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ABC理论》讲稿.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045214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ABC理论》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情绪ABC理论》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情绪ABC理论》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情绪ABC理论》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情绪ABC理论》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绪ABC理论》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ABC理论》讲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稿内容:课程的“第三单元:情绪调节”中的“情绪ABC理论”情绪ABC理论讲稿承上启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情绪的定义、表现、种类,也了解到情绪是人本身的一部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是正当的、正当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本来就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我们接下来重点看看,谁来对我们的情绪负责?怎么样去调节情绪?”“谁来对我们的情绪负责?”“ 如果问你,你为什么高兴或不高兴,你通常会怎么回答?”“因为今天收到生日礼物,所以开心。”“因为今天跟同学闹矛盾了,所以很难过。”那么,是事件诱发情绪吗?l 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指诱发事件;l 后果C(consequence)表示自己

2、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后果。l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 A 引起的,即 A 引起了 C 。情绪ABC理论认为:l 信念B(belief)表示个体针对诱发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l ABC 理论:诱发性事件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 B 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A B Cl情绪ABC理论阐述l (1)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l (2)情绪不是由事件直接引发的,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或信念引发的。l (3)那么人们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是由于对事件(A)的不

3、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某种信念B)直接引发的。l (4)埃利斯称这些引发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的信念是非理性信念。l (5)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l 我们的认知对我们的情绪负直接责任,所以我们自己应该对自己的情绪负责。l 那么我的快乐是由我决定的,我的悲伤也是我自己选择的。 如何选择快乐?衔接:“如此说来,我们要调节我们的情绪,第一的方法就是消除不合理信念,改变我们的认知。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监视一下,我们是否存在不合理信念,它如何操控我们的生活,我们如何改变它。”举例说明:常见的不合理信念1. 人应该得到生

4、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2. 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3. 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4.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5. 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6. 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7. 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8.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9. 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10. 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案例1:“我必须出色的完成我所做的事情,赢得他人的赞赏;否则,我会认为自己是个毫无价值的人” 。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理性的人们会在自己

5、原有的基础上努力做好每件事而不是去和别人做比较。会努力学习怎样把事情办得圆满而不是试图去做一个完美主义者。案例2:“人们必须善意待我,体谅我,以我所希望的方式来待我,否则,社会和上天应该对他们给于严厉的谴责、惩罚”。每个人的出生环境和成长经历不一样,所以对待问题的方式可能也不一样。理性的人们受到他人责备时,如果自己的确有错,就会努力改善。如果自己没有错,会认为这种责备是别人情绪问题的表现。尽量使自己少受别人行为的影响。案例3:“我周围的环境与条件必须是我能够舒服的,很容易得到每一样我想得到的物品或情感,而我不想的一个也碰不到”。理性的人们会努力去改善那种不令人愉快的环境,当无法改善时,则会努力

6、学会接受这种现实。点评:以上看法本质上都一样。即:我们自己的情绪不好,是由于他人、外界或不愉快的事件造成的。实际上,在我们情绪困扰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对待人和世界的观念,正是我们自己对事实的歪曲、极端的观念使我们处于不快之中。因此,我们不仅应当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还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归纳总结,不合理信念的特征:(1)绝对化要求,即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己的意愿发生。如,“我必须得到他人的喜欢与称赞”,“一个有价值的人绝对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等。如果一个人持有这样的信念,他就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因为客观事物并不听命于人的要求或命令。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不可能按某个人的意志去运转。当

7、事情没有想象的那样发生时,就会觉得难以接受现实,这些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是我们极易陷入情绪困扰。(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以一概十。即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思维方式,表现为遭遇一点失败或挫折,就觉得全盘皆输、前途渺茫;或者,犯一点错误,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可救药。一方面对自己不合理评价,如一遇到挫折便认为自己“没用”、是“失败者”、“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笨蛋”。一遇到不幸便认为自己“前途渺茫”、无路可走,以一两件事情来评价自己整个人,结果常常会导致自卑、内疚自责,自暴自弃,并引起焦虑和抑郁。过分概括化的另一方面是对别人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它很坏,一无是处,会导致一味责备

8、他人而产生敌意和愤怒的情绪。我们无论在评价自己或是他人的时候都应该对事不对人,认识到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3)糟糕至极。认为某件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糟糕透顶,非常不幸。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了,以至陷入恐慌、悲观、绝望、焦虑的情绪体验里。这常常与绝对化要求相继出现。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比之更坏的情形发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说是100%糟糕。练习单元:改变心情四步走l 第一步:寻找不合理的信念、思维方式 ;l 第二步:认识到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情绪负责;l 第三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l 第四步: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l “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异常的紧张情绪开始减少或消除,并产生出

9、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 ”提问:“认知可以影响情绪,情绪会影响到行为,那么我们的行为会不会影响情绪呢?”答案是肯定的。人的心理活动的知情意三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的行为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认知。体验环节:给大家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唱歌并拍手。提示总结:大家会体验到愉快。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用某种行为来改善我们的情绪。同学自发报告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1) 唱歌、跳舞;(2) 女生逛街,吃东西;(3) 踢足球、打篮球、跑步;(4) 听让人愉快的音乐;(5)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6) 情绪调节方法介绍:l 1、放松法:深呼吸、想象放松l 2、转移法: 消极转移、积极转移(升华)l 3、寻求帮助法:倾诉、新视角新思路专业帮助 l 4、宣泄法 如:运动、哭、叫、写、唱等合理的方式l 5、合理化 如:阿Q精神 酸葡萄心理等l 学会管理情绪;切忌过度压抑作业安排:自我观察练习:写自我情绪分析报告。描述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情绪反应,自己的表现如何?为什么会如此?我是否存在与此相关的不合理信念?如果有,我应该有的合理信念是怎么样的?要求:300-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