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6041772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学生对本课先进行了预习,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合作探究能力有限,稍拓展的问题则灵活不够。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意思,会背诵和默写古诗。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现实生活中收到什么启发。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登飞来峰 1.同学们好,大家业余时间喜欢爬山吗 交流当地名寺宝林寺风光,引入宝林山。(飞来峰也叫宝林山。) 欣赏飞来峰风光。 书写 标题 飞来峰 这里的风光可真秀丽呀,我们今天的快乐之旅不孤单,宋朝有位才华横溢的宰相王安石也来过这里。下面我们就和他一起出发吧。 活动2【讲授】登飞来峰 2.读诗,读通顺。

2、 书写 登 王安石 指导朗读,加上停顿。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活动3【活动】登飞来峰 二.设疑自探 师生一起提出疑问,提出教学目标,出示自探提纲。 (1.)借助工具书和资料感知诗句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3.) 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依纲自行探究 5分钟 活动4【活动】解疑合探 三解疑合探 1.介绍作者 学生先展示课下搜集的资料,后教师推荐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

3、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安石正好三十岁。 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方法指导:先理解句中较难理解的词语,再把这些各个组合在一起组成一句通顺完整合适的话。强调一定要突出重点词的意思。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 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 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 学生展示评价诗句意思。 整理文脉 借景抒情 (铺垫) 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 借情喻理 (目的) 活动5【活动】质疑再探 四,质疑再探 1.名句赏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

4、自缘身在最高层。 ( 表面意思,实际含义 ) 2.提出文理 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联系现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熟读成诵 小组内班内举行背诵比赛,背诵熟练有感情的展示。 活动6【练习】练习 拓展练习 (1、)王安石_(朝代)杰出的_家,_家,_家,散文成就很高,为_ _之一。(2、)解释加线字的意思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 (3.)积累其他与登高有关的名句 活动7【导入】总结 登飞来峰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登飞来峰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登飞来峰 1.同学们好,大家业余时间喜欢爬山吗 交流当地

5、名寺宝林寺风光,引入宝林山。(飞来峰也叫宝林山。) 欣赏飞来峰风光。 书写 标题 飞来峰 这里的风光可真秀丽呀,我们今天的快乐之旅不孤单,宋朝有位才华横溢的宰相王安石也来过这里。下面我们就和他一起出发吧。 活动2【讲授】登飞来峰 2.读诗,读通顺。 书写 登 王安石 指导朗读,加上停顿。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活动3【活动】登飞来峰 二.设疑自探 师生一起提出疑问,提出教学目标,出示自探提纲。 (1.)借助工具书和资料感知诗句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3.) 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依纲自行探究

6、 5分钟 活动4【活动】解疑合探 三解疑合探 1.介绍作者 学生先展示课下搜集的资料,后教师推荐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安石正好三十岁。 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方法指导:先理解句中较难理解的词语,再把这些各个组合在一起组成一句通顺完整合适的话。强调一定要突出重点词的意思。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

7、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 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 学生展示评价诗句意思。 整理文脉 借景抒情 (铺垫) 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 借情喻理 (目的) 活动5【活动】质疑再探 四,质疑再探 1.名句赏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表面意思,实际含义 ) 2.提出文理 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联系现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熟读成诵 小组内班内举行背诵比赛,背诵熟练有感情的展示。 活动6【练习】练习 拓展练习 (1、)王安石_(朝代)杰出的_家,_家,_家,散文成就很高,为_ _之一。(2、)解释加线字的意思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 (3.)积累其他与登高有关的名句 活动7【导入】总结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