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格局.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045191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格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格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格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格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格局.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简报(450)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围绕建设“实力晋安、平安晋安、和谐晋安、优美晋安”,立足地处城乡结合部实际,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为抓手,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城乡共享的党建工作资源体系。一是活动场所共享。全区201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业集中区党员活动场所全部对外开放,流动党员以及无活动场所党组织中的党员全部实现就近参加组织活动。二是公共服务共享。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网络,引导公共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向流动党员居住地延伸。三是保障机制共享。建立城乡共用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全面落实村(社区)干部

2、“一定三有”要求,区管党费使用向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倾斜。建立覆盖城乡的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一是强化所在地党组织承载功能。以工业区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为依托,加大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二是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开展流动党员亮身份、亮行动,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管理的“双亮双管”活动。截至目前,已有223名党员亮出身份,新建流动党员党组织13个,与党员流出地较集中的湖北襄阳等6地党组织签订流动党员共管共建协议。三是组建中心工作临时党组织。在重大活动、重大工程等抽调人员较多的地方,及时成立党员领导干部任组

3、长的指挥部和中心工作临时党组织。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一是健全三级联系机制。乡镇(街道)党委委员联系村(社区)支部、村(社区)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实行网格化管理,联系网络在党务公开栏公开。二是完善三大培训阵地。开展“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建立以“政策理论宣讲团、基层先进典型、农业科技专家”为主体的党员培训师资库;积极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等经常性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实用技术培训等10个不同类型的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三是深化“三必访”工作。全面推行“新到党员必访、困难党员必访、党员年终必访”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党员工作、生活和思想情况。建立

4、城乡互助的基层组织结对共建体系。一是全面推进结对共建。区直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一名困难群众,科级以下党员以科室或党小组为单位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二是明确结对共建内容。党组织结对共建突出基础设施联建、公益事业联办、经济工作联抓、群众文化建设联兴、困难家庭联帮、创先争优联手,机关党员结对帮扶突出过一次组织生活、慰问一次党员群众、帮扶一户困难党员、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办一件实事好事。三是健全结对共建机制。以签订协议的形式对帮扶内容、进程和成效进行承诺,进一步明确结对双方责任。把结对共建工作纳入党员承诺重要内容,自觉接受领导点评和群众监督。目前区直机关党组织和农

5、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参与率均达到100%,区直机关党员结对帮扶参与率达81%。建立城乡互动的干部人才培养交流体系。一是选好配强农村(社区)领导班子。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青年中选拔村(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建立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待遇增长与业绩挂钩机制,凡被评为省、市、区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其绩效工资每月相应提高100元、80元和50元。二是积极推进城乡干部交流。下派37名区直机关干部驻村任职,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考录事业编制人员,选派167名区直科级或后备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选拔26名优秀基层干部到区直机关任职。三是加强农村(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公开招聘56名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安排41名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开展农村党员“党性培育和实用技术培育,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内容的“双育双带”活动,对农村山区党员进行免费轮训。充分发挥5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11个农业中试基地作用,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