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示范校语文考试语言运用训练精选60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045079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资料示范校语文考试语言运用训练精选60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复习资料示范校语文考试语言运用训练精选60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复习资料示范校语文考试语言运用训练精选60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复习资料示范校语文考试语言运用训练精选60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复习资料示范校语文考试语言运用训练精选60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资料示范校语文考试语言运用训练精选60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资料示范校语文考试语言运用训练精选60题.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复习资料示范校语文考试语言运用训练精选60题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研讨会讨论题汇编:考试教育科研中心语言运用题的答题技巧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研讨会讨论题时认为,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家认为,明年高考各地语言运用题侧重点有可能偏重于:弘扬正气,反对低俗,倡导文明。在“先进文化、慈善、劳模精神、理想道德、亚运、学习郭明义”等内容上有所考虑。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较选项,作出选择;主观题,依据上下文,作出回答。仿写句子,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的特点,和句子形式的特点,要看清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变换句子,要借助句子相互变换的方法。 选用连贯句式的规

2、则:用作衔接的语句,不论是冠于句首、嵌于句中,还是缀于句末,都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整个长句或句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解语句衔接题,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 1话题保持一致。 2风格情调一致。 3情理事理一致。 4时间空间一致。 5句式结构保持一致。 6指代保持一致。 7内容保持一致。 8音节和谐一致。 仿用句式题的解题方法: 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内容上,仿句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句式上,要与例句相同;结构上,要与例句一致;写法上,要善于联想、想像。总之,

3、应做到“形似而意谐”,形神兼备。 K2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意与原句句意一致。 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有时,原句在标点中也有暗示,如分号表示要写并列关系的复句,冒号表示要总括。 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仿句要与之相同。 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3组织好语言。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字数与例句一致,不应有太大的出入,注意上下文的照应,做到和谐一致。 变换句式的解题方法: 1认真审视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

4、向”。 2仔细分析原句的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变换句式打下基础。 3依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的结构。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就得将主动者与被动者的位置互换,表主动与被动关系的介词“把”“被”互换。再如长句换短句,最基本的就是使长句附加成分“消肿”,其方法有三:可以把长句附加语独立出来,单独成句;也可以利用复指来排列,重新组句;变换时,有时还应添加必要的句子成分或关联词语,有时还应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使前后呼应。 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常用的句式变换方式如下: 1

5、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 主动句变被动句技巧是:宾语+被+主语+谓语;被动句变主动句技巧是:被字结构(不含被)+谓语+主语。 2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肯定句变否定句,常用的方法是将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改成与它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前面再加上否定副词;变双重否定句,则在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前加“不能不”“无不”之类表双重否定的词语,或者是让谓语构成“非不可”的格式。 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肯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语气+否定词+句号变问号 否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去掉否定词+反问语气+句号变问号 4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 常式句是符合一般语法规律的句子,变式句是为了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而改变句子结构形式、改

6、变某些成分在句中位置的句子。变式句有两类:一是单句,包括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二是倒置句,即把原来的关系、位置颠倒一下。如“请你给我买一本精装的字典”是常式句,变式句应为“请你给我买一本字典,精装的”。 5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把长句里的附加成分抽取出来变成短句。 把长修饰语提到句前使之成为分句或句子,同时在后面的句子里用代词复指它。 将原来共同跟一个中心语的组合的成分拆开,组合成一组排比句。 将联合结构改成并列的分句。 6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要使散句变成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能够体现

7、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最常见的是排比句、对偶句。将散句变成整句,就是将散句变成排比句或对偶句。将整句变成散句正好与此相反。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临场技法 1读懂题意 考题往往对扩展的内容加以限制或提示,做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认真揣摩题干的意思,弄清题目对句子内容、范围、句式、修辞、表达方式、重点、字数等方面的要求,尤其要体会题目中的隐含信息。 2确定重点 原句的重点即这句话中说得比较含蓄、概括而有待丰富的内容,要围绕重点展开叙述、议论、抒情。 3调动积淀 高考资源网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表达题是一种微型作文,它要求考生从素材库中选取最能契合题意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运用一定的修辞方式流畅而有

