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逆境》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能够认识议论文的三要素 2、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3、从文中受到启发,培养自己不畏逆境的精神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拔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有目标才有行动的方向!)二、课前热身知识链接:(补充的知识是学习课文的关键,我们要用心理解哦)1、议论文相关知识(1)、定义: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如: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与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体现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通过___与___对比,突出观点更突出强调地证明了观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用___来比喻___,使观点形象生动,浅显易懂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论证方式: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2、了解作者、背景资料(学生介绍,教师补充)补充资料:(1)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16、17世纪之际的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欧洲已经摆脱了中世纪的阴影,文艺复兴最辉煌的时期虽已过去,但它的余辉还没有销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样一个历史背景,给培根的哲学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培根出身于一个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新贵族家庭,父亲曾任国王的掌玺大臣。
他12岁时就进入牛津大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从政,先后担任过副检察长、检察长等要职,1617年为掌玺大臣,1618年任大法官,同年封维鲁兰男爵,1621年封圣•阿尔班子爵正在他官场得意的时候,突然被控受贿而去官,并被送入伦敦塔,但4天后便被国王下令释放他的主要著作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他在《沉思录》中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著名论断2)背景知识本文选自《培根论人生》1957年,《培根论人生》在英国首次出版至今四百多年来它历经数次再版重印,几乎被译为人类所有的语言这是一本划时代的哲学名著,是欧洲文艺复兴时候,古典人文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其“文学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心灵以动人的美感;其论述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它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被共同誉为欧洲近代的三大哲理散文《培根论人生》一书是培根的处女作,也是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结晶,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培根仍对该书做了修改这部书虽然篇幅不大,却可谓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有如一部二十四史培根原就是一位博学之士,在此书中,他更是旁征博引,用典广泛,几乎涵盖了各类人文学科培根还善用比喻,书中不乏睿智的格言警句,直到今日,仍能引起世人的共鸣。
本文标题也译作“论逆境”本文篇幅短小,不过400余汉字,对这样一个重大论题,作者举重若轻,表现出对人生深刻的洞察三、课堂探究(本节课的重点,认真思考,积极参与,你会掌握的很好)(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以下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能找出或者概括出来吗?2、文中写道:“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你认为该如何面对逆境?(二)合作研讨(交流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三)展示讲解(展现自己的时候到了!)一个小组的学生在黑板前展示并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提问质疑四、课堂小结课文运用大量优美、贴切的比喻和简练、生动的语言,阐明了逆境能够磨炼人的意志,使人练就美好品质的真谛,盛赞敢于迎接逆境的挑战的做法、激励人们去勇敢地面对逆境,战胜逆境五、巩固提升试概括出下面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责任常常是双向的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又对父母有赡养之责任;个人对社会有奉献的责任,同时社会也有对个人的责任比如,社会有对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的责任能够承担责任的被称赞为勇者古人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训,才有历史上种种惊天动地之举,而不能承担责任的是懦夫。
要承担责任,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不信,让我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邻居愤怒不已,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可谓是天文数字,足够买下125只生蛋的母鸡了男孩儿把闯祸的事告诉了父亲,并且忏悔见儿子为难的样子,父亲拿出了125美元,说:“这笔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后要分毫不差的还给我男孩赔了钱之后,便开始艰苦地打工终于,经过半年的努力,他把这“天文数字”分毫不差地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罗纳德李根他还回忆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到底什么是责任责任是诚信的表现尽管它有苦有甜,但是,该承担的我们都必须承担让我们承担起肩上的责任时,高呼一声:“扛起来吧,做一个坚强的勇者!”中心论点:五、知识积累1、《培根随笔》中的其他名句l 知识就是力量l 奇迹总是在不畏中闪现l 安逸和满足易成为腐败与堕落的温床l 成功和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种尺度l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l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l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l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l 人们的举止应当像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l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l 过于求速是作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2、有关“逆境”的名言警句:l 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埃斯库罗斯l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l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l 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尼采l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贺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