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河中石兽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041711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河中石兽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河中石兽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河中石兽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河中石兽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河中石兽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河中石兽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中石兽 【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并能无障碍翻译课文。2、清楚课文中人物捞石兽所用的方法不成功或者成功的原因。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作家作品】n 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故卒后谥号“文达”,世称“文达公”。n 阅微草堂笔记为清代文言短篇志怪小说,是纪昀晚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

2、朽和黑暗。【复习清单】一 、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1. 填空。河中石兽选自 。作者是 ,字晓岚,清代 。他学问渊博,在乾隆年间辑修四库全书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棹小舟()曳铁钯()湮()溯流() 臆断() 啮()3下列语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一寺临河干 B.曳铁钯C. 不亦颠乎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是( )A.但知其一 B.是非木柿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5.翻译下列语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自主探究】1、一起讨论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寻找经过人物寻找地点结果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2、文章最后一

3、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自主检测(语段阅读,回答问题)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 果得于数里外(2) 如是再啮(3) 如其言2

4、. 翻译句子。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3. 分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笑”的含义。二、拓展延伸(1)“老头子”纪文达(即纪昀)体肥而畏暑,夏日汗流浃背,衣尽湿。时入值南书房,每出,至值庐(值班的房间),即脱衣纳凉,久之而后出。高宗(乾隆皇帝)闻内监言,知其如此,某日欲有以(设法)戏之。会纪与同僚数人,方皆赤身谈笑,忽高宗自内出,皆仓皇披衣。纪文短视(近视),高宗至其前,始见之,时已不及着衣,亟(急)伏御座下,喘息不敢动。高宗坐二小时不去,亦不言。纪以酷热不能耐,伸首外窥,问曰:“老头子去耶?”高宗笑,诸人亦笑。高宗曰:“纪昀无礼,何得出此轻薄之语!有说(解释)则可,无说则杀。”纪曰:“臣未衣。”高宗乃

5、命内监代衣之,匍匐于地。高宗厉声继问:“老头子三字何解?”纪从容免冠,顿首(磕头)谢(谢罪)曰:“万寿无疆之为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地之为子。”高宗乃说。1.从上文中可见纪昀的性格如何?2.熟读文章,积累实词。3.纪昀的逸事广为流传,搜集几则有关他的小故事,探究他的性格。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找一找历史上其他才子故事加以比较。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3、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4、一老河兵闻之 ( )5、至石之半 ( )6、求之下流,固颠 ( )7、然则天下之事 ( )3、翻译下列句子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2、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3、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整理评价】反思一下我这节课的表现:A、学习状态 ( )很认真,自我表扬 还可以 还要加油B、参与程度 ( )展示了次 质疑、补充了次 板书了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