8、个性地加以表达。这需要考生调动自己的文化和生活的积淀,使写出的文段有血有肉。 4借助修辞 这里的修辞是广义的,除了能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格增强表现力外,还要能运用肖像描写、景物描写等表达方式描绘景物,刻画人物,增添情节,补充细节,用得体规范、优美生动的语言写出符合要求的文段。 5注意立意 在用语言表达时,不但要格式正确,符合题干要求,而且要尽可能地表达出健康的思想感情。感情不真、思想空洞、境界不高的语言表达,不能得满分。 压缩语段的基本要求是: 准确筛选文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丢失。 归纳相同信息,删除重复、冗余信息,以保证语句简洁。 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恰当地使用代词

9、、过渡性语句以及表示相通、相同、相反的词语(如“同样”“相反”“否则”等)。 合理地根据阅读材料及表达方式进行压缩,合理地根据材料结构和层次进行压缩,合理地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表达。 解题步骤如下: 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 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 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 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 一句话新闻的答题要点:必须是一句话,一般应该具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 语言表达简明、连

10、贯、得体临场技法 语言表达简明的解题方法 1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并删除赘余词语。 2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并删除重复多余的词语或语句。 3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并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4恰当地运用省略和指代。 5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或合并。 6防止误解,避免歧义。 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停顿消除法;重音消除法;变换词语法;调序消除法;语境消除法;标点消除法。 语言表达连贯的解题方法 无论是做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得保证前后句的话题统一,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的统一;保证语序合理,衔接自然严密,前后呼应为一体。一般说来,下列种种衔接,是连贯的:话题统一,语脉相通,事理情理相通,语序前后一致,问与答前

11、后照应,指代前后照应,句式前后一致,关联词前后照应,表达符合语境,音节和谐一致等等。 语言表达得体的解题方法: 要做到语言得体,要注意以下几点:先审清题目要求,把握材料内容或要表达的内容;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语言。 根据目的差异调整语言。 根据色彩差异调整语言。 根据场合对象调整语言。 根据感情分寸来识别或调整语言。 恰当选用褒词、贬词、中性词,学会面陈与转述,正确使用谦词与敬词。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研讨会语言运用专题讨论题(1)毛泽东的诗词的思想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

12、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不少于50字。(5分)参考答案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2)仿照下面的一段话,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修辞一致。(5分)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骆驼人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欢韵;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

13、社会留下些什么?例: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风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雪从冬走过,留下种种希望。啊,朋友,我们从人生的四季走过,将给人生留下些什么。(3)例证法是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请在下列横线上加上两个恰当的例子,以证明论点。(6分)事实上,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残疾人同样是人类文明、历史的重要创造者:身受宫刑的司马迁写下了史家之绝唱,“小儿麻痹症”患者罗斯福成了伟大的总统。肌体的残疾,丝毫也没有影响残疾人心灵的健康,精神的健全,潜能的发挥。盲人荷马留下了旷世的诗史,双耳失聪的贝多芬谱写了雄壮的旋律(6分)(4)请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4分)季羡林的关门

14、弟子钱文忠成名后,在媒体面前很低调,他一再向记者强调:“别太关注我,我可没办法应对媒体!”对于自己的走红与火爆,钱文忠有着比一般人更清醒的认识-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言外之意:当下媒体的炒作对于一个人的成名起着至关量要的作用(2分),但过火的新闻炒作,往往会使一些明星成为“流星”,昙花一现,随风而逝(2分)(5)仿照下联对“中国历史书”的述说,请你以“语文课本”为对象写出上联。要求:合乎对联的基本写法;要反映出语文课本的特征。语文课本:_中国历史书:揽古今风雨,凸显华夏脊梁,点点滴滴,诉说天道沧桑。【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对联基本要求,字数、句式、结构

15、上下联相同,上联尾字为仄声;其次,所写对联的内容能够揭示“语文课本”的特征。【答案】收中外佳作,展现文学画廊,字字句句,刻画人间善恶。(6)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前后的语意连贯。(4分)每到岁末年初,心中就会升起一种惆怅。中国人过年总是图个热闹,那热闹 使我倍感寂寞,对我而言,过年无非意味着又一段生命的日子永远流失了,而在觥筹交错人声鼎沸之中,这件最重要的事情遭到了一致的忽略。我觉得我的旧岁如同一个逝者,我必须远避尘嚣,独自来追悼它, 便是对逝者的亵渎。反而(转折关系);因为;甚至(递进关系);否则。(7)按要求将下面三个句子重新组成一个由三个分句构成的复句。只能删改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