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阳山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041671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阳山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阳山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阳山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年阳山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年阳山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阳山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阳山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阳山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检测卷 语 文 试 题第一部分(25分)注意:请同学们把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卷上。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5分)敏 (ji) 依 (lin) (zhung)饰 (xin)慕 风 (m)2下面的句子中有五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5分)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退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嗑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这座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形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了轰动。他的手掌上的细纹,他的身体,他的力气,他的智惠,他的性格,还有他的性别,那样神密地一点一点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

2、最最奇妙的事情了。3默写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山光悦鸟性, 。( 题破山寺后禅院) ,禅房花木深。亲朋无一字, 。(杜甫 )吴楚东南坼, 。 ,凭轩涕泗流。一儿曰:“ ,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列子)两小儿笑曰:“ !”在前进中, ,写下了上面的话。(阿累一面)4劝告别人,方法很多,可以正面劝导,有理有节;可以直话曲说,借例言理;可以采用激将法,因势利导。你班一位同学迷恋上网打游戏,延误了学业,如果你是他的同班同学,请用上面的方法劝告他。(3分)答: 5. 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

3、是永远痛苦,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A. 痛苦和快乐是相生相成的 B. 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C. 在生命中痛苦总是相伴的 D. 在生命中快乐总是相伴的第二部分(35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69题。(10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

4、以其人奏,太祖怒,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普少习吏事( )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读之竟日 ( ) 卒用其人 ( )7补写出文中缺少的一句话。(1分)答: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答: 9.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写出了赵普什么特点。(3分)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8分)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

5、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

6、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美女蛇的故事)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10仔细阅读选文,请用简要的语言归纳出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的原因。(2分)答: 11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答:

7、 12文段写景很有特点,试结合具体内容选择一点作简要赏析。(2分)答: 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2分)小时候鲁迅的父亲生病了,鲁迅一边上学一边还要帮父亲抓药,以至上学迟到,受先生责备。此后,鲁迅在桌上刻了个大大的“早”字,暗下决心,要时时早,事事早。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材料中的鲁迅和选段中的鲁迅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7分)

8、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就个人而

9、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

10、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摘自百科知识,

11、2020年第12期,有删改)14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答: 15“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分)答: 16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l720题。(共l0分)姥姥的端午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

12、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