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童趣》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041714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童趣》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童趣》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童趣》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童趣》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童趣》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童趣》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童趣 导学案 班级:_姓名:_【导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体味文中的童真童趣,并背诵全文。2、识记文言词汇,理解并积累“明察秋毫”“风声鹤唳”“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成语的意思及妙用。3、激发学会观察,联想和想象,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自学导航】1、熟练背诵课文,小组内一对一检查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小组抽查。3、请你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 能张目对日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物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4、自由读全文,解释句中的加点字

2、 私拟作群舞于空中_ 素帐_ 徐喷以烟_ 鞭数十_ 以虫蚊为盖_ 项为之强_ 兴正浓_ 方出神_ 则或千或百_【自我研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1)见藐小之物 (2)故时有物外之趣(3)昂首观之 (4)使之冲烟而飞鸣(5)观之,兴正浓 (6)驱之别院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以”。(1)徐喷以烟 (2)以丛草为林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于”。(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余常于土墙凹凸处(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为”。(1)项为之强 (2) 以丛草为林(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5、翻译下列句子。(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

3、舞于空中。(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5)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合作探究】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记叙了儿时的哪三件“物外之趣”?2、联系全文,“物外之趣”、“物内之趣”指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发现或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是什么?_【知识拓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明察”、“细察”能获得“物外之趣”,那是不是仅有这两点就可以获得真正的“物外之趣”?_【当堂检测】1解释下面的短语。(1)张目对日_(2)明察秋毫_(3)物外之趣_(4)鹤唳云端_(5)怡然自得_(6)庞然大物_(7)呀然一惊_(8)神游其中_2找出文中写作者心情的词语,并分析其作用。_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_ _4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