL1时,Art的免疫抑制效果强于Dex,C项正确;低于3.13molL1时,Art和Dex的抑制率相差不大,D项正确。8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免疫中的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两种

9、C 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D 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答案】A【解析】A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等,A正确;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错误;C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D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引起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相关细胞表面,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会产生强烈过敏反应,D错误;9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发生异常改变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免疫

10、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IV通过B淋巴细胞膜表面蛋白识别,进而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B 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淋巴细胞的数量,导致体液免疫能力下降C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过敏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数量异常增加而造成的自身免疫病D 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体内浆细胞数量主要因B细胞的增殖而增多【答案】B【解析】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A项错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淋巴细胞的数量,导致体液免疫能力下降,B项正确;系统性红斑狼疮不是过敏原引起的,C项错误;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体内浆细胞数量主要因记忆B细胞的增殖而增多,D项错误。10下

11、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c与b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 e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 b细胞接受抗原剌激后能增殖分化D a表示吞噬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为吞噬细胞,b为B细胞,c为浆细胞,d为T细胞,e为效应T细胞,浆细胞和B细胞相比,浆细胞要合成和分泌抗体,需要有更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效应T细胞(e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病原体,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b细胞接受抗原剌激后能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a表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具有识别作用,但是其识别作用不具有特

12、异性,D错误,所以选D。11下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是特异性免疫中_免疫的模式图。图甲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细胞_(填字母),细胞D的名称为_。(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原因是细胞_(填字母)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3)细胞G的名称是_,其作用是_。(4)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_和_功能。【答案】 (1)体液C和E浆细胞(2)E(3)效应T细胞与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4)监控清除【解析】(1)图甲中细胞D产生的抗体使抗原沉淀或凝集成团,是特异性免疫中体液免疫的模式图。图甲中C为B淋

13、巴细胞,E为记忆细胞,均可以增殖、分化产生D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原因是E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3)细胞G可以使F靶细胞裂解,释放出抗原,为效应T细胞。(4)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清除功能。12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丝状病毒,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酸和壳复合体构成,含线性核酸分子和四个独立结构蛋白。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60、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两分钟,可使之完全灭活。(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的核酸不含胸

14、腺嘧啶,可以推测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 (2)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机体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_免疫应答过程,导致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 (3)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同时产生的免疫细胞有效应T细胞和 _ 。志愿者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之后,病理症状减轻的原因是_ 。(4)埃博拉病毒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有效杀灭,原因是_。【答案】 (1)RNA(2)特异性记(3)忆细胞或浆细胞发生二次免疫,能快速高效产生大量抗体,将抗原清除(4)紫外线能破坏蛋白质或RNA的结构,从而使埃博拉病毒丧失感染能力【解析】(1)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埃博拉病毒的核酸不含胸腺嘧啶,其遗传物质应不是DNA,只能是RNA。 (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属于特异性免疫。 (3)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抗体由效应B细胞产生,B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志愿者感染埃博拉病毒之后,记忆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进而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特异性的和病毒结合,使之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4)紫外线能破坏蛋白质或RNA的结构,使之变性失活,从而使埃博拉病毒丧失感染能力。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