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044188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同步练习(无答案)河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培养科学的读书方法。2、学习对比论证与比喻论证。3、积累文中的名言名句。一、 积累整合。1、填空1) 失之东隅_2) 蒙络摇缀_3) 斜阳外_,_4) 落霞与孤鹜齐飞_2、请你把描写山、水、花、草的完整诗句写在下面,越多越好。山:_,_。水:_,_。花:_,_。草:_,_。二、思考与探究1、作者认为语文学习可分为三步,请加以概括,每步不超过8个字。_。2、作者首先提出“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论点,试看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背书的好处?_。3、本文分别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请各找出一例来,并加以分析其作用。_。4、你认为背书与创新矛盾吗?为什么

2、?_。三、课外拓展忆 读 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quot;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

3、都读得不对,比如?quot;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

4、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姆绺瘢淙灰蛭髡咭粘啥祛钙呤厣访忝闱壳康匦绰艘话倭惆巳说氖浚揖醯靡脖让挥腥宋锔鲂缘摹兜纯苤尽非慷嗔恕?br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quot;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

5、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虹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quot;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本文选用时有删节)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_。3、第二段“不是而是”一句属哪种复句?突出表现了什么?_。4、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_。5、“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_。6、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_。7、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同,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认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