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有答案)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26032992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有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40分)1.看拼音,写词语。(8分)ku d fn wi n l cn ln q sh yng j gun shng dng l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重荷(h h) 杜鹃(jun jn) 一刹那(sh ch)浙江(zh z)大殿(din dn) 琉璃瓦(li li) 蜿蜒(yn yn) 镶嵌(xing xng)3. 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反义词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A.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热闹) B.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

2、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光明)C.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稀疏)D.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柔弱)4.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1)奇观() A.看B.看到的景象C.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2)自不量力() A.限制B.数目、数量C.估计5.用“静”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并选填在句中的括号里。(2分)静:_ _ _ _(1)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 )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2)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的声音,使密林显得更加( )。(3)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 )。(4)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 )下来。6.

3、判断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在括号里打“”。(2分)(1)飞泻下来的雪水,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 )(2)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 )(3)浪花往上抛,形成千百朵盛开的白莲。 ( )(4)太阳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B.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C.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D.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8.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4分)不

4、管都如果就即使也只有才(1)()刮风下雨,解放军战士()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不比作什么,()很值得观赏。(3)()没有空气和水,人类()不能生存。(4)()善于调査研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9. 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4分)(1)例: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2)例: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 10.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8分)(1)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叙述顺序是:_。(填序号)A.通过

5、孔隙来到内洞 B.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C.出洞 D.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2)七月的天山一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描绘了天山_(季节)的奇异风光。(3)下面体现地点转换的句子,按顺序排列依次为_、_、_。(填序号)A.走进天山深处 B.进入天山 C.再往里走(4)上面这些体现地点转换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铺垫 B.过渡 C.衬托 得分二、积累与运用。(30分)(一)阅读右面的示意图,完成练习。(8分)1.仔细观察示意图,图中没有标示的设施是( )。A.实验楼 B.大操场 C.会议厅 D.图书馆2.下列对你和小宏所在位置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我和小宏在学

6、校南边的大操场和教学楼之间的主干道上。B.我和小宏在学校北边的大操场和教学楼之间的主干道上。C.我和小宏在学校东南面的教学楼附近。D.我和小宏在学校西南面的大操场附近。3.根据你和小宏所在的位置,学校的图书馆在你们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4.一年级新生小宏在校园里向你问路,请你根据上面的示意图,告诉他如何走到教学楼。_(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7分)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

7、西忽然发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是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1.短文中的“果然”说明了 。(2分)2.太阳出来时颜色有什么变化?(2分) 3.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你感受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三)开心阅读。(15分)桂林山水(节选) 桂林山水,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你身边,不在你眼里,不在你心里,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留下它的影响。 但是,如果你住在阳朔,那感觉不知会是怎样的?就去过一次的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那山比起桂林来,

8、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一座座山,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上去,却又互相连接,互相(反映掩映),互相衬托着。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i)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幻着深浅浓淡的颜色。而且,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密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了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这使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猛烈热烈)的情感。 到阳朔去,最好是坐了木船在漓江里走。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境界。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

9、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姿势)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恐怕没有一条河的水能有这样清。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土小虫爬过的爪痕。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长长的,像蒲草一样,闪着碧绿的光,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流动。1.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2分)2.短文中画“”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 ,把 比作,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阴朔的山美。(2分) 3.作者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阳朔的自然景观,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阳朔的自然景观?(2分)()A.奔放壮美B.秀丽幽雅C.雄伟壮大D.美丽壮观4.作者用阳朔的山与桂林的山

10、作对比,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阳朔的山 ,桂林的山,阳朔的山比桂林的山。(3分) 5.下面对漓江景物的特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2分)A.水平如镜,河底可见 B.山水相映,江水清澈C.山随船动,水草茂密 D.草随船动,清可见底6.阳朔的景物是极美的,作者给我们一个游览建议坐木船。作者为什么这样说?(2分) 7.作者先写阳朔的 ,再写阳朔的 ,表达了作者对的思想感情。(2分)得分三、习作与表达。(30分)景色奇异的双龙洞,美丽的海上日出是不是唤起你对美丽景色的向往,回忆一下你游览过的地方,仿照课文按一定的顺序,用一些你喜欢的修辞手法,写出你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参考答案:一、1.扩大 范围 努力 灿烂 气势 拥挤 观赏 登录2. h jun ch zh din li yn xing 3. D 4.(1)B.(2)C.5. (1)宁静(2)幽静(3)安静(4)平静6. (1) (3) 7.A8. (1)不管都(2)即使也(3)如果就(4)只有才9示例:(1)在阳光的照射下,青松显得苍翠欲滴;在白雪的装扮下,青松显得庄严肃穆。(2)抬头望天,那一大片一大片的云朵,像柔软的棉花糖那么令人着迷,像女孩子的轻纱那么飘逸,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那么变幻莫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