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045345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1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v=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为()Ax=3mBx=8mCx=9mDx=14m2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A 受5个,B受2个,C受4个BA 受5个,B受3个,C受3个CA 受6个,B受2个,C受4个DA 受6个,B受3个,C受4个3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0N/m的弹簧,

2、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时,测力计读数可能为()A10 NB20 NC40 ND60 N4如图,三根轻细绳悬挂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静止,A、D间细绳是水平的,现对B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将B缓缓拉到图中虚线位置,这时三根细绳张力TAC、TAD、TAB的变化情况是()A都变大BTAD和TAB变大,TAC不变CTAC和TAB变大,TAD不变DTAC和TAD变大,TAB不变5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

3、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AT=m(acosgsin) FN=m(gcos+asin)BT=m(gcos+asin) FN=m(gsinacos)CT=m(gsin+acos) FN=m(gcosasin)DT=m(asingcos) FN=m(gsin+acos)6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

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N/cmC物体的质量为3kgD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斜面上B点所用的时间为()ABCD二.多项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8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的A、B、C三处有三块可视为质点的由同一种材料做成的正立方体物块;B、C处物块的质量相等,均为m,A处物块的质量为2m;A、B与轴O的距离相等,均为r,C到轴O的距离为2r,转盘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转动时,A、B、C处的物块都没有发生滑动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处物

5、块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B处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C当转速增大时,最先滑动起来的是C处的物块D当转速继续增大时,最后滑动起来的是A处的物块9如图,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vA=4m/s,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则()A若传送带不动,则vB=3m/sB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逆时针匀速转动,vB=3m/sC若传送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3m/sD若传送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2m/s10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轨道高h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竖直圆轨道的内侧运动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不计一切摩擦

6、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h=2R时,小球恰好能到达最高点MB当h=2R时,小球在圆心等高处P时对轨道压力为2mgC当hR时,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不会脱离轨道D当h=R时,小球在最低点N时对轨道压力为2mg11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号”和“风云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并且通过两极,称为“极地圆轨道”,每12h巡视地球一周“风云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每24h巡视地球一周,则“风云号”卫星比“风云号”卫星()A角速度小B线速度大C万有引力小D向心加速度大1

7、2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使“嫦娥奔月”这一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嫦娥一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面h=200公里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2B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C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D在嫦娥一号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2g13如图所示,在A、B两处分别固定A、B两枚钉子,A、B之间的距离为l,A、B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处的钉子系一根长为l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小球,将

8、细线拉直,让小球的初始位置与A点处于同一高度,小球由静止释放,细线与钉子B接触后,小球继续下降取B点为参考平面,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球运动到B点正下方的Q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速率为B小球的动能为mgl(sin+1)C重力对小球的功率为0D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为3mg14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玻璃管竖直的放在水平地面上,管内底竖放有一轻弹簧处于自然伸长,正上方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小球,用竖直的轻杆连着,并处于静止状态,球的直径比管的内径稍小现释放两个小球,让它们自由下落,则在从B球与弹簧接触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杆对B球做的功大于杆对A球做的功BB球克

9、服弹簧弹力做的功是杆对B球做功的3倍C弹簧和杆对B球做功的和等于B球机械能的增量DB球到最底点时杆对A球的作用力等于mg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15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a;b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测得h1、h2、h3、h4、h5若打点的周期为T,则打E点时速度为 vE=;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v2与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m/s2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请写出误差的原因(写一条即可)四.计算题(共2小题,16题9分,17题15分

10、,共计24分)1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叠放着一质量为mA=2.0kg的薄木板A和质量为mB=3kg的金属块BA的长度L=2.0mB上有轻线绕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C=1.0kg的物块C相连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忽略滑轮质量及与轴、线之间的摩擦起始时令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绳被拉直,B位于A的左端(如图),然后放手,求经过多长时间后B从A的右端脱离(设A的右端距滑轮足够远)(取g=10m/s2)1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点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轨道MNP,其形状为半径R=1.0m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2

11、0的圆弧,MN为其竖直直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是h=2.4m用质量m1=0.4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后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恰停止在B点用同种材料、质量为m2=0.2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物块过B点后做匀变速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s=6t2t2,物块飞离桌面后恰好由P点沿切线落入圆轨道(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1)物块m2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vB及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2)若轨道MNP光滑,物快经过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FN;(3)若小球刚好能到达轨道最高点M,则释放后m2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五.选修3-3(共2小题,18题5分,19题10

12、分,共15分)18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是可以自发进行的B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引起的C为了保存玉米地的水分,可以锄松地面,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E熵是物体内分子运动无序程度的量度19如图所示,一环形玻璃管放在水平面内,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一固定的活塞C和一能自由移动的活塞A将管内的气体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现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仍为T0=300K,对气体缓慢加热至T=500K,求此时气体、的体积之比(活塞绝热且不计体积)2017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

13、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1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v=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为()Ax=3mBx=8mCx=9mDx=14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速度时间图象可读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根据速度图象可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何时物体离原点最远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大小,图象在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的位移为正,图象在时间轴下方“面积”表示的位移为负【解答】解: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大小,图象在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的位移为正,图象在时间轴下方“面积”表示的位移

14、为负,故8s时位移为:s=,由于质点在t=0时位于x=5m处,故当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8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A 受5个,B受2个,C受4个BA 受5个,B受3个,C受3个CA 受6个,B受2个,C受4个DA 受6个,B受3个,C受4个【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采用隔离法分别对C、B、A进行受力分析,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顺序,结合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以C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A对C向

15、上的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以及水平方向的拉力,共四个力以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和A的支持力,共两个力以A为研究对象,则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B对A的压力、C对A的压力,地面对A的摩擦力和C对A的摩擦力,所以A受到6个力的作用故选:C3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0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时,测力计读数可能为()A10 NB20 NC40 ND60 N【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和胡克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